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卖炭翁》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 , 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 , 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 , 晓驾炭车辗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 , 市南门外泥中歇 。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
手把文书口称敕 , 回车叱牛牵向北 。
一车炭 , 千余斤 , 宫使驱将惜不得 。
半匹红绡一丈绫 , 系向牛头充炭直 。
释义:
有位卖炭的老翁 , 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 , 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 , 两鬓头发灰白 , 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 , 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 , 还希望天更寒冷 。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 , 清晨 , 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 , 人饿了 , 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 , 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 , 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 , 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 , 一千多斤 , 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 , 老翁是百般不舍 , 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 , 朝牛头上一挂 , 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
2、《戏问花门酒家翁》唐代: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 , 千壶百瓮花门口 。
道傍榆荚仍似钱 , 摘来沽酒君肯否 。
释义:
【古诗词中工笔诗歌有哪些?】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 , 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 。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 , 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3、《渭川田家》唐代:王维
斜阳照墟落 , 穷巷牛羊归 。
野老念牧童 , 倚杖候荆扉 。
雉雊麦苗秀 , 蚕眠桑叶稀 。
田夫荷锄至 , 相见语依依 。
即此羡闲逸 , 怅然吟式微 。
释义: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 , 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 , 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 , 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 , 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
4、《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释义:
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 , 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 , 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 , 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
5、《登高》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释义: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 ,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 , 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 , 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 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
扩展资料:
工笔即细节描写 , 指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 , 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 , 这与白描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 。
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 , 又觉得有话要说 , 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 , 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 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
白描工笔与粗笔勾勒在诗歌鉴赏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白描:修辞方法之一 , 主要是指不用任何修饰语 , “原生态”的语言 , 只是写出事物的特点 , 通过朴实的语言表现事物的本质 , 具有一种自然美 。
粗笔勾勒:指的是对事物描写出大概的“轮廓” , 不作细节的描写 , 就像美术中的铅笔稿 , 很模糊的概念 , 但不失真实 , 同时可以把事物描写清楚 。
区别:白描工笔比粗笔勾勒更细致 , 它可以有细节的描写 , 甚至细致如入微 , 而粗笔勾勒只是写出大概 。
联系:都是没有修饰成分的写作方法 , 体现诗歌的自然美 , 更加真实 , 但可能有失形象性
古诗词中工笔诗歌有哪些?1、《卖炭翁》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 ,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 , 千余斤 ,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 , 系向牛头充炭直 。释义: 有位卖炭的老翁 , 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 , 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 , 两鬓头发灰白 , 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 , 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 , 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 , 清晨 , 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 , 人饿了 , 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 , 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 , 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 , 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 , 一千多斤 , 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 , 老翁是百般不舍 , 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 , 朝牛头上一挂 , 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2、《戏问花门酒家翁》唐代: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 ,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 , 摘来沽酒君肯否 。