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的现代诗词有哪些好又经典的

闻一多:《也许》、《我要回来》、《忘掉她》《祈祷》《死水》等
沈尹默:《三弦》《月夜》等
俞平伯:《冬夜》集 《冬夜之公园》等
刘半农:《相隔一层纸》《铁匠》《学徒苦》等
胡适:《鸽子》《老鸦》等 。。。
冰心:《繁星》《春水》
宗白华:《流云小诗》《夜》
戴望舒:《偶成》《我底记忆》《雨巷》《寻梦者》
徐志摩:《这是一个懦夫的世界》《我有一个恋爱》 。。
何其芳:《预言》
还有艾青、冯至、穆旦、卞之琳、施蛰存等
中国传统文化——诗词 , 快! 1、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 
东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 
争插新桃换旧符
总把)
2、中秋
《月下独酌 》
李白
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 , 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 , 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 , 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 , 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 , 相期邈云汉 。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 , 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 , 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 , 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 , 直欲数秋毫 。
3、重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4、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日赐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 , 
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 , 
香罗叠雪轻 。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 , 更买雄黄酒一壶 。
门外高悬黄纸帖 , 却疑账主怕灵符 。
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 , 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 , 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 , 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 , 不似今朝豆味香 。
6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 , 兰红艳早年 。
缛彩遥分地 , 繁光远缀天 。
接汉疑星落 , 依楼似月悬 。
别有千金笑 , 来映九枝前 。
7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 , 皎皎河汉女 。
纤纤摸素手 , 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 , 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间 , 脉脉不得语 。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 , 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 , 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 , 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 , 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 , 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 , 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 , 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 , 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 , 后船失势空挥挠 。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 , 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 , 花焰七枝开 。
月影疑流水 , 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 , 钟发琉璃台 。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 , 星桥铁锁开 , 
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
游妓皆穠李 , 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 , 玉漏莫相催 。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 , 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 何处闻灯不看来 。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 , 兰红艳早年 。
缛彩遥分地 , 繁光远缀天 。
接汉疑星落 , 依楼似月悬 。
别有千金笑 , 来映九枝前 。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 正月中旬动地京 。
三百内人连袖舞  , 一进天上著词声 。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 , 香车宝盖隘通衢 。
身闲不睹中兴盛 ,  羞逐乡人赛紫姑 。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 , 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 , 孤灯犹唤卖汤元 。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 , 市中珍品一时来 , 
帘前花架无行路 , 不得金钱不肯回 。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 , 星如雨 。
【中国好的现代诗词有哪些好又经典的】宝马雕车香满路 , 凤萧声动 , 壶光转 ,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 笑语盈盈暗香去 。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 , 火阑珊处 。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 花市灯如昼 。
