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
【为什么说清明节是古代的植树节】
大家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村植树节,但是其实我国古代人们普遍喜欢在清明节前后植树,这是为什么呢?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
清明还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 。
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 。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 。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 。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 。因此,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
声明:本篇经验系知识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推荐阅读
- 安全员是什么
- 防固体碎屑的护目镜的用途是
- 劳动节给上级的祝福语 劳动节祝福语大全
- 大学生卖东西卖什么好
- 梅花什么时候开
- 地暖回水阀门在哪里
- 励志简短正能量句子 励志简短正能量句子可复制
- lpl春季赛怎么进季后赛
- 交通事故起诉时效是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