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丝绸之路”的古诗有哪些

1.《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2.《凉州词》二首·其二
唐代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3.《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关于“丝绸之路”的古诗有哪些】西出阳关无故人 。
4.《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5.《敕勒歌》
南北朝
作者:斛律金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有关丝绸之路的诗词歌赋 1、《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
2、《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释义: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
3、《凉州词二首·其二》
唐代:王翰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
释义: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 。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 。
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
4、《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释义: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
5、《凉州词三首·其三》
唐代:张籍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
释义: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
关于丝绸之路的古诗 莲花,又称荷花 。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 。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
唐朝诗人李商隐赞誉荷花曾写下著名的诗句: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
观荷叶露珠
齐己
霏微晓露成珠颗,宛转田田未有风 。
任器方圆性终在,不妨翻覆落池中 。
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李颀
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 。
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 。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
唐代丝绸之路对唐朝的影响有哪些?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
唐代,丝绸之路把首都长安和中亚、西亚、东欧等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联系它们的纽带,是商业贸易 。从总的精况来着,丝绸之路编织了一条巨大的交通网 。沿途的市镇,又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延伸,将丝绸之路两侧更远的地区纳入这个交通网,使这个交通网成为一个发达而又便捷的交通体系 。在这个交通体系中,有密如繁星的城市,有控制人员往来的关、卡,有提供食、宿、草料的驿站,有林立的客店和商铺,也有大型的“市”即现在的集贸市场 。
唐代,丝绸之路地区物产丰富,见于记载的有:粮食、瓜果、油、麻、布及野马革、羚羊角、牛羊皮毛、牛酥、毡毯褐等,比较有名的有凉州的草编织品、肃州的夜光杯等,还有琳琅满目的地方特产麝香、甘草、雄黄、枸杞、苁蓉、黄矾、石膏、蜜蜡等 。那个年代,粮食的交易受到严格的控制,敦煌文献记载永泰间河西巡抚使判集中有甘州向肃州余粮,“肃州语闭粜,不许甘州交易”,以防止本州粮食外流,河西巡抚使仲裁词中要求双方“商贾往来,请无壅塞 。粟麦交易,自可流通“,以民间的商贸交流来解决个别地区的粮食紧张,是一个特殊的例证 。
来往于丝绸之路的贸易者,一是各民,族,政,权的使臣;二是商人;三是僧,侣即职业的宗,教,家 。是他们不辞辛苦,来回转运各地的货物,满足各地的需求,虽然他们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在那”危峰峻壑、猿径鸟道、路眠野宿、杜绝人烟、猛兽成群、食啖行旅”的艰难条件下,缔造了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面貌 。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东渡,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 。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 。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 。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 。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 。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 。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 。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 。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 。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 。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 。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 。人们已在在楼兰遗迹的考古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 。而中亚地区虽然也是用纸,但没有发现造纸工业的证据 。很多人认为造纸术的西传为欧洲及中亚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而最初这场变革却是残酷的:唐朝与新兴的阿巴斯王朝在中,亚的势力摩擦不断 。在对中,亚,政,治,格,局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怛,罗,斯,战,役,中,阿,拉,伯,人将中国战俘沿着丝绸之路带回撒马尔罕,而这些战,俘,中就有长于造纸术的中国工匠 。最终造纸术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
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著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 。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 。其中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 。这说明印刷术在唐代至少已传播至中,亚 。13世纪时期,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 。15世纪时,欧,洲,人谷腾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 。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令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技术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 。
唐朝时在中国北方发现的西,方,传,教,士像东汉初期,佛,教自于闻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之“丝绸之路”子孔道,全面传到西域各国 。关于佛教传入西,域地区,目前尚有许多说法 。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晚在公元前1世纪末已传入西,域了” 。据此,佛,教公元前87年传入西,域于阗以后,公元前60年至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圣,地于阗向西或北方向传播到叶城、莎车、塔什库尔干、喀什、阿克苏、库车、焉首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北路各地和向东北方向传播到且末、若羌、米兰、楼兰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南北路诸地是理所当然之事 。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 。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
