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诗人诗词浅显易懂 有为唐朝诗人写完诗后先读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是不是通俗易懂是谁

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生前曾多次整理自己的诗作 。他在《白氏集后记》中说 , 自己的诗文有七十五卷 , 大小诗共三千八百四 十首 。在唐代诗人中 , 他诗作的数量可算是名列前茅了 。白居易字乐天 , 青年时代家境贫寒 , 对社会主活及人民疾苦有 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八岁那年中进士 , 又经过一次考试 , 当了一名小官 。后来官当得大了 , 可是因得罪了权贵 , 被贬到江州当司马 ,  最后 , 他官至刑部尚书 。白居易认为诗必须便于世人理解和记忆 。所以 , 他总是使自己 的作品风格和语言深入浅出 , 平易通俗 , 让人们乐于接受 。据说 , 他 的新诗要让老妇人也能理解 。者妇人说理解了 , 他才定稿抄录出去; 老妇人说不理解 , 他就进行修改 , 直到老妇人说理解了方才罢休 。一次 , 他家的老保姆向他讲述了一个她亲眼看到的一件事: 一天她上街 , 听见有人在凄凄惨惨地哭泣 , 便急忙走上前去 。只 见一个衣着朴素的妇女抱着两个孩子;身旁一辆马车上 , 有位将军 模佯的人紧锁着浓眉 。那将军对家丁低声说了几句话后 , 家丁便从 妇女怀里强行夺走了孩子 。那两个孩子哭喊着妈妈 , 妇女肝肠寸断 地叫喊着孩子的名字 。随着一声鞭响 , 马车带着哭喊妈妈的两个孩 子远去 , 那妇女边追边喊 , 最后哭倒在车轮扬起的尘埃里 。老保姆和几个路上的人 , 赶紧上前搀扶起妇女 。经过询问才知道 , 马车里是她当大将军的丈夫 , 新近因破敌有功 , 得到朝廷赏赐的二百万钱 , 于是在洛阳新娶了一个妙龄歌女 , 而抛弃了自己的结发 妻子;刚才是夺走了她的两个孩子 。白居易根据这一活生生的事实 , 写成著名的诗篇《母别子》 。写完后 , 白居易对老保姆说:“这类诗 , 如果街市上的人听不明白它的意思 , 那么写了也没有 意思 。我且读给你听听 。”说罢 , 他将诗缓缓地念了一遍 。老保姆一边听一边点头 , 竟然全听懂了 , 白居易这才定稿 。
陆游的诗 , 最浅显易懂是哪首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 , 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毋忘告乃翁
唐代哪位诗人留下的诗歌最多? 白居易啊 。陆游是现存诗歌最多的诗人 。
外国诗人的诗词 冬天的早晨
普希金 (俄 1799——1837)
冰霜和阳光 , 多美妙的白天!
妩媚的朋友 , 你却在安眠 。
是时候了 , 美人儿 , 醒来吧!
快睁开被安乐闭上的睡眼 。
请出来吧 , 作为北方的晨星 , 
来会见北国的朝霞女神!
昨夜 , 你记得 , 风雪在飞旋 , 
险恶的天空笼罩一层幽暗 。
遮在乌云后发黄的月亮
像是夜空里苍白的斑点 。
而你闷坐着 , 百无聊赖——
可是现在……啊 , 请看看窗外:
在蔚蓝的天空下 , 像绒毯
灿烂耀目地在原野上铺展 。
茫茫一片白雪闪着阳光 , 
只有透明的树林在发暗 。
还有枞树枝子透过白霜
泛出绿色:冻结的小河晶亮 。
整个居室被琥珀的光辉
照得通明 。刚生的炉火内
发出愉快的劈啪的声响 。
这时 , 躺在床上遐想可真够美 。
然而 , 你是否该叫人及早
把棕色的马套上雪橇!
