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的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年代】:唐
【作者】:张籍
【作品】: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多一点
子夜吴歌
唐朝 李白
秋 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 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
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
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写诗的方法? 第一 明诗体,古体诗按其每句的字数可以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 。
有些书籍把杂言诗并不单列,而是划归到七言古诗中 。
所谓杂言诗就是每句的字数不定,可以任意自由发挥 。
杂言诗多以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为主,偶然也用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
第二 知用韵,人们喜欢旧体诗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短小精悍、顺口易记 。
道理很简单:旧体诗词都是押韵的 。
第三辨四声,汉语语音通常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构成,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其中以高低、升降为主要的因素 。汉语有声调,是其一大显著特点 。
扩展资料:
古诗技巧: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
2.借景抒情,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诗
关于写事的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年代】:唐
【作者】:张籍
【作品】: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写诗如何押韵 如何写诗押韵:
一、首先,要明确古诗的绝句和律诗是不同的:
对于绝句:五字一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 。一般由四句组成,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
对于律诗:五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
二、押韵区别:
绝句:绝句在押韵上,根据形式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其中律绝最严格,和律诗一样,要讲究平仄相对,押韵严格 。但是”古绝“一类的绝句就没有这么要求的严格了 。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还有一句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为常用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其意思就是:一三五字不比拘泥于平仄相对,但是二四六字一定要,”平“对”仄“或“仄“对”平” 。
三、写好押韵,要注重诗词上下句中,对子的使用:
对子歌,也是人们总结的平仄相对的对子,所组成的一首歌谣,是一种对偶句 。它言简意深,词语对仗,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
例如: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
四、通过讲究诗中的“平”、“仄”相对,再配合对子歌,使诗中词语对仗,勤加练习就能写出押韵的诗 。
扩展资料
一、诗歌的韵律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平仄相对来展现 。平仄的运用也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 。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现代对于平仄的区分主要通过汉语拼音,将一二声作为平,三四声作为仄 。
在古代,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就是“不平就是仄” 。
二、对于不同长短和不同平仄开头的诗也有不同的规范;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绝句,百度百科——律诗
描写花的古诗(全诗) 一、梅花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
二、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三、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作者】杜甫【朝代】唐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译文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
四、鹧鸪天·桂花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梅定妒,菊应羞 。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译文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 。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 。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 。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 。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 。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 。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五、紫薇花
【作者】杜牧【朝代】唐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
译文
傍晚的秋露洗净了花枝,烂漫的花朵占尽了天时 。春风桃李繁华早就不再,艳阳伴我从暮春到秋日 。
怎么写诗古典诗词,按其起源、体式、语言、结构等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诗、词、曲三大类 。
从格律上,诗又可划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泛指唐代以前出现的各种诗体 。唐及之后的人们模仿这类诗体所写的诗,也称之为古体诗 。
古体诗按其每句的字数可以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 。有些书籍把杂言诗并不单列,而是划归到七言古诗中 。所谓杂言诗就是每句的字数不定,可以任意**发挥 。杂言诗多以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为主,偶然也用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所谓四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诗,五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五个字构成的诗,七言诗每句都是七个字,其它类推 。四言诗在唐以后就比较少见了,唐以后的诗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六言诗、杂言诗也有一些,但不是很多 。五言古体诗又简称为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为七古 。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体诗人们一般习惯称它们为绝句(古绝) 。
需要指出的是:唐代及以后有一些人写了一些入律的古风,虽然这些作品平仄大致符合近体诗的规定,但由于或用韵或粘对或对仗等方面并不符合近体诗要求,因此也只当是古体诗看待 。
近体诗是在唐代完成的一种讲究音律、平仄、粘对、对仗的严谨格律的新式诗体,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它以五、七言律诗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律绝和排律 。所谓近体诗或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其实就现在来说已经既不“今”也不“近”了,只是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继续沿用这个名称而已 。唐之后模仿这种近体诗体式所写的诗,也称为近体诗 。
近体诗从句子的字数上来说,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无论什么形式的近体诗,都有偶数的句子构成 。
四句构成的近体诗也称绝句 。为了与古绝有所区分,人们又习惯称它为律绝 。律绝,对于每句用字的平仄有相对严格的规定,用韵也比之古绝严谨 。由于近体绝句类似于截取了律诗的其中四句而成,所以有的人也把它称之为截句 。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又简称为五绝,四句二十字;七言绝句又简称为七绝,四句二十八字 。
每首由八句构成的近体诗称为律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十六字 。五律和七律,不仅每句有严格的平仄、用韵要求,而且还对句子的对仗有一定要求 。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长律,也叫排律 。排律与五、七言律诗一样,不仅有平仄、用韵等严格要求,而且对粘对、对仗等也有严格规定 。排律的句数也只能是偶数 。
还有一种六句的律诗,古人称为小律 。由于作品比较少,就不多说了 。现在,对于小律的诗,一般情况下被划归入律的古风了 。
律诗每两句(一韵,首句入韵时不算)称为一联 。五律和七律的第一联(一、二两句)称为首联;第二联(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三联(五、六两句)叫做颈联,也称腹联;第四联(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
律诗,除了声韵、字数等方面以外,一般还要求必须有对仗 。五律和七律的对仗,一般都是用在颔联和颈联 。首联也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首联用了对仗,一般情况下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 。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 。若颔联不对而只是首、颈两联对仗的,有一个雅号叫做“偷春格” 。律诗的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因为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但尾联用对仗的例子也是有的 。
【写事的古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