先秦古玺具有什么艺术特征,战国古玺与三晋古玺的区别

先秦古玺具有什么艺术特征
先秦古玺的精美首先取决于先秦工匠的自由创造精神与工艺水准的游刃有余;其次是没有后来的自上而下的严格的玺印制度;第三则是古玺所用文字的巨大可塑性 。古玺文字通常有着多边的外廓,可以方便地对它从不同方向,作不同幅度的变形、摆动、伸缩与扭曲而不出现丝毫的牵强做作 。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 。这些古玺的部分文字有待考证研究 。从文字形式上,可分阴文(白文)、阳文(朱文),朱文古玺大都配有边框 。印文笔划细如毫发,多是铸造而成 。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界格,文字有铸有凿 。
战国古玺与三晋古玺的区别三晋指赵国、魏国、韩国,春秋时本是晋国,春秋晚期,晋国六卿势强于晋国公室,经过一段时间的兼并,最后剩下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园前403年,周武烈王正式封三家为诸侯,至此赵魏韩三家正式建立了自己的诸侯国 。也是由于这个历史原因,三国古玺的风格比较雷同 。除个别可靠的地名和官职外,很难加以细分,所以一并叙述 。
三晋官玺大多为朱文,笔画较细,文字也较为秀丽 。印面也以小型为主,一般尺寸为15mm×15mm,与一般私玺相仿,坛钮 。由于其印比较小,坡形纽座直接与印台相连,使纽座显得十分陡峭,整个玺体也显得格外厚重 。
官名中的司寇,主要见于三晋古玺之中,与其余诸诸侯国类似,三晋古玺中也有很多特有的文字 。如“相”字,在古玺中有两个短横在目部之下,又比如“门”字中一般为“文”部 。我们看一些例子简单介绍一下 。
一、汪陶右司工
“汪陶”即“汪陶”,晋地名,见于《汉书?地理志》属雁门郡,战国时属赵国,在今山西山阴县 。
右司工,官职名,其时,司马、司徒、司工等官职名都有左右之分 。我们可以看到“司”字的下方的两个小短横,这是三晋玺中一种特有的处理方式 。
二、石城疆司寇
石城,赵邑名,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石城在相州林虑县西南九十里 。”与其余几书记载有出入,但几书中之记载均称石城在战国时是在赵国境内 。
司寇,官职名,三晋地区特有的官职名 。司寇为执掌刑狱、纠察等事务 。传世及出土的兵器铭文中都可以见到相关之证 。
从古玺印面上可以看到,三晋官玺的厚边框细朱文特点,文字的结体也比较清秀,可见三晋与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楚、齐、燕三诸侯国古玺风格的迥异 。亦可见先秦古玺的留空的虚的处理 。
三、襄□(阴)司寇
汉置襄阴县,属于定襄郡,地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 。
此玺的玺文也比较有争议,我们可以看到如按我们提供的玺文,则文字的布局显得比较特殊,但是笔者所见其余玺文标注,则更令人难以信服 。存疑吧那就,很多古玺的趣味也在此 。玺面文字的排布比之前几玺显得更加满溢,与边框的很多粘连也很自然 。所以我们在讲篆刻时,讲到了字法、章法、刀法、笔意的关系,那么很多篆刻家在笔意之后也提到了气韵,因为过于虚悬,难以细细讲述,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古玺中的很多妙趣天成,便是一种气韵,不同的观赏者会有不同的感受 。如此古玺,及时玺文已经不可细考,但是并不妨碍其被很多人所喜爱 。
在三晋玺中这种满朱文印也是比较少见的 。
四、羊□客□(府)
玺文的排布为如图所示 。第二字为“肠”的通假字 。羊肠,赵国地名,赵国险塞的名字,因山形屈壁,状如羊肠而得名,在今太原晋阳西北 。另《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山? 会稽 、 太山 、 王屋 、 首山 、 太华 、 岐山 、 太行 、 羊肠 、 孟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