亲爱的朋友 , 一路轻捷
让我们滑过清晨的雪 。
任着烈性的马儿奔跑 , 
让我们访问那空旷的田野 。
那不久以前葳蕤的树林 , 
那河岸 , 对我是多么可亲 。
1829 年
(查良铮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普希金是19世纪伟大的俄国诗人 , 他的诗形式多样 , 韵律丰富 , 具有优美、细腻、轻快、明朗的风格 。
(2001年1月30日 星期二 )
水仙
华兹华斯 (英 1770——1850)
我独自漫游!像山谷上空
悠悠飘过的一朵云儿 , 
蓦然举目 , 我望见一丛
金黄色的水仙 , 缤纷茂密;
在湖水之滨 , 树荫之下 , 
在随风摇弋 , 舞姿潇洒 。
连绵密布似繁星万点
在银河上下闪烁明灭 , 
这一片水仙 , 沿着湖湾
排成延续无尽的行列;
一眼便瞥见万朵千株 , 
摇颤着花冠 , 轻盈飘舞 。
湖面的涟漪也迎风起舞 , 
水仙的欢悦却胜似涟漪;
有了这样愉快的伴侣 , 
诗人怎能不心旷神怡!
我凝望多时 , 却未曾想到
这美景给了我怎样的珍奇 。
从此 , 每当我倚榻而卧 , 
或情怀抑郁 , 或心境茫然 , 
水仙呵 , 便在心目中闪烁——
那是我孤寂时分的乐园;
我的心灵便欢情洋溢  , 
和水仙一道舞蹈不息 。
(杨德豫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派”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 。他的诗感情醇厚 , 诗语平易 。这首《水仙》浅显易懂 , 但诗情洋溢 。
(2001年2月6日 星期二 )
稠李树
叶赛宁 (苏 1895——1925)
馥郁的稠李树 , 
和春天一起开放 , 
金灿灿的树枝 , 
像卷发一样生长 。
蜜甜的露珠 , 
顺着树皮往下淌;
留下辛香的绿痕 , 
在银色中闪光 。
缎子般的花穗
在露珠下发亮 , 
就像璀璨的耳环 , 
戴在美丽姑娘的耳上 。
在残雪消融的地方 , 
在树根近旁的草上 , 
一条银色的小溪 , 
一路欢快地流淌 。
稠李树伸开了枝丫 , 
发散着迷人的芬芳 , 
金灿灿的绿痕 , 
映着太阳的光芒 。
小溪扬起碎玉的浪花 , 
飞溅到稠李树的枝杈上 , 
并在峭壁下弹着琴弦 , 
【哪位诗人诗词浅显易懂 有为唐朝诗人写完诗后先读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是不是通俗易懂是谁】为她深情地歌唱 。
1915年
(刘湛秋、茹香雪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苏联俄罗斯著名诗人 。他的诗主要以农村自然景色为题材 , 具有强烈感染力 。
窗边的树
弗罗斯特 (美 1874——1963)
我窗边的树呵 , 窗边的树 , 
夜幕降临时我把窗关闭;
但永远不要拉上窗帘吧 , 
以免将你我隔离 。
你是地上崛起的朦胧梦影 , 
你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 , 
你轻巧的叶舌高声宣讲的一切 , 
并非一切都情理至深 。
但树呵 , 我曾见狂风将你摇撼 。
假如你窥见我在这屋中睡眠 , 
你会看到我也曾猛烈地被激荡 , 
几乎被暴风席卷 。
那天命运出于它的儿戏 , 
把我们两个联系在一起:
你受的是外界气候的影响 , 
而我是内心风雨的荡激 。
(顺子欣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 , 20世纪美国最负盛名的诗人 。他的诗主要以牧场和农村事物为题材 , 语言清晰、质朴、细腻而含蓄 。这首诗写窗边树 , 主题落在内心的荡激 。
(2001年2月20日 星期二 )
聪明的星
海涅 (德 1797——1856)
花儿容易碰到人的脚 , 
大多数都会被人践踏;