释义: 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 , 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 。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 , 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3、《渭川田家》唐代:王维 斜阳照墟落 ,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 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 ,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 怅然吟式微 。释义: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 , 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 , 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 , 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 , 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4、《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 , 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 , 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 , 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5、《登高》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释义: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 ,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 , 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 , 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 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扩展资料: 工笔即细节描写 , 指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 , 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 , 这与白描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 。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 , 又觉得有话要说 , 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 , 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 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
白描和工笔是表现手法还是表达方式 简单点说工笔就是细致写实 。
亦称“细笔” 。与”写意”对称 。中国画技法名 。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 。用细致的笔法制作 , 工笔画着重线条美 , 一丝不苟 , 是工笔画的特色 。如宋代的院体画 , 明代仇英的人物画 , 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 。
工笔画的技法有 , 描 , 分 , 染 , 罩 ,
所谓描指的是白描 , 画者分别用浓磨 , 淡磨瞄出底稿 , 分是指用磨色上色 , 用清水分蕴开来 , 表现出画面的层次 , 染和分是一个意思 , 只不过用的不再是磨色 , 而用彩色来分蕴画面 , 罩色指的是整体上色 , 比如整片叶子上的绿色 。
写意
俗称“粗笔” 。与“工笔”对称 。中国画技法名 。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意态风神的画法 。
属于简略一类的画法 。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 , 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 , 故名 。如南宋梁楷、法常 , 明代陈淳、徐渭 , 清初朱耷等 , 均擅长此法 。清代恽寿平说:“宋人谓能到古人不用心处 , 又曰写意画 。两语最微 , 而又最能误人 , 不知如何用心 , 方到古人不用心处;不知如何用意 , 乃为写意 。”宋代韩拙说:“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 , 有巧密而精细者 。”前者乃指“写意” 。
在粤语中 , 有自由自在 , 无拘无束之意 。
白描手法的例子1、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孔乙己 2、迎面走来的这个青年人 , 身材很高 , 有些许瘦 , 但没有病殃殃的感觉 , 高高的颧骨 , 剑眉两道 , 双目有神 。高鼻梁 , 薄嘴唇 , 耳朵恰到好处得挂在脑袋两侧 , 不偏不倚 , 煞是精神 。只见他挺着笔直的身躯 , 迈着轻松地的步伐来到我的面前 , 和我亲切的握手交谈 , 他吐字清楚 , 言语朴实 , 让人心生愉悦之感 。3、卖炭翁 ,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 市南门外泥中歇 。4、峻青的《黎明的河边》 , 对年轻战士小陈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写:“他长得很矮 , 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 。圆的脸 , 大眼睛 , 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 , 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 。” 5、《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 , 但终于没有进学 , 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 , 弄到将要讨饭了 。幸而写得一笔好字 , 便替人家抄抄书 , 换一碗饭吃 。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 , 便是好喝懒做 。” 扩展资料: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 , 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 , 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 , 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 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 , 不着颜色 , 称为"单线平涂"法 。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 ,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 , 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 不加烘托 , 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 , 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描手法
如何更好区分白描、细节描写,工笔 。请具体区分,给出实例 。深表感 白描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 , 可以单独呈现 , 比较知名的中国古代作品如《写生珍禽图》《水浒叶子》近现代的连环画(小人书)大多可以成为白描 , 特点就是以线造型 , 人们根据线的特点归纳出18描(其实还不止这18种)