与汉朝时期的丝路不同,唐控制了丝路上的西域和中亚的一些地区,并建立了稳定而有效的统治秩序 。西域小国林立的历史基本解除,这样一来丝绸之路显得更为畅通 。不仅是阿,拉,伯的商人,印度也开始成为丝路东段上重要的一分子 。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也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在这一时期 。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 。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一时间唐朝人在文化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
丝路商贸活动的直接结果是大大激发了唐人的消费欲望,因为商贸往来首先带给人们的是物质上的富足,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其次是不同的商品来源地域带给人们的精神差异的影响 。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皮毛植物、香料、颜料到金银珠宝矿石金属,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几乎应有尽有 。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的随商进入更是不胜枚举 。这一切都成了唐人尤其是唐时高门大户的消费对象与消费时尚 。相对而言,唐人的财力物力要比其它一些朝代强得多,因此他们本身就有足够的能力去追求超级消费,而丝路商贸活动的发达无非是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而已 。理所当然的就有许许多多的人竭力屯奇居异,有钱人不仅购置奇珍异宝而且还尽可能在家里蓄,养,宠,物、奴,伎 。帝王皇族带头,豪绅阔户效之,庶民百姓也以把玩异域奇物为能 。美,国,学,者谢弗指出:“七世纪(中国)是一个崇尚外来物品的时代,当时追求各种各样的外,国,奢,侈,品和奇珍异宝的风气开始从宫廷中传播开来,从而广泛地流行于一般的城市居民阶层之中 。”
当时,东西方相互传入和移植的东西很多,医术、舞蹈、武学和一些著名动植物,都使双方增加了不少视野 。汉代习将西方输入的东西冠以胡字,如胡琴、胡瓜、胡萝卜等;唐代则习将它们名称冠以海字,如海棠、海石榴、海珠(波斯湾珍珠)等 。据《唐会典》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相通使交往,每年取道丝绸之路前来长安这个世界最大都市的各国客人,数目皆以万计,定居中国的,单广州便以千计 。
唐代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对以后相互的社会和民族意识形态发展,产生了很多积极、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与宗教密切相关的 。
唐代丝绸之路的昌盛和唐代的繁荣有什么关系?越具体越好!!!! 随着中国进入繁荣的唐代,西北丝绸之路再度引起了中国统治者的关注 。为了重新打通这条商路,中国政府借击破突厥的时机,一举控制西域各国,并设立安西四镇作为中国政府控制西域的机构,新修了唐玉门关,再度开放沿途各关隘 。并打通了天山北路的丝路分线,将西线打通至中亚 。这样一来丝绸之路的东段再度开放,新的商路支线被不断开辟,加上这一时期东罗马帝国、波斯(7世纪中叶后阿拉伯帝国取代了波斯的中亚霸权)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令这条商路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 。与汉朝时期的丝路不同,唐控制了丝路上的西域和中亚的一些地区,并建立了稳定而有效的统治秩序 。西域小国林立的历史基本解除,这样一来丝绸之路显得更为畅通 。不仅是阿拉伯的商人,印度也开始成为丝路东段上重要的一分子 。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也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在这一时期 。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 。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一时间唐朝人在文化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丝路商贸活动的直接结果是大大激发了唐人的消费欲望,因为商贸往来首先带给人们的是物质(包括钱财等)上的富足,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其次是不同的商品来源地域带给人们的精神差异的影响 。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皮毛植物、香料、颜料到金银珠宝矿石金属,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几乎应有尽有 。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的随商进入更是不胜枚举 。这一切都成了唐人尤其是唐时高门大户的消费对象与消费时尚 。相对而言,唐人的财力物力要比其它一些朝代强得多,因此他们本身就有足够的能力去追求超级消费,而丝路商贸活动的发达无非是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而已 。理所当然的就有许许多多的人竭力屯奇居异,有钱人不仅购置奇珍异宝而且还尽可能在家里蓄养宠物、奴伎 。帝王皇族带头,豪绅阔户效之,庶民百姓也以把玩异域奇物为能 。美国学者谢弗指出:“七世纪(中国)是一个崇尚外来物品的时代,当时追求各种各样的外国奢侈品和奇珍异宝的风气开始从宫廷中传播开来,从而广泛地流行于一般的城市居民阶层之中 。”
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译文】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
    【出处】《敕勒歌》——北朝·斛律金
  2.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
    【出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王勃
  3.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
    【出处】《子夜吴歌·秋歌》——唐代·李白
  4.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 相望 。
    【出处】《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
  5.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
    【出处】《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涣
  6.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译文】狂风声里,角弓鸣响,将军狩猎渭城郊外 。
    【出处】《观猎》——唐代·王维
  7.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译文】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
    【出处】《渭城曲》——唐代·王维
  8.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译文】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
    【出处】《子夜吴歌·秋歌》——唐代·李白
  9.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译文】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
    【出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10.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 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
    【出处】《凉州词》——唐代·王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