不管它是羞怯或者是胆大 , 
人们走过时总会踩碎它 。
珍珠藏在大海宝箱里 , 
可是也会被人们发现 , 
给它们钻孔 , 把它们扣住 , 
牢牢地扣在丝绳上面 。
星星很聪明 , 它们有理由
远远地避开我们人寰;
星星挂在天幕上面 , 
像世界之灯 , 永远安全 。
(钱春绮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海涅的这首诗 , 写的特别有趣:大自然被人类破坏很多了 , 连小草、珍珠都没有了安全 , 只有星星高高挂在天幕上 , 人类想破坏它也无能为力 。诗写的非常幽默 , 对人类破坏大自然 , 是一个警告 。这个诗的主题 , 诗中没有直接讲出来 , 让读者自己体会 。像这样的诗 , 让读者好似是自己的发现 , 特别觉得有诗味 。
(2001年2月20日 星期二 )
聪明的星
海涅 (德 1797——1856)
花儿容易碰到人的脚 , 
大多数都会被人践踏;
不管它是羞怯或者是胆大 , 
人们走过时总会踩碎它 。
珍珠藏在大海宝箱里 , 
可是也会被人们发现 , 
给它们钻孔 , 把它们扣住 , 
牢牢地扣在丝绳上面 。
星星很聪明 , 它们有理由
远远地避开我们人寰;
星星挂在天幕上面 , 
像世界之灯 , 永远安全 。
(钱春绮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海涅的这首诗 , 写的特别有趣:大自然被人类破坏很多了 , 连小草、珍珠都没有了安全 , 只有星星高高挂在天幕上 , 人类想破坏它也无能为力 。诗写的非常幽默 , 对人类破坏大自然 , 是一个警告 。这个诗的主题 , 诗中没有直接讲出来 , 让读者自己体会 。像这样的诗 , 让读者好似是自己的发现 , 特别觉得有诗味 。
(2001年2月27日 星期二 )
森 林
赖 特 (澳大利亚 1915---)
当我刚认识这一座森林 , 
它那些花朵真使我惊诧 。
它们不同的形体和面孔 , 
随着季候的变化而变化 。
镶上紫色的白色紫罗兰 , 
野生生姜的小小的花枝 , 
地上又小又孤独的兰花 , 
使得我整个白天都入迷 。
还有厚实的紫红色百合 , 
凤凰树上面鲜红的花瓣 , 
和小溪浅浅流过的地方 , 
孔杰沃伊的碧绿的树冠 。
当我刚认识这一座森林 , 
有的是可以消磨的时候 。
而时间重新带来的收获 , 
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尽头 。
现在它那些藤蔓和花朵 , 
都被人命名被人知道了 , 
就像早已实现了的愿望 , 
当初神奇的欢乐消失了 。
但是我还要进一步寻觅 , 
除了我采集的这些鲜花 , 
还有尚待命名和知道的 , 
那一朵永不调谢的鲜花----
那产生所有鲜花的真实 。
(邹 绛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全诗的重点在最后面一段 , 诗人还要进一步寻觅那产生所有鲜花的真实 。那“所有鲜花的真实”是什么?诗人没有明说 , 这就让读者有余地去分析 , 去想像---帮助诗人想像 。诗人对森林的描写 , 也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 , 使读者对森林有一种美的感觉 , 从而喜欢这首诗 。
(2001年3月6日 星期二 )
给爱恩丝
雪 莱
你可爱极了 , 婴孩 , 我这么爱你!
你那微带笑靥的面颊  , 蓝眼睛 , 
你那亲热的、柔软动人的躯体 , 
教充满憎恨的的铁心都生出爱心;
有时候 , 你要睡就马上睡着了 , 你母亲
俯身把你抱紧在她清醒的心上 , 
你默默的眼睛所感到的一切动静
就把她喜悦的爱怜传到你身上;
有时候 , 她把你抱在洁白的胸口 , 
我深情注视你的脸 , 她的面貌
就在你脸上隐现----这样的时候 , 
你更可爱了 , 美丽纤弱的花苞;
你母亲的美影借你温柔的神态
充分呈现后 , 你就最最可爱!