月到柳梢头 , 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 , 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 , 泪湿春衫袖 。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 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 , 月色婵娟 , 灯火辉煌 。
月满冰轮 , 灯烧陆海 , 人踏春阳 。
三美事方堪胜赏 , 四无情可恨难长 。
怕的是灯暗光芒 , 人静荒凉 , 角品南楼 , 月下西厢 。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 , 郑女燕姬独擅场 。
齐唱宪王春乐府 ,  金梁桥外月如霜 。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 , 有月无灯不算春 。
春到人间人似玉 ,  灯烧月下月如银 。
满街珠翠游村女 , 沸地笙歌赛社神 。
不展芳尊开口笑 , 如何消得此良辰 。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 , 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 , 忍把檀郎轻别 。
一回佯怒 , 一回微笑 , 小婢扶行怯 。
石桥路滑缃钓蹑 , 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
不如归去 , 难畴畴昔 , 总是团圆月 。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 , 江米如珠井水淘 。
见说马家滴粉好 , 试灯风里卖元宵 。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 , 忽见清辉映月阑 。
出海鲛珠犹带水 , 满堂罗袖欲生寒 。
烛花不碍空中影 , 晕气疑从月里看 。
为语东风暂相借 , 来宵还得尽余欢 。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 , 明月多应在故乡 。
欲向海天寻月去 , 五更飞梦渡鲲洋 。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 , 月正圆 , 闽台同胞心相依 , 
扶老携幼返故里 , 了却两岸长相思 。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 , 煮汤圆 , 骨肉团聚满心喜 , 
男女老幼围桌边 , 一家同吃上元丸 。
摇篮血迹难割离 , 叶落归根是正理 。”
春节: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 , 无禄尚忧农 。
桑野就耕父 ,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 共说此年丰 。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 , 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 , 云有痴呆召人卖 。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 , 万里相思一夜中 。
愁到晓鸡声绝后 , 又将憔悴见春风 。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 碧井屠苏沉冻酒 。
晓寒料峭尚欺人 , 春态苗条先到柳 。
佳人重劝千长寿 , 柏叶椒花芬翠袖 。
醉乡深处少相知 , 只与东君偏故旧 。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 , 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 , 穷边饱雪霜 。
命随年欲尽 , 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 , 挑灯夜未央 。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 名纸朝来满敝庐 。
我亦随人投数纸 , 世情嫌简不嫌虚 。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 , 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 , 春满旧山河 。
梅柳芳容徲 , 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 , 欢笑白云窝 。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 , 忧患潜从物外知 , 
悄立市桥人不识 , 一星如月看多时 。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 ,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 闺中针线岁前多 。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 守岁围炉竟废眠 。
剪烛催干消夜酒 , 倾囊分遍买春钱 。
听烧爆竹童心在 , 看换桃符老兴偏 。
鼓角梅花添一部 , 五更欢笑拜新年 。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 , 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 , 散席分尝胜利茶 。
只有精忠能报国 , 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 , 遥视延安景物华 。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 , 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 , 草株木本斗芬芳 。
通宵灯火人如织 , 一派歌声喜欲狂 , 
正是今年风景美 , 千红万紫报春光 。
中国著名现代诗歌7句 (一)
《断章》
作者: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二)
《沙扬娜拉》
作者: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道一声珍重 , 道一声珍重 ,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三)
《错误》
作者: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 是个过客 。
(四)
《雨巷》
作者: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 独自彷徨在悠长 ,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 
丁香一样的芬芳 ,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在雨中哀怨 , 哀怨又彷徨 。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 
冷漠 , 凄清 , 又惆怅 。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 , 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
像梦中飘过 一支丁香地 ,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静地远了 , 远了 , 
到了颓圮的篱墙 , 走尽这雨巷 。
在雨的哀曲里 , 消了她的颜色 , 
散了她的芬芳 , 消散了 , 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 丁香般的惆怅 。
撑着油纸伞 , 独自彷徨在悠长 ,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五)
