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字是什么样子,古代人的字和号的含义是什么( 三 )


各朝代命名特点:
1、商人喜欢以干支命名
商代帝王 , 包括一部分臣民多用干支命名 。商王命名 , 直至亡国之君纣(帝辛) , 均以干支中的一个字作为名号 , 如天乙、太丁、外丙、中壬……这种以甲、乙、丙、丁等为名号的商王有三十一人之多 。
2、汉人盛行取单名
汉代人取名洋溢着昂扬自信的进取精神 , 从中颇能反映出西汉时期的社会心态 。“奉世”、“定国”、“广汉”、“辟疆”一类的人名颇为流行 , 以“勇”、“武”、“霸”、“起”、“雄”等字为名的也很多 。
东汉以后 , 儒家思想深入人心 , 儒家崇尚的忠、孝、礼、义等观念广为传播 。以这些字为名字的现象也广为盛行 。
进入东汉 , 特别是三国和魏晋时期 , 单名十分盛行 , 绝大多数人名均用一个字 , 特别突出的是三国时一大批人名 , 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孙权、周瑜、鲁肃……
3、两晋南北朝人名“之”字多
西晋以后 , 儒家经学走向衰微 , 曹魏时兴起的玄学盛行 , 成为显学 , 老庄哲学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魏晋名士以崇尚虚无、空谈名理为风气 , 并成为魏晋南北朝流行的社会思潮 。反映在人名上 , 这一时期的人名或字中多有“元”、“真”、“道”、“灵”、“玄”一类的字眼 。
据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考证 , “之”字是五斗米道中用于道徒名字的暗记 , 因此笃信其道的门阀世族遂把“之”字作为人名 , 形成一时风尚 。最典型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家族 , 用“之”字最多 , 信奉五斗米道最笃 。
王羲之本人喜与道士交接往返 , 他五个儿子均以“之”字命名 , 即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 。徽之的儿子叫祯之 , 献之的儿子叫嗣之、静之 , 祖孙父子均以“之”字为名 , 并不避讳 。
南北朝时期 , 也有不少人仍沿袭旧风 , 以“之”字为人名 , 如著名科学家、发现圆周率的祖冲之 , 以才绝、画绝、痴绝著称的东晋大画家顾恺之 , 为《三国志》作注的史学家裴松之 , 著有《洛阳伽蓝记》的杨炫之等 , 不胜枚举 。
4、唐代人名爱称排行
唐代以后 , 人名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 , 即当时的人们多以行第相称 。行第 , 本指家族内子弟的排行次第 , 即按同祖父的兄弟或同曾祖父的兄弟排行 , 民间称之为“大排行” 。
以排行作为家内的称呼 , 早在魏晋时已有先例 , 隋唐之际 , 渐成风气 。无论是家人朋友、高低贵贱 , 无不以论称排行为高尚 , 以至于形成唐代社会的风尚之一 。
宫廷之中即以排行相称 , 如唐高祖李渊之子 , 李建成称大郎 , 李世民称二郎 。帝王之家如此 , 公卿间也以排行相呼 , 玄宗时的权臣李林甫被人呼做十郎 。
5、宋代起名以老为美
宋人取名的一个特点是喜欢使用“老”、“父”、“翁”一类表示年长老迈的字作为人名 , 既说明当时人们企慕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 也流露出以老为美的社会风气 , 与宋代社会优礼老人不无关系 。
宋人还喜爱用五行作为序辈取名 , 取五行相生之义 。如宋代大儒朱熹 , 从他的父亲朱松开始 , 朱家一门五代取名依次以“木、火、土、金、水”做名字的偏旁 , 以应和五行相生之寓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