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 , 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 。
0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 , 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 , 提孩巧相如”句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 , 形状如角 , 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借指幼年 。在这里 , “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 。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 , 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 , 形如两个羊角 , 故称“总角”) 。
童龀[chèn]:龀 , 《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 。可以看出 , 孩子乳牙脱落 , 长出恒牙 , 称为“龀” 。“童龇” , 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也有说成“髫龀”的 , 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 , 男皆封侯 , 女为邑君 。”
9岁
九龄:为9岁 。
13岁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有比如花甲、孩提、冠…】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 , 初夏还不是盛夏 , 比喻人还未成年 , 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
十三:为13岁 。
15岁
及笄:笄[jī] , 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 , 就把头发盘起来 , 并用簪子绾住 , 表示已经成年 。“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
结发:束发 , 扎结头发 , 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 , 女子15岁束发而笄 , 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
志学:为15岁 。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 , 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 , 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 , 扎成一束) 。
16岁
二八:为16岁 。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 , 表示已成年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
结发:束发 , 扎结头发 , 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 , 女子15岁束发而笄 , 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 , 以示成年 , 但体犹未壮 , 故称“弱冠” 。指刚成年 。指二十岁 。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 , 这时就要行“冠礼” ,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 , “立身、立志”之意) 。
始室:三十岁 。《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 , 始理男事” 。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 , “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艾称年老的 。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 , 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 , “知天命”之意) 。“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
高龄:敬辞 , 称老人的年龄 , 多指六十岁以上 。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 , 从甲起 , 六十年成一周 , 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 。所谓干支 , 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天干有十 , 地支十二 ,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 , 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 , 也称“花甲” 。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 , 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花甲:指六十岁 , 用干支纪年 , 错综搭配 , 六十年周而复始 。
花甲之年:指60岁 。
还历之年:指60岁 。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 , 下寿:指60岁以上 。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
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由于按干支纪年法 , 60年为一轮 , 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 , 故称“还历” 。
70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 , 也就很不容易了 。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 , 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人就多依此诗 , 称70岁为“古稀之年” 。
古稀寿:指70岁寿辰 。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 , 泛指老年 。如:耄[mào]耋[dié]之年 。
杖围之年:指70岁 。
中寿:七十为中寿 。
悬车之年:指70岁 。
77岁
喜寿:指77岁 , 草书喜字似七十七 , 故特代指77岁 。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 , 泛指老年 , 如:老耄、耄耋之年 。
