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儿子扶苏胡亥有没有继承皇位,扶苏跟胡亥的关系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始皇接班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在那个礼乐崩坏的战国时代,各路诸侯纷纷想要称霸天下,但最后只有秦始皇成功了,在嬴政成为秦王后短短十余载,他便横扫其余六国,从而成为了一统中原的始皇帝,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帝王,曾经想要秦王朝延续万年的他,可曾想到过,秦朝仅仅维持了两世 。
那么问题来了,在秦始皇心目中到底谁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接班人呢?是公子扶苏还是秦二世胡亥?想来我们可以从《资治通鉴》中找出答案 。
扶苏其人
众所周知,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按照礼制应立扶苏为太子 。但是,秦始皇并不喜欢他这个长子,因为他觉得复苏过于宅心仁厚,喜欢儒家思想,这和秦国立国之本的法家是相抵触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秦始皇不喜欢这个长子了 。
有史料记载,与公子扶苏交好的大臣都是一些从别国投奔来的,比如蒙恬、淳于越等 。再者扶苏的生母应该是楚国人,因为陈胜吴广起义的旗号中就有“还政扶苏”和“大楚兴” 。有这样一个生母,且政见与秦始皇相左,想必秦始皇也不是很确定要不要立扶苏为继承人 。
胡亥其人
【秦始皇儿子扶苏胡亥有没有继承皇位,扶苏跟胡亥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在秦始皇东巡之时,他只带了一个儿子那就是胡亥 。而秦始皇东巡是为了向关东地区宣示主权,也可以看作是对继承人的一次历练 。这次允许胡亥跟随,除了是因为喜欢胡亥外,在一定意义上也对外界表达了秦始皇想要选择胡亥为自己的接班人 。
后世的史书中,大多将胡亥刻画成了一个比秦始皇更为残暴不仁的君主,并且将秦国朝政交由奸佞赵高处理 。但事实却远非如此,在嬴政成为秦国国君之后,秦国的政治制度已经开始从商鞅较为温和的法家制度慢慢向更为严酷的韩非子之法 。
而嬴政和胡亥则是都是韩非子的忠实拥趸,赵高更是教习胡亥律令的启蒙教师 。所以,秦始皇选择胡亥也是因为他们父子二人政见一直,都坚信想要治国需要建立严苛的律例,只有这样大秦王朝才能延续万年 。
三、《资治通鉴》给我们的答案
《资治通鉴》记载,从公元前二一九年泰山封禅后的第一年,秦始皇在从博浪沙遇刺,从此之后秦始皇开始了连年的征战不断的扩大秦帝国版图,并且他的统治也日益严酷,焚书坑儒都是发生在博浪沙遇刺之后 。
如果说在完成了六国统一之后,秦始皇还对其余国家有些许同情之心,没有对其残党余孽赶尽杀绝 。可是博浪沙的这次针对秦始皇的刺杀就是对他的警示,经过了这次刺杀,秦始皇明白了如果放任这些余孽不管,只能让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那么自己的统治也会受到威胁 。
所以,也是从那时起,秦始皇开始频繁地炫耀武力,毁掉威胁自己统治的一切事物,让百姓永远没有反叛秦王朝之心 。秦王朝这种越发严酷的治国理念,肯定会有人表示反对,而这个带头反对秦始皇的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长子扶苏 。
《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的,公子扶苏劝谏秦始皇,认为现在百姓都信奉的儒家以礼治国之法,现在国家推行的法律过为严苛,这样不以利于稳定天下 。听到这句话,秦始皇非常生气,直接将扶苏给送到驻守边境的蒙恬那里去了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和扶苏的治国理念是截然相反的,而秦始皇对待他的这个长子没有任何手下留情,直接让扶苏去了北方匈奴边境 。有历史学家说秦始皇这样做是为了锻炼扶苏,这样做可以增加扶苏在军中威望,有利于扶苏将来继承大统 。
其实,这件事远不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如果真的是看好扶苏,那为何不早些将他送去边境历练,而非要在父子二人发生冲突之后再给送过去,这件事怎么看怎么像是将扶苏流放边疆 。
要知道,当时秦刚刚统一中原,朝局还尚未稳固,这时候最重要的才不是边疆如何,最重要的应该是当时的内政问题 。现在这个时候让扶苏远离朝堂,也就是让扶苏远离秦王朝的政治权利核心 。也意味着秦始皇已经放弃了扶苏 。
在经过了博浪沙刺杀之后,秦始皇越发的相信,只有专制镇压才能使秦王朝的统治更牢固,像扶苏提倡的以礼治国就是扯淡,根本不现实 。这个强大的秦帝国之能由一个和他一样强势的帝王才能驾驭的了,像扶苏这种提倡所谓礼治的人,还是算了吧 。
至今仍有人认为,扶苏如果代替胡亥成为秦二世的话,也许大秦帝国就不会二世而亡,可是,这还真的不好说,少了严苛的律法,大秦王朝真的会变得更好吗?还是会重蹈周朝的覆辙,都未可知 。不过历史没有如果,既然发生了,只能说这就是大秦帝国的命运使然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