《一代人》
作者: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六)
《我爱这土地》
作者: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七)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诗歌新诗的成熟期
有了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 , 有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 , 再有了冯至的抒情诗和鲁迅的散文诗 , 中国新诗可以骄傲地说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 即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 , 诗歌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 , 一是"大众化"(非诗化)的革命诗歌的活跃 , 一是"贵族化"(纯诗化)的现代派诗歌的崛起 。
1928年1月 , 闻一多的第二部诗集《死水》由新月书店出版 , 这是标志着当时诗歌艺术水平的重要诗集 。这年2月和3月 , 郭沫若的《前茅》和《恢复》先后由创造社出版 , 则代表着一个无产阶级诗歌运动的开始 。这年8月 , 戴望舒的《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的发表 , 又标志着一个现代大诗人的"横空出世" , 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30年代的现代派被看作是"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的象征派演变而成的 , 而《雨巷》则被看作是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势 。这年创刊的《新月》月刊 , 成为"后期新月派"形成的标志 , 这年12月 ,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在《新月》上的发表 , 也被看作是当时诗坛的一个重要收获 。
1929年4月 , 戴望舒的《我的记忆》由上海水沫书店出版 , 是这年诗坛上最重要的事件 。特别是诗集中的《我的记忆》一诗 , 既被看作是戴望舒诗歌艺术探索上的一次转折和自己风格形成的开始 , 也被看作是现代派诗歌的起点 。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胡也频的《也频诗选》、冯至的《北游及其他》 , 以及刘大白的《卖布谣》等 。
1931年 , 是新月派最后辉煌的一年 , 这年1月 , 徐志摩主编的《诗刊》创刊 , 梁实秋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著名的《新诗的格调及其它》 , 陈梦家则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了《梦家诗集》 。这年8月 , 徐志摩还出版了他的第三部诗集 , 也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诗集《猛虎集》 。这年9月 , 陈梦家编选的《新月诗选》出版 , 收入了18名新月诗人的作品 , 其中还包括林徽因、沈从文等京派作家的作品 , 给新月派诗歌作了一个总结 , 预示着新月派的结束 , 而这年11月19日 , 徐志摩在空难中逝世 , 则正式宣告了新月派的终结 。在这年去世的重要诗人殷夫 , 他被看作是"红色鼓动诗"的创造者 , 继承了蒋光慈开创的政治抒情诗和郭沫若开创的无产阶级诗歌的传统 , 是30年代最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 。这年2月7日 , 他与柔石、胡也频等左翼青年作家一起 , 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 。他生前编辑的诗集《孩儿塔》也因此未能出版 。鲁迅曾为他的这个诗集作序《白莽作〈孩儿塔〉序》 , 对他的诗给予了高度评价 。
也许是巧合 , 新月派刚刚在1931年谢幕 , 现代派就在1932年登场 。1932年5月 , 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创刊 , 宣告了现代派的正式亮相 , "现代派"也因此刊物而得名 。在这年正式亮相的还有"中国诗歌会" , 这年9月 , 由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国诗歌会 , 以诗歌大众化为主张 , 是一个以新月派和现代派作为对立面而成立的诗歌社团 , 也被看作是继殷夫之后最重要的左翼诗歌力量 , 也是当时无产阶级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1933年诗坛上最重要的事件是这年7月臧克家的第一部诗集《烙印》的出版 。这部由闻一多作序的自费出版的诗集 , 一面世就引起了文坛的关注 , 茅盾甚至认为"在目今青年诗人中 , 《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 。臧克家的诗在形式上主要受新月派的影响 , 而在内容上则主要表现乡土的生活和中国农民精神上的"坚忍主义" , 被看作是30年代乡土诗歌的代表 。这年的重要事件还有林庚的《夜》、戴望舒的《望舒草》等诗集和中国诗歌会的刊物《新诗歌》的出版 , 以及茅盾的《徐志摩论》等的发表 。
1934年诗坛上最重要的事件是艾青的出现 。这年5月 , 他于前一年在狱中写成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在《春光》月刊上 , 立即引起人们的注目 , 被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 , 而大家从艾青吹奏的这支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来的芦笛声中 , 人们也看到了西方象征派大诗人凡尔哈仑和波特莱尔的影响 。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臧克家的长诗《罪恶的黑手》、蒲风的《茫茫夜》、朱湘的《石门集》等 。
1935年是现代派诗歌继续活跃的一年 , 这年10月 , 戴望舒主编的《现代诗风》创刊 , 虽然只出版了一期 , 却扩大了现代派诗歌的影响 , 这年12月 , 还出版了另一位重要的现代派诗人卞之琳的第二部诗集《鱼目集》 。此外 , 还有田间的《未明集》和蒲风的《六月流火》面世 。
1936年和1937年被看作是现代派诗歌创作的极盛期 , 同时 , 也因为"国防诗歌"口号的提出而使诗歌大众化运动达到高潮 。在现代派方面 , 在1936年3月 , 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三位现代派诗人出版了著名的诗合集《汉园集》 , 内收何其芳的《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集》、卞之琳的《数行集》;这年10月 , 以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戴望舒为编委的《新诗》月刊创刊 , 壮大了现代派的声威;在随后的四个月内 , 又有徐迟的《二十岁人》、艾青的《大堰河》、戴望舒的《望舒诗稿》等重要诗集出版 。在国防诗歌方面 , 1936年10月 , 由全国14个诗歌团体组成的"中国诗歌作者协会"的机关刊物《诗歌杂志》创刊 , 同时 , 蒲风的《钢铁的歌唱》作为"国防诗歌"丛书之一由诗歌出版社出版 , 1937年 , 又有蒲风主编的《中国诗坛》创刊 。此外 , 田间在1936年7月还出版了他的长诗《中国农村的故事》 。
4.新诗的深化期