耄耋:耄[mào] , 《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 。”《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 。”耋[dié] , 《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 。”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 , 我们可以看到 , “耄耋”是指人的高寿 , 大约是“七老八十”了 。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 。耄 , 八九十岁的年纪 。耄 , 七八十岁的年纪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 。毛传又云:“耋 , 老也 , 八十曰耋 。”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 。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
中寿:指80岁以上 。
伞寿80岁寿辰 。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 , 故称“伞寿” 。
88岁
米寿:指88岁 。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 , 故借指88岁 。此外 , 还含有年事虽高 , 但食欲旺盛之意 。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
99岁
白寿:指99岁 , 百少一为99 , 故借指99岁 。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 。期颐:期 , 朱熹讲是“周匝之义” , 即转过一圈了 , “谓百年已周” 。颐 , 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 。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 。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 。期颐指一百岁 。“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期 , 犹要也;颐 , 养也 。不知衣服食味 , 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意思是:人至百岁 , 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 , 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
期颐之年:指百岁 。
108岁
茶寿:指108岁 。茶字上面廿 , 下面为八十八 , 二者相加得108岁 。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儿童 。
垂髫[tiao]:指儿童 。儿童垂发叫髻 。垂髫:髫[tiáo] , 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 。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 。也有说“垂发”的 , 意思相同 , 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 , 功成皓首”句 。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 , 指幼年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 , 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
龆[tiao]:儿童换牙 。龆年:童年 。
髫[tiáo]年:童年 。
髫[tiáo]龄:童年 。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
另外称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 。老年人头发斑白 , 因代指老人 。
黄发:指老人 , 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 。“黄发”是枯黄的头发 。人老了 , 头发上由黑变白 , 白发则黄 。
皓首:白头 , 指年老 。
久寿:长寿 。
眉寿:耄[mao]寿 , 长寿 。人老了眉毛长 , 所以称眉寿 。
姥[mu]:年老的妇人 。
暮齿:晚年 , 暮年 。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 , 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
万寿:大寿 , 高寿之意 。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
http://wf66.com/page/20066/133858A48C.htm
古代年龄称谓知多少
据查 , “米寿”一词是指人“八十八岁” , 用的是“拆字法” 。细心的读者一定可以发现 , “米”字拆开 , 不正是“八十八”吗?中国古代对人的年龄有很多称谓 , “米寿”是其中之一 , 但并不常见 , 还有很多更为常见的称谓 , 在此向有兴趣的读者做一个大致的介绍 , 以供参考 。
襁褓 , 原意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 借指不满周岁的婴儿;指幼年时期(大致二到七岁)的称谓则有:孩提、总角、垂髫、黄口等等 。孩提为“儿童、幼儿”的意思;“总角”表示“小孩子把头发扎成髻” , 所以也用来指“幼年”;“垂髫”和“总角”的意思相仿;“黄口”的原意指“雏鸟的嘴” , 借指“小孩子” , 我们常用“黄口小儿”形容一个人的年幼无知 。男子成年要“加冠” , 女子成年要“戴上簪子” , 所以“及冠”就指男子二十岁 , “及笄”就指女子十五岁 。另外 , 由于二十岁的男子还没有达到壮年 , 所以又用“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
孔老夫子在叙述自己生平时说了一句话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矩 。”这句话实在是太有名了 , 所以就有了“志学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等一系列称谓 。同样 , “诗圣”杜甫的一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又把“古稀”和“七十岁”联系到了一起 。以前的吹毛求疵还谈到过“花甲”指“六十岁” , 而超过七十的年龄 , 还有一些专用的称谓 , 如郑先生提到的“米寿”指“八十八岁” , “耄耋”指“八九十岁” , “期颐”则指“一百岁” , “寿登期颐”就是对老人长寿的美好祝愿
关于“生日”的诗句有哪些? 1、《鹧鸪天》宋 作者: 张抡——彩舞萱堂喜气新 。年年今日庆生辰 。
释义:彩色的内堂透露出喜庆 , 每年这个时候庆祝生日 。
2、《鹊桥仙》宋 作者: 无名氏——日长槐夏 , 凉生冰室 , 又是生辰来到 。
释义:当白天变得越发的长 , 只有冰室里才能感觉到凉爽的时候就是生日要到了 。
3、《西江月》宋代:郭应祥——朔旦生朝同贺 , 寿觞社瓮齐倾 。
释义:元旦和生日一起祝贺 , 大家怎么能不一起来喝酒 。
4、《戊子正旦贺寿慈宫二首》 宋 作者: 程珌——曙色浮丹栱 , 春风暖禁街 。
释义:变得曙光浮现在丹桥之上 , 因为是你的生辰才有如此美好的景象 。
5、《次韵贺胡邦衡除龙图阁学士且为六月三日眉寿》 宋 作者: 周必大——马负羲图二百春 , 荣光犹属大河津 。
释义:希望您为国家活到两百岁 , 把荣光留在大河两岸 。
襁褓 , 孩提 , 总角 , 豆蔻年华 , 及笄 , 弱冠 , 而立之年 , 不惑之年 , 知天命 , 花甲 , 古稀耄耋之年 , 分别指哪个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
其中 , “豆蔻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 , 豆蔻梢头二月初 。”
“及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 , 谓结发而用笄贯之 , 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