传统的工笔是在白描的基础上施以粉色的绘画方式 , 是相对写意而区别 , 特点是严谨、工整、细致 。近现代也有发展为没骨法(即不勾线 , 省略了白描步骤)
细节描写是动词 , 指的是在绘制过程中的描画方法 , 不应该归为绘画的一个分类 , 就工笔而言 , 其基本步骤是:白描勾线细节描画(分染、罩染、撞色、撞粉、积色、洗等技法)完成成品(工笔画)
附百度百科解释:
一、高古游丝描:最古老的工笔线描之一 , 常见于顾恺之的画作 。线条提按变化不大 , 细而均匀 , 多为圆转曲线 。顿笔为小圆头状 。
二、琴弦描:略比高古游丝描粗些 , 多为直线 。有写意味道 , 线用颤笔中锋 , 线中有停停顿顿的变化 , 大多为直线的感觉 。
三、铁线描:相比琴弦描又粗些 , 但用笔方硬 , 是最常见的描法之一 。转折处方硬有力 , 直线硬折 , 似铁丝弄弯的形态 。用笔中锋 , 顿笔也是圆头 。
四、混描:基本上是一种写意画法 。先用浓墨皴衣纹 , 墨未干时 , 间以浓墨 , 讲“浓破淡”的墨法变化 。
五、曹衣描:即为曹衣出水描的简称 。来自于西域的画家曹仲达 , 其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 , 贴身如出水状 , 故称“曹衣出水” 。受印度健陀罗艺术的影响 , 用笔细而下垂 , 成圆弧状 , 讲求线之间的疏密排列变化 。
六、钉头鼠尾描:任伯年最常用的线描方法 。叶顿头大 , 而顿时由于大的转笔 , 行笔方折多 , 转笔时线条加粗如同兰叶描 , 收笔尖而细 。
七、橛头钉描:秃笔线描 , 是一种写意笔法 , 马远、夏圭多用之 。顿头大而方 , 侧锋入笔 , 有“斧劈皴”之笔意 。线条粗而有力 。
八、马蝗描:马和之用之 。近似兰叶描 , 顿头大 , 行笔曲折柔软 , 但很有力 。
九、折芦描:用笔粗 , 而转折多为直角 , 折笔时顿头方而大 , 线多为直线 , 是一种写意画的线描方法 。梁楷《六祖劈竹图》用之 。
十、 橄榄描:顿头大如同橄榄 , 元代颜辉等人多用 , 行笔稍细 , 但粗细变化亦大 。
十一、枣核描:顿头如同枣核状 , 线条行笔中亦有枣核状的用笔变化 。
十二、柳叶描:用笔两头细 , 中间行笔粗 。十八描中无兰叶描 。柳叶描和竹叶描类似 , 都是虚入虚出的笔法 。吴道子用之 。
十三、竹叶描:与柳叶描类似 , 也是中间粗两头细 。
十四、战笔水纹描:如山水画水纹之画法 。表现薄而褶多的衣纹 。明代唐寅作仕女图多用 。
十五、减笔描:指的是马远、梁楷等作大写意用的笔法 。用笔粗 , 一气呵成 , 一笔中有墨色变化 。大多只画个外轮廓 , 用笔简练到极致 。
十六、枯柴描:水墨画笔法 。用笔粗 , 水分少 , 类似皴法 。用笔往往逆锋横卧 。
十七、蚯蚓描:粗细均匀 , 曲折多而柔软 。用篆书笔法 , 圆转有力 。
十八、行云流水描:表现软而弯转的衣纹 。
上述各种描法 , 都是根据历代各派人物画的衣褶表现程式 , 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 。《芥子园画谱》有示范稿本 。
关于诗歌中的描写手法~~~ 诗歌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庞杂的概念 , 为便于大家区分、识记、判断 , 我把它分为五大版块: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方式、除描写手法和抒情方式外的其它表现手法、结构艺术 。以下是诗歌中常见的几种描写手法 。一、 细节描写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 , 一片枯叶能显现出肃杀的清秋 。大多具有生命力的作品都有精到的细节描写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细节是文学写作的出发点 , 或者说是文学写作的触发点 。 , 因细节描写具有见微知著的效果 , 鲜明的艺术形象和它总是分不开的 , 长篇大论的小说二、白描手法(与工笔相对)1、概念: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 , 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 , 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 , 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诗歌中的白描多为人物白描和景物白描 。人物白描又以描写外貌和描写动作为主 。于直白平淡中寄寓含蓄深情 , 这正是白描的魅力所在 。2、“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A、刻画人物 , 不绘背景 , 只突出主体 。大儿锄豆溪东 , 中儿正织鸡笼 , 最喜小儿无赖 , 溪头卧剥莲蓬 此处纯用白描 , 直陈三儿形象 , 此三子呼之欲出 , 情状非常生动 。农家以劳作为根本 , 故常人如以此为标准 , 小儿实是"无赖" , 但辛弃疾又坦言"最喜"小儿"无赖" , 迥异常人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 , 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 , 使读者如见其人 。B、叙写事件 , 不求细致 , 只求传神 。(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 , 而须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 , 做到既省俭 , 又传神 。)如聂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 , 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 , 官家已修仓 。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 , 没有大肆铺张 , 用语简炼 , 诗人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际:父亲在原田上耕种 , 儿子在山边开垦荒地 , 他们不惜流血流汗 , 想尽办法扩大耕种 , 增加收获 , 以维持生计 , 图个日子过得好一点 。然而 , 在青黄不接的六月 , 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 , “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缮粮仓 , 张开血盆大口 , 只等着禾苗成熟 , 便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 。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 , 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 , 使人感到线条明晰 , 言简意真 。C、描写景物 , 不尚华丽 , 务求朴实 。(所用语言要省俭、概括、传神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 , 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 , 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 , 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 , 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用白描手法写景 , 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 , 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白描 , 有别于细描 。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这种描写 , 文字绚丽 , 色彩斑斓 , 有如镂金错彩 , 绚丽华美 。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 , 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总之 , 白描手法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 , 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 , 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 , 用准确有力的笔触 , 简炼的语言 , 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 , 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 , 即“有真意 , 去粉饰 , 少做作 , 勿卖弄” 。高考怎么考?——还没找到资料三、动静结合王安石曾集诗两句 , 组成对联 , 上联是“风定花犹落” , 下联是“鸟鸣山更幽” 。风息声静 , 然而花儿还在悄然落下;鸟鸣有声 , 深山却更显幽静 。