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表达家长可以怎么做,父母课堂《孩子不爱表现自己怎么办》

不难发现 , 生活中遇到一些不爱表达的孩子 , 面对陌生环境、或者需要表达的场合就会往后退 , 显得格外胆小和焦虑 , 这是怎么回事呢?家长怎么做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呢?
孩子不爱表达家长可以怎么做
1.心理解压 , 放轻松 , 不逼迫 。
孩子不敢表达的状态 , 实际上来自于他感觉到的、外在环境或大人给他的无形压力 。这种压力可能是孩子害怕自己说得不好、说得不对、得不到父母的肯定 。当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压力之后 , 就要学会帮助他减压 。
千万不要逼迫、诱骗孩子 , “你怎么这么胆小呢?你还是个男孩子吗?”这类语言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 。
正确的做法是表示出对孩子心理状态的认同 , 对孩子更多一些包容 , 让孩子逐渐帮助建立自信和对父母鼓励的信任 。
2.创造丰富的生活环境
环境的陌生感 , 是孩子不敢表达的重要原因 。所以父母不妨多带孩子去不同的场合 , 见不同的朋友 , 让孩子逐渐走出家庭 , 熟悉周围不同的环境 。
可以先从小范围的朋友圈开始 , 再逐渐过渡到大一点儿的范围 , 逐步降低孩子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让孩子爱上表达 , 说出心里所想 ,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需要父母足够耐心 , 足够细心 , 帮助孩子营造语言发展的大温室 。
3.帮助孩子体验成功
帮助孩子体验一次成功 , 而这次成功可以是一次预先安排的 。
比如我们可以和幼儿园老师私下协商好 , 鼓励孩子在遇到老师后问好 , 老师则用夸张的方式回应 , 表现出极度的赞扬 , 用超级拥抱或者是抱着孩子旋转的方式让孩子获得“惊喜” , 并且悄悄地告诉孩子“如果你下次大声一点儿就更好了” 。
体验到成功后 , 孩子就会有更多勇敢表达的行为 , 父母再逐渐帮助孩子从面对熟悉的人到面对不太熟悉的人 。
4.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爱不爱发言提问体现出孩子愿意不愿意说出来 , 更说明孩子是否有一个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的头脑 。
孩子到4岁之后进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期 , 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或者不是问题的问题都会在他的脑子里出现 , 而且迫切希望得到一个准确的答复 。
可是能否坚持下去 , 形成爱发言、爱提问的好习惯 , 与家长的反应和态度密切相关 。
5.鼓励孩子主动思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 鼓励孩子主动思考 , 有助于孩子主动表达 。家长平时与孩子交流的时候 , 多问几个为什么 , 启发他向纵深思考 , 长期下去 , 他也习惯于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
家长还要减少直接向他灌输知识的做法 , 遇事先设悬念 , 再启发 , 让孩子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 。
平时鼓励孩子多观察 , 在观察中多思考几个“为什么”和“怎么样” , 再查阅资料寻求答案 。对于孩子错误的说法 , 家长要耐心倾听、耐心解释 , 不要打击孩子思考与发言的积极性 。
6.确对待孩子的偏难怪问题
调查显示 ,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 , 孩子越大越不爱提问、不爱发言 ,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 , 其中一个原因是孩子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 , 从大人那里遭到的挫折也越来越来多 。
随着思维水平和内省能力的发展 , 他们渐渐发现“求人不如求己” , 索性提问就越来越少了 。尤其是遇到孩子提出的偏、难、怪问题 , 大人措手不及 , 无意中会给孩子提问的热情泼冷水 。
【孩子不爱表达家长可以怎么做,父母课堂《孩子不爱表现自己怎么办》】孩子还有其他许多偏、难、怪的问题 , 父母要有“见怪不怪”的气度 , 不恼羞成怒 , 不惊慌失措 , 不表情夸张 , 平静而沉稳地面对孩子的提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