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向何处去:打破内卷的独立酒店发展之道

_原题为:利刃 , 向何处去:打破内卷的独立酒店发展之道
人们习惯用金字塔结构来形容酒店:不同品牌有着高低之分 , 同一集团内的品牌也有类似奢华与商务的划分 。作为住客 , 我们最常做的决定 , 是基于品牌选择和旅行预算 , 选择自己最合适的酒店 。而这背后 , 很少有人关注 , 不同的酒店品牌 , 其盈利能力究竟如何 。
酒店行业作为国内发展最为迅猛的第三产业之一 , 在过去二十年内迅速崛起 。随着国际连锁酒店品牌巨头进入中国 , 他们在为中国带来先进的酒店管理模式的同时 , 也为市场培育了大批专业的酒店人才 。也因为这些国际酒店品牌巨头的影响 , 每一位中国人对生活方式的认知和旅行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然而 , 高速发展是一柄双刃剑 。在过去以经济高速发展为首要目标的大前提之下 , 受益于过去二十几年房地产高速发展的红利 , 酒店行业尤其是高端酒店行业 , 出现了资本向少数国际品牌巨头聚拢的现象 。
对一个新品牌而言 , 由于先进技术、管理模式、系统平台等资源和经验的缺乏 , 以及在行业初创期难以培养的人才——如职业经理人、收益、推广、销售等管理层——往往扎堆国际酒店品牌巨头 , 这些优势又在宣传推广以及新酒店项目方面进一步扩大 , 于是就有了业内广为流传的:国际酒店品牌是酒店(业主)“避风港”的说法 。
行业认知的不断内卷 , 再次拉大独立酒店与国际品牌酒店之间的距离 。酒店行业内的“贫富”差距还体现在了独立酒店和国际品牌酒店从业人员待遇方面 。待遇的差异导致人才的流失 , 让一切陷入恶性循环 。这种现象在房地产红利期间尤为明显 。
#独立:打破内卷的利刃为了打破这样的恶性内卷 , 不少行业机构都做出了十足的努力 。而这期间 , 最为值得关注的 , 是独立酒店品牌的崛起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酒店行业市场全面调研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数据显示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 更加注重精神享受 , 旅游业推动了独立酒店发展 。根据高地集团(Highland Group)发布的《2019年精品酒店报告》显示 , 2018年底 , 美国酒店客房供应总量增长2% , 而软品牌客房数量增长31 。6% 。
这些数据都意味着 , 作为对抗行业内卷的中坚力量 , 独立酒店独挑大梁 。很多时候 , 业内会将独立酒店与单体酒店划上等号 , 但基于这一定义 , 我们可以说 , 不是所有单体酒店 , 都能被称为“独立酒店” 。
独立酒店的历史 , 要比品牌连锁酒店悠久得多 , 在现代酒店创立之初 , 便是以独立酒店的模样出现的 。譬如第一家在纽约开业的瑞吉酒店 , 便是阿斯特上校为了给自己母亲及上流社会的朋友们举行宴会和派对提供一个场地而设 , 为了体现酒店的尽善尽美 , 瑞吉酒店在服务、设施上颇为超前 , 成为引领后世现代酒店的一个重要标杆 。同样以独立酒店身份影响整个酒店业的 , 还有巴黎丽兹酒店 , 这一家由“世界豪华酒店之父”的凯撒·丽兹于1898年创办的酒店 , 将“一个王子对自己的宫殿所期待的所有精致考究”为初衷 , 个性化服务、奢华设施 , 引得社会名流趋之若鹜 。
独立品牌时代 , 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来自新一代消费者对于个性化需求的提升 。近两年 , 越来越多以“独立”为名的产业出现在消费生活中 , 譬如分布于大街小巷的独立咖啡馆、在年轻人中蔚然成风的独立设计师品牌服饰等 , 无一不是对于年轻人“与众不同”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
