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杀母亲,隋炀帝为什么杀父

前段时间,震惊社会的某案件终于告一段落 。天理昭昭,善恶有报,只要公理尚在,正义便不会缺席 。
然而,发生在四百多年前的弑母案,却令天下人心浮动,朝堂君臣离心,并由此拉开了大明帝国的潘多拉魔盒 。
这一切还需要从嘉靖八年,也就是公元1529年的盛夏,北京城外的一起凶杀案说起 。
一,行凶弑母
话说大明嘉靖1529年盛夏的一个凌晨时分,京郊一位叫张柱的水果小贩起早赶集,路过胡同口时被绊倒,起来时发现地上躺着一个人 。
他伸手摸去感觉那人身体冰凉,将其翻过来时才发现此人浑身是血,正是邻居张孙氏 。
张孙氏是位五十岁的寡妇,膝下有一儿一女 。儿子张福,女儿张金莲,生活一向安逸,怎么会突然深夜暴死于此?
张柱生性胆小,手上沾满了尸身上的鲜血,见四下无人,赶紧仓皇逃回家中,将身上背的水果筐遗落在尸体旁 。
天亮后,差役们根据水果筐和沿途的脚印来到张柱家中,将他扭送至衙门 。
一番严刑拷打之下,张柱死活不承认杀人,负责审理的官员只得将案子交到刑部 。就在刑部还没有重新审理时,这件事却突然发生了转机 。
原来死者的女儿张金莲报案指认哥哥张福是凶手 。
根据她的叙述:哥哥张福好逸恶劳,又沾染了赌博的恶习,事发当夜她在厢房织布时听到哥哥和母亲争吵,后来争吵便消失了 。
到了凌晨时发现母亲不见了,房中有明显的箱柜翻动,而且祖传的那块玉佩也没了踪影,她正焦急时,发现张福惊慌失措地回来,脱下一身的血衣便要上床睡觉 。
现在得知母亲遇难的噩耗,她便认定哥哥是杀害母亲的凶手,虽说两人是血亲,但张福弑母抛尸,她不忍看到邻居张柱蒙受不白之冤,于是前来指认凶手张福,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
刑部几经走访,得知张柱忠厚老实,张福嗜赌成性还经常殴打辱骂母亲,而此前张福和邻居张柱有嫌隙 。
刑部当即审理张福,但张福也咬紧牙关死活不承认弑母行凶 。
任凭刑部如何审问,张福坚决不承认弑母 。刑部只得将此案呈报嘉靖,结果依据嘉靖看来:
当今天子以孝治国,世间怎么还会有人忍心弑母?杀人犯必是张柱无疑,于是下旨将案卷驳回,张福无罪释放,张柱斩首示众 。
嘉靖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聪明帝王,此时的他正值年富力强,为什么会如此不辨黑白枉杀无辜?这还需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 。
二,孝顺天子
嘉靖帝朱厚熜本与帝位无缘,只因堂兄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无子嗣,内廷首辅杨廷和不得不寻找新的皇位继承人 。
15岁的朱厚熜血统最近,于是依据“兄终弟及”的原则,公元1521年4月,杨廷和将朱厚熜从湖北钟祥的封地接到京城来继承大统,改年号为嘉靖 。
虽然朱佑杬与朱厚熜一生的缘分只有12年,不过由于长子早逝,他将所有的心血全部倾注在小儿子身上 。
朱厚熜心中种下了孝顺的种子,他刚即位后便下旨将死去三年的父亲尊为皇帝 。
这当然与礼制不合,内阁认为朱厚熜既然继承了堂兄的帝位,就理应尊明孝宗朱佑樘为皇父,而朱厚熜始只承认他的父亲是朱佑杬 。
双方争执了长达4年,最终以首辅杨廷和被罢官,数十位朝臣入狱,嘉靖的生父朱佑杬被尊为明睿宗这样的结果而告终,这便是明朝被载入史册的政治事件:“大礼仪之争” 。
三,畸形的孝道
孝顺是一种私德,其背后展现的嘉靖帝与杨廷和为首的内阁之间的斗争 。
只是为了配合这场斗争,嘉靖帝对官吏的选用上也唯孝道论,并由此上演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
譬如负责考核地方官员的御史监察组,向嘉靖揭发贵州寻甸知府汪登玩赴任延迟,理应降职查处 。
就在此时,汪登的靠山吏部尚书廖纪上书解释说:汪之所以赴任延迟是因为要照顾留在京城的年迈老母 。
嘉靖听闻后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于是下令将汪登“降职三级,特改京官”,便于他继续行孝 。
因为把准了皇帝的孝脉,汪登这个即将要被降职的官员竟然因祸得福,任职地一下从西南边陲变成了繁华的都城 。
这段令人匪夷所思的往事,还被史官们大言不惭地载入史册中:“盖上圣性至孝,以登为母被议,故左其官,实优之也 。”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孝焉,嘉靖的孝心泛滥让臣子们找出了破绽 。陕西参议于湛不愿去北方任职,便借口母亲年迈需要照顾请求改任南方,被言官察觉后以编造借口躲避责任为由上报 。
结果嘉靖看到奏折后不仅没有采纳言官的意见,反而表示于湛孝心可嘉,下旨将其改任至江西 。
四,明亡于嘉靖
再回到张福弑母案的结局,我们就会发现嘉靖此举的可怕之处 。
枉死一个张柱,苟活一个张福,对于大明帝国这座已经运转了百年的政权机器丝毫不会造成影响 。
然而此案中,嘉靖对以孝道的名义行政治斗争,进而肆意践踏律法制度,由此动摇了民心,破坏了朝堂上的监督机制,这才是最可怕的 。
此前大明王朝立国百年一直没有出现的党争,也自嘉靖朝开始逐渐上演,并由此开始了东林党与阉党长达半个世纪的明争暗斗 。
皇权从此不再受文官集团的约束,帝国的潘多拉魔盒开启,王朝的麻烦接踵而至,这才有了后世历史学家提出的“明亡于嘉靖”的说法 。
【皇帝杀母亲,隋炀帝为什么杀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