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案】1、【教学目的】: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 , 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 对故乡的热爱 。加强朗读 , 感受文章的情趣 。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
2、导入:五月初五端午节 , 系百索子 , 做香角子 , 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 。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 , 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 。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 , 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 , 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3、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 , 江苏高邮人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 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
4、阅读课文 ,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端午的风俗——和外地一样的风俗——家乡独特的风俗——十二红——鸭蛋——双黄鸭蛋——鸭蛋的特点——挂鸭蛋络子——挑鸭蛋——吃鸭蛋——鸭蛋壳——装萤火虫——囊萤映雪的故事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 , 介绍家乡富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风俗 , 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 介绍家乡最富盛名的是咸鸭蛋 , 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 , 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学
5、课文: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请同学们边看课文 , 边思考问题: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那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明确: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系百索子 , 做香角子 , 贴五毒 , 贴符 , 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 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
6、本文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 , 作者在第1段写了那么多家乡端午节的风俗 , 这些内容与端午节的鸭蛋有什么关系?讨论并明确:作者选写端午节的种种风俗正是为写“端午的鸭蛋”烘托出浓烈的气氛 , 设置了一个合理的背景 , 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 , 再写到“咸鸭蛋” , 于是水到渠成地、自然而然地引出对“端午的鸭蛋”的介绍 。
7、学习第二部分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 家乡鸭蛋有名声久远 , 质细油多 , 蛋白柔嫩的特点或者:好、奇、名)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 , 尤其是双黄鸭蛋 , 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第二自然段开头 , 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 , 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 , 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 , 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 , 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8、只是切开之后 , 里面圆圆的两个黄 , 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 , 说明家乡鸭蛋的“好”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 , 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五、小结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 , 写得有声有色 , 充满了幸福感 , 流露出作者对家乡浓厚的自豪和思念之情 。
推荐阅读
- 小孩子的安全感几岁建立,小孩子安全感什么时候形成
- 孩子粗心大意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孩子粗心大意
- 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有哪些,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有些什么表现
- 4多少等于4分之1
- 动漫设计工资一般多少,能赚多少钱
- 眼影要什么颜色比较合适 眼影用什么颜色好
- 造型黑松移栽要点 黑松的矮化方法
- 这要看你的表现哦 这要看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了!
- 饺子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