王安石深谙前辈诗句中动静结合手法的意趣 。动静结合是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 , 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 , 特别注意对事物特征做动态或静态的描写 , 两者互相映衬 , 形成一种情趣 。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 , 或以静衬动 , 或化静为动 , 或化动为静 , 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 。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 , 独出心裁 , “每着一字” , 而使“境界全出” 。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 , 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 , 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 , 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喧”为声 , “动”为动) , 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因此 , 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 , 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动静手法大致有下列具体情形:四、虚实结合(另一资料见黄皮书18页 , 更好 。)1、导入有一首《军港之夜》的歌是这么唱的: “年轻的水兵 , 睡梦中露出甜蜜的微笑” , 有人对此提出责难――“都睡觉却了 , 那谁来守卫军港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不可也不可能太“实” , 否则就呆板了 。还有一个故事 , 据说宋徽宗出了《深山藏古寺》一题来考画师 , 令他满意的只有一幅 。画中画了跳珠溅玉的泉水 , 旁边有一位老态龙钟的和尚在打水 。这个故事说明:只有虚实结合 , 才会有美感 。2、什么是虚和实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 , 虚 , 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 让人回味无穷 。诗画同理 , 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 。诗歌的“虚” , 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 , 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
诗歌使用"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 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 , 不着颜色 , 称为“单线平涂”法 。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
在文学创作上 ,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 , 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 不加烘托 , 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 , 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 , 描摹景物的特征 , 反映作者的感情 。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 , 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相信每一个读到的人都会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天涯游子图》 。在这幅图中 , 藤是枯的 , 树是老的 , 鸦是黄昏中的 。他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的是暗淡的 。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 , 很自然的 , 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会从心底弥漫开来 。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 , 听听耳边呼啸秋风 , 看看跨下瘦马 , 啥感觉?只能断肠!这就是白描 。
白描手法用于叙事 , 使人感到线条明晰 , 言简意真 。
如《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 , 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 , 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 , 晓驾炭车辗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 , 市南门外泥中歇 。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
手把文书口称敕 , 回车叱牛牵向北 。
一车炭 , 千余斤 , 宫使驱将惜不得 。
半匹红绡一丈绫 , 系向牛头充炭直 。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 ,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 , 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 。“满面尘灰烟火色 , 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 , 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 , 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 。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 , 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 , 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 。这样拼死拼活的苦干 , 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 挣点钱勉强度日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夜来城外一尺雪” 。作者又以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 。“心忧炭贱愿天寒” , 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划 。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 , 总想天气暖和 , 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 , 一怕天气暖 , 炭卖不掉 , 衣食无所出 , 二想天气寒冷 , 卖个好价钱 。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 , 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 。同时 , 这样写使下文“一车炭重千余斤 , 宫使驱将惜不得” , 显得更加有力量 , 更能激起读者对狐假虎威的“黄衣使者白衫儿”的痛恨 。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 , 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 , 使读者如见其人 。
与绘画一样 , 无论工笔还是彩墨 , 无论水彩还是油画 , 都可自成一格 , 各有特色;文学创作上的白描手法与其它手法并不相斥 。
推荐阅读
- 关于雷峰塔的诗词
- 乍暖还寒时候类似诗句
- 信息检索的基本步骤
- ppt怎样全部取消动画效果,怎么取消ppt自动播放效果
- 苹果手机悬浮球使用技巧,iphone悬浮球怎么设置返回上一级
- 白貂皮大衣发黄怎么办 貂皮大衣白色变黄怎么办
- 南京专转本培训机构排名 江苏专转本
- 地毯属于什么垃圾
- 英国广播公司已在市场上免费发布了iPlayer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