1937年7月7日爆发的抗日战争 , 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从这时开始的"八年抗战"和随后进行的三年内战 , 使中国一直处于动荡的战争时期 , 所有的文学创作也都打上了战时的烙印 , 因此 , 从这时起的12年的文学 , 现代文学又通称为"40年代文学" 。在这时期的诗坛上 , 最为重要的两个诗派 , 就是以现实主义为特征的"七月诗派"和以现代主义为特征的"九叶诗派" 。
1937年抗战爆发后对诗坛影响最大的事件是这年9月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的创刊 。《七月》虽然发表各种体裁的作品 , 但以诗歌影响最大 。这个刊物上发表诗歌的有艾青、田间等30多位诗人 , 他们大多是"初来者" , 在风格上也多受艾青、田间的影响 , 形成了一个风格相近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 也是40年代最大的一个诗派 。同时 , 由原中国诗歌会成员穆木天和蒋锡金主编和以原中国诗歌会成员为主要作者的《时调》半月刊 , 于这年11月1日在武汉的创刊 , 对于提倡群众性的诗歌朗诵运动 , 产生过较大影响 。
1938年几乎所有的诗歌作品都与抗战有关 。其中 , 影响最大的诗歌活动是这年8月由延安战歌社和西北战地服务团在延安发起的街头诗运动 。这年发表的重要作品有田间的《给战斗者》、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长诗)、《我爱这土地》和柯仲平的《边区自卫队》(长诗)等 , 出版的主要诗集有郭沫若的《战声集》、高兰的《高兰朗诵诗集》等 。
1939年的重要作品主要有艾青最有代表性的诗集《北方》、邹荻帆的《尘土集》 , 以及柯仲平的长诗《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等 。这时的昆明 , 在大后方的最高学府"西南联大"里 , 聚集着不少著名的诗人 , 如朱自清、闻一多、卞之琳、李广田等 , 围绕在这些老诗人身边的是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王佐良等一大批新诗人 , 形成了一个特殊诗歌氛围 。
1940年的主要收获是卞之琳的《慰劳信集》和艾青的《旷野》 , 此外还有臧克家的《淮上吟》和邹荻帆的长诗《木厂》 。
1941年和这以后的几年中 , 都是"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的诗人最为活跃的时期 。1941年7月在桂林创刊的《诗创作》由于有延安诗人的投稿 , 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10月和11月 , 由邹荻帆、曾卓、绿原、冀汸等七月派诗人编辑的《诗垦地》丛刊和由艾青主编的《诗刊》先后在大后方的重庆创刊 , 年轻的现代派诗人徐迟也出版了他的第二部诗集《最强音》 。此外 , 还有艾青著名的诗歌理论经典《诗论》 。
1942年 , 邹荻帆等人创办的《诗垦地》在重庆的《国民公报》上又开辟了一个副刊 , 而七月派的许多重要诗人都开始陆续推出自己的诗集 , 胡风有《为祖国而歌》、阿垅有《无弦琴》、冀汸有《跃动的夜》、绿原有《童话》等 。现代诗派最重要的收获则是冯至的《十四行集》和卞之琳的《十年诗草》 。此外 , 力扬在这年发表的长篇叙事诗《射虎者及其家族》也曾有较大影响 。
1943年前后 , 桂林几乎成为了诗歌的出产中心 , 在前一年集中出版了胡风、阿垅、冀汸、绿原和冯至、卞之琳等人的诗集后 , 这年又推出了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臧克家的《泥土的歌》、鲁藜的《醒来的时候》和田间的旧作《给战斗者》等 。在重庆还出版了孙望、常任侠编辑的大型诗选《现代中国诗选》 。这年面世的重要诗论还有朱光潜的《诗论》和闻一多的《时代的鼓手》 。
1944年的重要收获是冯文炳(废名)的《谈新诗》和李广田的《诗的艺术》两部诗论集 , 这年出版的主要诗集则有废名、开元的《水边》、路易士的《出发》、力扬的《我底竖琴》、曾卓的《门》 , 以及臧克家的《十年诗选》等 。
1945年的重要收获主要集中在穆旦和何其芳两人身上 , 穆旦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探险队》 , 而何其芳则出版了代表着他不同风格的两部诗集《预言》和《夜歌》 。
1946年出现的两部重要诗集 , 一是解放区民歌运动的代表作、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 , 一是国统区讽刺诗的代表作、袁水拍以"马凡陀"的笔名创作的《马凡陀的山歌》 。此外 , 还有杜运燮的《诗四十首》、臧克家的《宝贝儿》、任钧的《任钧诗选》、冯雪峰的《灵山歌》等 。
1947年在诗坛上最重要的事件是臧克家与曹辛之等人在上海组成"星群"出版社 , 并以"丛书"的形式出版了《诗创造》月刊 , 还出版有《创造诗丛》12种 , 包括有七月派的苏金伞、九叶派的杭约赫(曹辛之)、唐湜等人的诗集 。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 , 还有穆旦自费出版的代表作《穆旦诗集》、田间的叙事长诗《她也要杀人》、张志民的叙事长诗《死不着》等 。此外 , 还有朱自清的论文集《新诗杂谈》等 。
1948年在诗坛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叶派"的正式亮相 。由于曹辛之与臧克家组成"星群"社在艺术观点上的分歧 , 他与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等人创办了《中国新诗》月刊 , 并与已经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联系 , 形成 了一个新的诗歌派流派"中国新诗派"(后因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派》称为"九叶诗派") 。这年也是九叶诗派大丰收的一年 , 他们相继出版的诗集主要有辛笛的《手掌集》、穆旦的《旗》、陈敬容的《盈盈集》、唐祈的《诗第一册》 , 出版的诗论和诗论集还有袁可嘉的《新诗戏剧化》和唐湜的《诗的新生代》等 。此外 , 这年出版的重要诗集还有戴望舒的《灾难的岁月》、郭沫若的《蜩螗集》、绿原的《又是一个起点》、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续集 , 以及闻一多编选的《现代诗钞》等 。
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前出版的主要诗集 , 一是九叶派诗人杭约赫的《复活的土地》和郑敏的《诗集(1942-1947)》 , 一是解放区民歌运动的另一部代表作、阮章竞的叙事长诗《漳河水》 。
《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 。1915年创刊于上海 , 原名《青年杂志》 , 陈独秀主编 。“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 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 , 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 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年5月 ,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 。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1920年9月 , 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 , 1926年终刊 。
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 , 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 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 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 , 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 , 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