(屠 岸 译)
【出色古代好词人、诗人】例如纳兰词类风格的诗词及诗人 1.唐寅《桃花痷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 ,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 , 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 , 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 ,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 , 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 ,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 无花无酒锄作田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 ,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 犹及清明可到家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 , 三吴都会 ,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 风帘翠幕 ,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 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 , 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清佳 。有三秋桂子 ,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 菱歌泛夜 , 嘻嘻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 乘醉听箫鼓 , 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 , 归去凤池夸 。韦庄《菩萨蛮》 人人尽说 江南好  ,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  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 ,  还乡须断肠 。王维《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 王孙自可留 。此类的诗词还有很多 , 不一一列举了 , 可以多看一下杨慎 , 白居易的诗词 2.看你提的问题似乎喜欢写景与抒情的诗词 , 这类诗词推荐柳永 , 张炎 , 皇甫松 3.类似纳兰的诗人 , 可以多看看温庭筠 , 韦庄 , 柳永 , 和凝 , 孙光宪 4.最好的诗人词人永远没有准确的标准 , 各人风格不同谁也不好评判 。个人最爱是李白和嵇康范仲淹 , 他们的共同点是行文潇洒豁达性格不羁 , 有极为丰富的文学积累 。当然另外派别的诗人也各有不同 , 如花间词派首推温韦 , 豪放首推苏轼辛弃疾 , 婉约则是晏殊 , 欧阳修 , 秦观等 。纳兰自然有他的亮点 , 他把悼亡词发挥到了一个高峰 , 而他世家子弟的身份以及狗屁坎坷的遭遇又使他的词作在婉丽中多了一丝无奈悲哀 。
介绍一位古代大诗人写的诗600字 走近白居易
不是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走得很完美 。有时候 , 开头漂亮 , 结局往往遗憾 , 否则何有天意弄人之说 。白居易的光芒 , 曾经照亮过唐朝的天空 , 只是有那么一段路 , 他自己也在黑暗中摸索 , 迷惘而不知方向 。
初识白居易 , 是初中时那首浅显易懂却又饱绽黎民之忧的《卖炭翁》 , 这与他的“文章合为时而著 ,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颇为契合 , 心下便对这位善良的诗人有了莫名的好感 , 后来读到《长恨歌》 , 钦佩之情再次涌起 , 因为世间万物 , 最得我心者 , 莫过于才情二字 , 白居易纵有时代之限 , 个人理念之偏 , 但挥洒于纸间的忧国之思 , 凝神于笔端的情爱之叹 , 又岂一般人所能企及 。
香山居士是深情的 , 今年暑假当我在西安华清宫邂逅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之后 , 更是对历史上这位用情颇深的男人产生了好感 。舞剧以骊山山体为背景 , 以华清池九龙湖做舞台 , 华丽的盛唐气象如艳丽的花朵在夜空绽放 。编剧和演员 , 一手握着历史的内容 , 一手握着现代的形式 , 将《长恨歌》演绎得极为完美 。我想 , 白居易是懂爱情的 , 否则笔下的情意怎能如清泉般汩汩流出 , 又怎能如岩浆般灼伤我们早已沧桑的心?
他们说 , 《长恨歌》里有白居易的影子 , 邻家少女湘灵曾经像白莲一样盛开在诗人的眼里 。那时 , 诗人十九岁 , 她十五岁 , 天真烂漫的年龄孕育的爱情最真实也最刻骨铭心 , 遗憾的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身后多有一个蛮横无理的母亲 , 陆游如是 , 居易如是 , “泪眼凌寒冻不流 , 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 , 应凭栏杆独自愁 。”最后两句 , 是想象的画面 , 在远处的西楼之上 , 湘灵应该凭栏在独自思念着自己 。咀嚼着这样的诗句 , 内心有种酸涩 , 那位才情兼具的香山居士啊 , 在深夜怀人的瞬间必定也是凄苦和悲怆的 。
