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为什么说我们是东西方体育交流的最大收获者?


8月1日晚 , 中国男子百米短跑选手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以半决赛9秒83、决赛9秒98的优异成绩创造历史 。其中 , 9秒83不仅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 , 还超越了所有白人运动员 。他也成为首位站上奥运百米决赛道的中国选手 , 打破了有关百米竞赛的“人种论”偏见 。
“我们是东西方体育交流的最大收获者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苏炳添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 , 中国男子短跑运动近年来不断进步并成功跻身世界一流 , 与中国田径贯彻“走出去 , 请进来”的方针 , 践行科学化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密不可分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人种决定论”可以休矣
中新社采访人员:您怎么看田径赛场上的“人种决定论”?
苏炳添:所谓“人种决定论”已流传很久 , 我觉得是时候打破了 。虽然不同人种之间多少会有一点点差距 , 但我觉得问题真的不是特别大 , 这些差距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去弥补 。比如 , 在百米短跑这个项目上 , 以前一直有“亚洲人破不了10秒”的说法 。其实我觉得并非我们做不到 , 只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训练理念有一些问题 。但是我们现在做到了:我们跑出9秒83的成绩 , 就是打破“人种决定论”的最好证明 。
中新社采访人员:当您站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时 , 很多人感慨您接过了89年前刘长春的“接力棒” , 完成了中国人乃至亚洲人、黄种人的一次重要飞跃 。您怎么看这次飞跃背后的群体意义?
苏炳添:刘长春开启了中国短跑参加奥运会的先例 , 他就像我们最大的一个前辈 , 给我们指引 , 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是可以参加奥运的 。这次东京奥运会比赛后 , 我曾说:“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 实现了历代前辈的嘱托 。”
当然 , 在刘长春之后也不断有人参加奥运会 , 同样给我们打下了基础 。因为每一位运动员的参与 , 他们的经验、技巧等都会给这个项目留下“遗产” 。正如我们现在也是在不断摸索 , 不断向国外学习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 。通过充分运用这些学到的东西 , 我取得了9秒83的成绩 , 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 我相信这个模式未来也会给下一批运动员留下很好的“遗产” 。
对我们短跑人来说 , 有一种情结 , 我非常希望以后有更年轻的运动员能够在我们目前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往上攀登 。这次我在东京奥运会取得了第六名 , 真希望他们将来能拿到第三名、第二名 , 甚至第一名 。
科学化训练是突破的关键
中新社采访人员:您取得如今的成就 , 您觉得天赋起作用更大 , 还是科学化训练起到作用更大?
苏炳添:目前而言 , 我觉得科学化训练起的作用更大 。因为像我这样到达国家层面的运动员 , 天赋可能很早就被定义了 , 但是对于未来如何再次发掘潜力 , 可能就得靠与国际接轨、科技助力 , 以及医疗保障等一系列因素 。
所谓科学化训练理念 , 是指符合专项竞技能力发展规律、人体生理机能状态变化规律和运动员个人特点的训练理念 。科学化训练讲究的是质量 , 我们以前的训练方法就是死练、多练 , 不断加大专项训练强度 , 仿佛只有这样才会给自己很踏实的感觉 。后来我们认识到并非练得多就一定跑得快 , 科学训练强调在训练过程中技巧的运用 , 要求技术动作到位 , 不一定要跑得多 , 这样可以使得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保留更多体力 , 身体也能更快地恢复 。
中新社采访人员:能否说说您自身的经历 , 比如您在接受外国教练或海外训练的体会?
苏炳添: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最新的一些理念 。刚开始去国外的时候 , 外国教练让我做一些技术动作 , 我觉得好奇怪 , 觉得这么跑肯定跑不快也跑不动 。但是通过这么多年的理解 , 才发现当初他们说的没错 。其实有些东西真的需要自己去理解和体会 , 只是当时自己的境界还没那么高 , 后来对跑步才逐渐有了更深的理解 , 认识到自己以前为什么起跑非常快但到后场就不行了 。百米跑并非一口气冲到顶 , 它必须在跑的过程中有一个节奏的分配 , 必须学会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所以 , 2014年底 , 我选择改变自己的起跑方式 , 获得了一个新的节奏 。
兰迪·亨廷顿是典型的“科研型教练” 。2017年11月 , 与兰迪教练合作之初 ,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参照“冠军模型”对我的体能和技术状况进行全面的诊断和分析 , 结合我体能和技术方面的问题 , 制订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经过一年多针对性训练 , 我在技术参数和身体素质方面都得到了明显进步 , 这也正是我取得突破的关键 。
在日常训练中 , 兰迪会以训练前评测结果和运动员的主观感受调查结果为依据 , 确定运动员当天的速度、耐力、爆发力、力量、协调和技术训练的负荷量度 , 以保证运动员避免损伤和过度训练 , 并获得最佳的训练效益 。在专项素质训练中 , 他也会通过多种科研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监控 , 以确保训练负荷量度和运动技术的最佳化 。
【苏炳添:为什么说我们是东西方体育交流的最大收获者?】 “走出去 , 请进来”推动中国田径进步
中新社采访人员:包括短跑在内 , 中国田径项目整体取得很大进步的奥秘在哪里?
苏炳添:中国田径这些年的进步 , 我觉得最大的一个转折点是应该是2015、2016年 。中国田径实施的“1516″计划框架下 , 积极选择走国际化道路 ,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 加强田径项目与世界的交流融合 。
一方面安排重点项目的重点运动员参加更多的国际比赛积累大赛经验 , 另一方面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及其团队 , 引进先进的训练理念助力重点项目的成绩提升 。
此外 , 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还积极拓展田径强国的训练资源 , 把国内优秀的运动员送到国外高水平俱乐部 , 通过学习更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式 , 提升竞技水平 。同时 , 在科研保障和训练设备等方面加大引进力度 , 通过智力资本、先进训练理念和经验 , 以及硬件设备的引入助力短跑项目成绩提升 。
“敞开门来办体育”的胸怀和改革应变的魄力是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自信的重要体现 , 也是中国田径成绩大幅提升的重要条件 。“走出去 , 请进来”的实施 , 给包括我、谢震业、莫有雪、吴智强等在内的中国短跑运动员带来很大收获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 , 中国短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 一批新老飞人 , 不断提升个人最好成绩 , 促成了如今的大突破 。
期待下一个“苏炳添”
中新社采访人员:您觉得中国田径还会出现下一个苏炳添吗?
苏炳添:嗯 , 百分百会出现 。因为我能做到的东西 , 我相信肯定以后还会有人能做到 , 至于能否做得更好 , 或者超越 , 我很期待 。所有纪录都是用来打破的 , 我不是神 , 不可能我做得到而别人都做不到 , 有超越才有进步 。对于我个人来说 , 我做到了 , 因为我告诉全国人民“我苏炳添做到了当时你们觉得不可能的事情” 。通过努力 , 我们未来还有进步的空间 。
中新社采访人员:您觉得体育在中西交流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苏炳添:我觉得我们是最大的收获者 。西方的体育技术、理念方面都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目前来看 , 其实我们整个团队训练都已经开始科学化 ,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收获是最巨大的 。包括在东京奥运会之前 , 我们也请了一位美国的生物力学专家来帮我们做跑步测试 , 他很快就从训练视频中分析出我们所有人的缺点 。我觉得他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完)
苏炳添 , 1989年8月29日生于广东省中山市 , 中国男子田径队短跑运动员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男子100米亚洲纪录9秒83保持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