“而立”、“不惑”、”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篇第四章 , 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 , 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 , 而不越出规矩 。”)
“古稀”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 , 人生七十古来稀 。”亦作“古希” 。
“耄耋”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 , 皆得以寿终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
以上这些词都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 ,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 , 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 , 而是用其他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 , 然后被沿用至今 。
扩展资料:
除了题目的这些称谓以外 , 还有其他代指的年龄称谓 , 例如:
汤饼:出生三天 , 邀亲友吃汤饼 。
初度:周岁;出自于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 , 肇锡余以嘉名” 。后称生日为初度 。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 , 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 。原本是古武舞名 。《礼记·内则》:“成童 , 舞象 , 学射御 。”《疏》曰:“成童 , 谓十五以上;舞象 , 谓舞武也 。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 , 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 。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 , 俱享黄发期 。”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语出《诗经》 , 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 , “台”与 , “鲐”通用 。《尔雅·释诂》:“鲐背 , 寿也 。”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
期颐:指一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 , 流年自可数期颐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生日祝福 (藏头诗) (自创)天涯的仙女
杨柳飘飘长在天的涯 ,
海的角一定在很远的地方 ,
祺祥的波涛里住着上古的龙王 。
生命的气息 ,
日夜交响在耳边 ,
快乐的仙女 ,
乐呵呵地在远处偷看 。
生日的别称 1)牛一,这个比较有意思
"牛一"是广东人的习惯说法,因为有些人比较迷信,怕在生日时会有什么相冲的,所以不想大大方方地宣扬自己过生日,所以将"生"字拆开成"牛一",以牛一或牛日来代替生日之说,达到避讳的目的.
2)各岁数都有不同的叫法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
3)如果非要是一个字的话,我认为“辰”是最好听的
缅怀先烈 古诗 1、《上知府袁刑部》(宋)魏野
星辰虽应碧虚中 , 富贵情疏道气融 。
远野云烟陪淡薄 , 入衙山水学清通 。
申湖静泛孤舟月 , 棠树凉生一扇风 。
却有祖先难似处 , 献诗民住乐郊东 。
白话释义
星辰虽然应碧虚中 , 富贵情疏道气融 。远处田野云烟陪淡薄 , 进入衙门山水文学清白 。申湖静泛孤舟月 , 棠树凉生一扇风 。却有祖先很难像处 , 献诗民住乐郊东 。
2、《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 , 途中属暮春 。
可怜江浦望 , 不见洛桥人 。
北极怀明主 , 南溟作逐臣 。
故园肠断处 , 日夜柳条新 。
白话释义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 , 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 。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 , 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 , 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乡家园 。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 , 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 , 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3、《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 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 , 轻烟散入五侯家 。
白话释义
暮春时节 , 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 , 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 , 宫里忙着传蜡烛 , 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
4、《就义诗》(明)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 , 丹心照千古 。
生平未报国 , 留作忠魂补 。
白话释义
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 , 仅为国而死 , 浩气当还于太空 , 虽我将死 , 但担心可永存 , 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生平早有报国心 , 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 , 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
5、《与侄柳瀛》(宋)柳开
皇唐二百八十年 , 柳氏家门世有贤 。
出众文章惟子厚 , 不群书札独公权 。
本朝事去同灰烬 , 圣供吾思绍祖先 。
感叹尽应余庆在 , 今来见汝又堪怜 。
白话释义
大唐二百八十九年 , 柳氏家族世代有贤 。在一般文章是子厚 , 不合群书法只有公权力 。本朝事去同灰烬 , 圣供我想继承祖先 。感叹完应多庆在 , 现在来见你又可怜 。
推荐阅读
- 水货是什么意思呀 水货是什么意思
- 谁能推荐一些有关“旧貌换新颜”的诗句啊我有急用
- 一个人旅行最好去湖南省哪个地方
- 微信如何关联另一个微信? Word如何才能快速更新其他与之关联的标题格式
- word打开需要选择编码? word表如何编码?
- 手机wps文本框透明? wps版Word怎么文中插入文本框
- 骑马订排版页码? Word2016排版正文页码如何从1开始计数
- 日立空调制热效果怎么样 美的空调制热怎么样不耗电
- 格式刷怎么刷整个表格? Word文档怎么多次使用格式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