白居易三十三岁了 , 在长安做了校书郎 , 当他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时 , 门阀观念极重的母亲回绝了他的要求 , 并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 。临走前 , 白居易悄悄地去和湘灵姑娘告别 。因为怕惊动别人 , 两人既不敢说话 , 也不敢大哭 。极度压抑的痛苦和愁闷于是尽数体现在了《潜别离》诗中 , 白居易写道:“不得哭 , 潜别离 , 不得语 , 暗相思 ,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 , 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 , 鸟头虽黑有白时 。唯有潜离与暗别 , 彼此甘心无后期 。”读古人的情史 , 总以为薄情的多决绝 , 多情的又太懦弱 , 情爱如纸 , 总是被戳得千疮百孔 。
白居易出生时 , 李白逝世十年 , 杜甫去世两年 。时代需要大诗人 , 白居易适逢其时 。他也的确创作出了冠绝千古的诗作 , 遗憾的是 , 才人多薄命 , 日后的他 , 陷入牛李党争而深受其害 , 政治仕途上的一贬再贬 , 爱女金銮子的早夭 , 渭村三年贫病交加的生活……让他在妓乐、诗酒中放情自娱 , 为后世留了些话柄 。
纵然如此 , 我还是爱着白居易的 , 想起了年少时吟咏的诗句“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当时读来只觉爽朗入口 , 铿锵有韵 , 如今细思量 , 当年十六岁的白居易是带着怎样踌躇满志的少年情怀去睥睨天下的啊 , 在他眼里 , 世事皆是完美 , 无论是荣枯的自然法则 , 还是用火“烧”的外在摧残之举 , 野草都可以凭借生命本身的韧劲去与天地抗衡 , 那是一颗未经历世事磨难的心蹦出的天真之语 , 年少的峥嵘 , 是同样曾经年少的我所欣赏的 。
不是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走得很完美 。有时候 , 开头漂亮 , 结局往往遗憾 , 否则何有天意弄人之说 。白居易的光芒 , 曾经照亮过唐朝的天空 , 只是有那么一段路 , 他自己也在黑暗中摸索 , 迷惘而不知方向 。
走近王维
夜深人静 , 手握着一卷书 , 倚着窗 , 独自观看霓虹灯下的黑暗 。
脑海里尽是他的诗文 , 他诗文中的一幅幅画 , 画中处处动人的鸟鸣、风声;嗅一嗅 , 似乎又闻到辛夷花香 。他 , 就是这黑暗夜色中众多霓虹很是灿烂的一处吧 。
他是大唐盛世中众多诗人中的一个 , 他的诗没有李白的豪放与狂妄 , 没有杜甫的忧郁与顿指 , 没有白居易的平华与朴实 , 但他仍有万千“粉丝” , 沉迷于他的诗中、画中 。
“积雨空林烟火迟 ,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 阴阴夏木啭黄鹂 。” 可他的诗 , 应是诗中有画 , 画中有声(音乐)的呀!
不知何时 , 已丢下手中的书 , 端起泡有毛尖的茶杯 , 不由忆起故乡 。脑中的诗句 , 在回忆的海洋里停滞 , 我看见了他诗中的画面 , 也看见了我的故乡:雨 , 连续下了几天 , 天地里的野草趁势长了一大截 , 在一个下着细雨的早上 , 村中的男人耐不住清闲 , 披着蓑衣 , 头顶蓑帽 , 肩负锄头走向村东的田里 。
空气中的潮湿 , 让家中做饭的妇人着了急 , 她急于把饭早点做好 , 送给田间劳作的男人 , 可炊烟依旧是缓缓升起再缓缓的消逝 。妇人掀开锅盖 , 用藜和面蒸的饭香喷喷的 。妇人喜悦的哼着小调 , 将饭盛在碗中 , 放在竹篮里 , 扭着细腰 , 轻轻抚平乱发 , 轻快走向田地 。妇人走在田间小路上 , 看见远方的男人辛勤劳作 , 正在翻刨土地 , 身后跟着低头啄食的白鹭 , 田边的树林中传来阵阵的黄鹂啼叫;在端详男人喜善的脸 , 妇人轻柔叫道男人:饭来啦 , 歇歇……
男人抬头擦汗间已看见妇人走来 , 便听话的走去 , 带着憨厚的笑容 , 坐在田梗上林荫下 , 大口吃饭……
《乞丐》古诗是哪个朝代写的? 唐代

  •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 。也是一首想象丰富 , 流传很广的古诗 。而且浅显易懂 , 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
  •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 。这一课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 , 流传很广的古诗 。古诗浅显易懂 , 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 将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 , 充分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
  •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 , 俗称“七夕” , 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 , 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 , 所谓乞巧 , 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
  •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 , 如果线从真空穿过 , 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诗人林杰的《乞巧》这首诗浅显易懂 , 涉及到了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 , 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 , 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