尽管独立酒店恰逢其时 , 又自带光环 , 但真正的独立酒店却在不断减少 。根据STR数据显示 , 独立酒店从占全球酒店数量的三分之二掉到不到40% , 这样的变化仅仅花了三十年的时间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 一方面来自大型酒店集团的收购 , 另一方面 , 则是酒店集团和整个民宿行业摧枯拉朽的扩张 , 挤压着独立酒店的存量发展空间 。
#利刃:向何处去【利刃,向何处去:打破内卷的独立酒店发展之道】消费者面对越来越多的独立酒店和精品酒店 , 如何选择 , 是个问题 。一方面 , 我们需要有人来帮消费者将这些酒店整理成册 , 同时 , 在缺乏集团管理机制的情况下 , 独立酒店的发展也需要依赖外部力量 。而这股“外部力量”中的翘楚 , 便有以下三位:全球奢华精品酒店(SLH)、立鼎世酒店集团以及璞富腾酒店及度假村 。这三个组织都不会直接参与酒店管理 , 却汇集了世界上最好的独立以及精品酒店 。这些酒店从设计和装修标准上来说规制并不统一 。
以璞富腾为例 , 在过去53年的时间里 , 璞富腾将全球各地散落的独立酒店联系到一起 , 通过璞富腾资深比肩各大国际酒店品牌的技术平台和系统 , 强大的收益管理团队 , 全球布局的销售网络 , 灵活精准的市场推广产品 , 以及全球最大的独立酒店会员计划 I Prefer , 从效率、资源、收益、宣传推广以及忠诚度等方面 , 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 有效提高每家独立酒店的国际竞争力 , 让独立酒店不再是孤军奋战 。事实上 , 放眼全球的整个酒店行业 , 这就是在实现酒店行业的“共同富裕” , 让那些希望保留个性 , 自主经营管理的酒店业主们 , 也能够与大型国际酒店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拥有百年独立酒店发展史的欧美尚且如此 , 中国酒店行业更加有必要 。
璞富腾充分尊重酒店原有的个性特色 。酒店不会因为加入璞富腾而成为璞富腾标准化的酒店 。而是在酒店自由设计特色 , 定位特色 , 服务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之上 , 以“授之以渔”的方式助力酒店的长足发展 。酒店的业主、管理层和员工 , 在与璞富腾的合作之中 , 获得的不仅仅是成果 , 更是得到成果的方法和技能 。
从长期可持续发展角度:授之以渔 , 还是授之以鱼?答案是毫无疑问是前者 , 只有拥有了“渔鱼”的技能 , 才能实现单体酒店的可持续发展 , 实现酒店行业的全面开花和共同富裕 。
目前中国市场硬品牌旗下酒店不断扩张 , 会员的不断增加 , 以及酒店入住率等数据 , 会让人们不禁发问 , 硬品牌能让酒店赚钱难道不香吗?是的 , 硬品牌可以让酒店赚钱 , 但酒店业主从硬品牌那里得到的仅仅是“鱼” , 先不说是大鱼小鱼 , 整条鱼 , 部分鱼 , 还仅仅是鱼骨 。一旦与硬品牌解约 , 缺乏管理经验、平台和资源支持的酒店由于不具备继续获得“鱼”的技能 , 往往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
无法完成变革的酒店 , 要么让辉煌变为历史 , 要么重投新的硬品牌 , 变装上阵 , 重蹈覆辙 , 这种例子在近几年屡见不鲜 。而动辄投入十个亿起 , 投资回报周期长达20年之久的奢华酒店 , 在现在的房地产时期 , 其硬品牌带来的附加价值已然大幅缩水 。
然而 , 在中国酒店行业人才济济 , 市场推广平台资源充足的现在 , 与独立酒店软品牌合作 , 在获得平台、资源、技术和推广等支持的同时打造自己特色的酒店 , 建立自有经营管理模式 , 建立自己的管理团队 , 进而不断磨炼“渔鱼之术”是一个值得中国酒店行业关注的全新赛道 。
文/Boyan
参考/《酒店行业的共同富裕要怎么走》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