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运用的赋 比 兴手法是什么意思啊。

赋比兴
《诗经》的表现手法 。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即铺陈直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就是引譬设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也就是触景生情,托物兴感,启发联想和想象 。《诗经》中的民歌运用赋、比、兴手法,形象鲜明生动,使鸟兽草木的神态色采、天地山川的万千景象、人物的音容笑貌,无不活生生地表达出来 。从《诗经》起始的赋比兴,特别是比兴手法,已成为我国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准则,对后代的诗歌发展,影响很大 。
【古诗文中运用的赋 比 兴手法是什么意思啊。】这是古文中三种写作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 。也就是叙述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 。也就是比喻,比方
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借物咏物
谈谈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在《诗经》中的作用 诗经(诗三百)中,开创了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为今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范例 。一、《诗经》中的赋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朱熹《诗集传》说:赋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殊知此诗之妙,正在其无所指实而愈佳也 。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 。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云 。二、《诗经》中的比兴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郑玄《毛诗笺》:蒲以喻所说(悦)男之性,荷以喻所说(悦)女之容体也 。三,赋比兴表现手法的作用 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比分为比喻和比拟 。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要用比呢?运用比拟表达喜爱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给人亲切之感;用它表现丑恶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毕露,给人厌恶之感 。兴,即起兴,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章诗的开头 。先让我们来看一首诗 。《风雨》中运用兴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悔,鸡鸣不已 。”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要写的内容,而要先言他物呢?通过对《诗经》的研究,有些诗中的兴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风雨》写的是在傍晚时节,外面下班着小雨,刮着风,女主人公正在思念着自己的夫君,此时,听见了外面的鸡鸣声 。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相思、愁怅之情 。兴在这里就起到了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深抒情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诗中的兴没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与下文也没有什么联系 。例如,《黄鸟》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止于楚,止于桑 。与下文的子车家的三个儿子为秦穆公殉葬没有联系,兴就起到了提示、渲染一种气氛,帮我们完成从日常生活到诗歌欣赏的过度作用 。人们常常把比、兴两种表现手法截然分开,在研究中我们认为,比兴两种表现手法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诗中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氓》中,就是用自然现象来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由叶子的鲜嫩而至的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的幸福而至的痛苦,这里的兴就具有了比的作用 。兴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它,诗歌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失去了感染力 。作为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赋比兴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今人普遍认为“风、雅、颂”是关于《诗经》内容的分类;“赋、比、兴”则是指它的表现方法 。“赋、比、兴”之说提出后,从汉代开始两千多年来,历代都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和论述,但在具体的认识和解说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分歧意见,众说不一 。汉代对赋、比、兴的解释 汉代解释“赋、比、兴”最具有代表性,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是郑众和郑玄两家 。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 。”(《毛诗正义》引)他把“比兴”的手法和外在世界的物象联系起来,认为“比”是修辞学中以此物比彼物的比喻手法,“兴”是“起也”,即托诸“草木鸟兽以见意”的一种手法 。论述虽较简单,但总的说,是抓住了“比兴”这一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的特点的 。郑玄的解释则不同,他认为:“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 。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毛诗正义》引)这里,除了讲“赋”的特点是表现手法上的铺陈其事,比较符合实际外,其他的解释则都跟政治、教化、美刺联系起来,这就把一定的表现手法看成了某一特定文体的特征,不免牵强附会 。《毛传》、《郑笺》中对于《诗经》的解释,常常在径情直遂的诗歌中,离开艺术形象去寻求有关君臣父子的“微言大义”,例如把爱情诗《关雎》说成表现“后妃说乐君子之德”等,和这种对于“赋、比、兴”的穿
想学古诗词创作,如何入门?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以一个戍卒的口吻写作 。诗歌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全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具体地讲,兴的手法从“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直到“薇亦刚止“,借用豌豆叶子发芽,成长到成熟这个过程,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触动了征夫的乡愁,引出了这些诗句 。末章头四句”夕我往矣“更是用春冬景物的强烈对比反映了征夫心中乡愁的煎熬 。扩展资料: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 。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赋比兴)
如何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中国的古典诗歌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因盲目而被动 。其次,还应对诗歌的格律知识有比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偶、词牌、曲牌等知识 。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歌的特点:高度概括性、生动的形象、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掌握诗歌种类的特点,有助于整体上理解诗歌 。应该着重掌握山水诗、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这几类诗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语言大致有这些类型:1 清新 。其特点是选用语新颖,不在俗套 。2 平淡 。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其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 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 明快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 含蓄 。其特点是重在言行,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 简洁 。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还有铺陈、激越高亢、清婉秀丽、平易隽永、质朴与靡丽、精约与繁琐、典雅与平直、含蓄与直露、阳刚与阴柔、雄浑与清奇、自然与壮美、空灵与艰深、幽默与崇高等等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 。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 。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物咏怀、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用典等)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 。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寓褒于贬、明褒实贬、画龙点睛、言此意彼、意在言外、曲笔逆笔、联想想象、语序倒置错位等 。
古诗写作手法一、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表达技巧:(一)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二)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三、修辞方式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 (一)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二)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三)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比喻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五) 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扩展资料: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参考资料:写作手法百度百科
初学者如何进行古诗词创作很多中学生在学习了古典诗词之后,也禁不住手痒痒的,想大显身手,于是乎,打油诗,顺口溜,大白话应运而生,那么中学生怎样才能尽快进入创作诗歌的轨道,根据自身的经验,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热爱古典诗词 。热爱古典诗词,这句话挺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些读了几首古诗就想创作的人,无论如何使写不出好作品的,真正的古典诗词爱好者,他心里想的是古诗,口里颂的是古诗,面对大好河山,他满眼是诗歌,他的身上流淌着古诗的血液,他的爱好,他的情操无不浸染着古诗古韵 。二 。以学促写 。熟悉古典诗歌的写法,学习时注意分类,比如山水诗,爱国诗,爱情诗,友情诗,征战诗等,注意收集整理特殊的意象 。比如对于意象,要同类使用,柳是表达相思的,而且和战争关联,红豆也是表达相思的,但不和战争关联,常和爱情友情相连 。孤雁,燕子看起来比较相似,但运用起来,孤雁常喻人,表现孤独寂寞失落之情 。而燕子则表达美好的春光,有惜春之情 。所以,意象使用也是很有讲究的 。我们只有多学习,多积累,才可以写出有丰富内涵的诗歌 。三 。创作要厚积薄发 。我们写文章要厚积薄发,其实写诗何尝不是这样?杜甫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李白的诗词和他的足迹密不可分,我们青年人一定要多读古诗词,熟记名篇名句,多到大自然中走走,多到劳动者中走走,多去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生活,这样也出的是个才有底蕴,才有灵气,才接地气 。四 。学习格律 。初学创作最怕的是格律,激情四射,出口成章,自认为自己的诗歌气势磅礴或温婉可爱,可是让行家一看,不禁摇头,原因是格律不合 。经行家按照格律修改一番,才发现格律原来不仅是要求声韵,而且是锤炼字词的过程 。但让自己写,格律着实难掌握 。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套” 。熟记两首典型的律诗,依照他的平仄修改自己的诗歌,修改到自认为差不多的时候,然后找行家帮助修改,行家才会根据实际情况告诉你一些特殊的情形这样进步才能更快 。对于填词,同样的道理,填完之后,拿一首词牌的典型题目,对应它的平仄比对自己的平仄,试着修改 。直至满意 。学习古诗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贾岛的“推敲”,正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只有长期的坚持努力,才有点滴的收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