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 , 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 , 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 , 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 , 《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 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 , 充分肯定人道主义 , 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 , 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 , 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 , 对于人生诸问题 , 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 , 便谓之人的文学” , 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 , 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 , “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在《平民文学》中 , 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 , 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 , 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 , 并申明“以真为主 , 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 , 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
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 , 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 , 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 , 又是大学教授 。他们以《学衡》为阵地 , 打着“学贯中西”旗号 , 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 , 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 。1933年 , 《学衡》停刊 。
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 。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 , 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 , 反对白话文 , 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 , 维护反动军阀统治 , 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 , 甲寅派很快败下阵 。至此 , 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
鸳鸯蝴蝶派:始于20C初 , 盛行于辛亥革命后 , 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 , 一双蝴蝶可怜虫” 。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 , 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 , 故又称“礼拜六派”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他们的文学主张 , 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 , 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 。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 , 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 。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 , 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
自己体会吧
关于中国年文化的诗歌

  • 诗歌:
  1.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 嘉瑞天教及岁除 。
    半盏屠苏犹未举 , 灯前小草写桃符 。
  2.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
  3.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 , 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 , 穷边饱雪霜 。
    命随年欲尽 , 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 , 挑灯夜未央 。
  4.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 嘉瑞天教及岁除 。
    半盏屠苏犹未举 , 灯前小草写桃符 。
  5.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 客心何事转凄然 。
    故乡今夜思千里 , 霜鬓明朝又一年 。
  • 春节
春节(Spring Festival)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 , 农历正月初一 , 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 , 又叫阴历年 , 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 。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 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在中国民间 ,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 一直到正月十五 , 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
在春节期间 , 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 , 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 , 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