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名人的故事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 。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为周树人,改字为豫才 。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 。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的母亲是鲁瑞,父亲是周伯宜 。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 。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
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 。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 。1902年到日本留学 。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 。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 。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 。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 。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 。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 。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 。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发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 。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1957年版本,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 。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 。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八卷) 。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004.htm
关于月亮的古诗词、对联、古诗、歌曲名谣、美称雅号 。
关于月亮的古诗词 如 李白的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关于月亮的对联 如 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
庾亮登楼,平分秋色; 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
衮冕羽衣,上方奏曲; 琼楼玉宇,高处生寒 。
银汉流光,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
辉映终宵,明月妆成银世界; 香波满斗,瑞烟笼罩碧琉璃 。
关于月亮的歌曲 如 《月满西楼》 《弯弯的月亮》 《十五的月亮》 《月光》 《望月》 《彩云追月》 《月亮之歌》 《月亮之上》 《月亮代表我的心》 《都是月亮惹的祸》 《月之茧》 《moon river》 《看月亮爬上来》 《水调歌头》 《月亮惹的祸》 《月亮偷着哭》 《黄色月亮》 《琉璃月》 关于月亮的民谣 如 【一】 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条线,初五初六月芽子,初七初八半扎子,月落初十管三更,十二、十三天不明,十五、十六两头露,十八、九坐定守,二十整整,月初一更 。
二十一月偏西,二十二、三月落正南,二十四、五月黑头,月亮出来去使牛,二十六、七、八月亮出来一支蜡 。
【二】 月亮地,明光光,开开大门洗衣裳 。
洗的白,净的白,寻乐个女婿不成才,又支色子又玩牌 。
一玩玩到晌午错,锅里盖着糠窝窝 。
咬一口,绷难过,不吃吧,肚里饿 。
跳井吧,井又深,跳河吧,河又长 。
扒着河沿骂皇娘 。
皇娘给了两块钱,买个烧饼解解馋 。
【三】 弯弯的月亮 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 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关于月亮的美称雅号 如 “银兔”、“玉兔”、“蟾兔”、“金蟾”、“银蟾”、“玉蟾”、“蟾宫”、“蟾蜍” “桂轮”、“桂宫”、“桂魄” “广寒”、“清虚” “望舒” “嫦娥”、“姮娥”、“素娥” “银钩”“玉钩” “玉弓” “金轮”“玉轮”“冰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飞镜” “玉壶”“玉璧” “婵娟” “太阴”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http://library.hsfz.net.cn/zhongqiujie/sc/index.html 汉魏诗 1、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
3、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绍兴名人的故事】 唐诗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2.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3.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4.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5.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唐诗 6.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7.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8.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9.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
宋词 1.秋夜月 当初聚散 。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
惹起旧愁无限 。
2. 秋蕊香引 留不得 。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
忍思忆 。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
3. 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 。
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 。
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 。
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 。
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 。
更相将、凤帏鸳寝 。
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4. 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
巷陌纵横 。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
凤烛荧荧 。
那人家、未掩香屏 。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
宋词 5.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 。
争奈乍圆还缺 。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
6.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 。
一轩明月上帘栊 。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
情脉脉,意忡忡 。
碧云归去认无踪 。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
7.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
觉翠帐、凉生秋思 。
渐入微寒天气 。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
宋词 8.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9.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
过酒家饮酒,醉 。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
及觉已晓 。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
书此语桥柱上 。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
10.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
现代诗歌 1.月亮升起的地方 作者:小岛 月亮升起 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 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 落于白桦树上 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里 却抛给月亮 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 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 溶化了 (萨尔图:大庆市一地名,蒙语意为"月亮升起的地...
月 梅柳冰 的诗词对联
写好诗句的的要点:(一)写诗句的灵感构思是诗句创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阶段 。
构思是什么引起的?简单的回答是:创作的冲动——灵感的爆发 。
对于一首诗来说,灵感是因;对于客观世界而言,灵感是果 。
由客观世界获得灵感,由灵感开始创作 。
这是诗人写诗的过程 。
在“灵感”爆发之后,创作就进入具体的构思 。
(二)写诗句的构思:诗歌构思十分重要 。
诗的构思方式是内心体验 。
诗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现全部丰满的精神内在意蕴,我们就应该要求诗人对他所表现的题材也有最深刻最丰富的内心体验 。
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去认识人类生活,把广袤的世界及其纷纭万象吸收到他的自我里去,对他们起同情共鸣,深入体验,使它们深刻化和明朗化 。
...
有关中秋.端午.重阳.春节.元宵节的诗词.对联.灯谜等..
(1) 上联:一聊相识,再聊相知,相见更叹恨晚,红线巧牵姻缘 下联:千里共月,万里共网,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2)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一江水东流,几多愁,相顾影自怜 (3) 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4) 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 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 (5) 上联:往事难回首,回首断肠回 今宵醉苦酒,苦酒独饮苦 下联:明朝奔圆月,圆月中秋圆 (6) 上联:八月中秋占八卦,乾八卦,坤八卦,卦卦八面玲珑 下联:九九重阳登九重,上九重,下九重,重重九霄云外 (7) 上联:美酒佳人伴身侧,春风自得意 下联:夜市千灯映皎月,人月俩团圆
中秋吟月诗词对联集锦
【孤篇盖全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空里流光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复还来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燕长飞光不渡,鱼龙潜跃水成纹 。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唐朝扬州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前人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也曾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
”读此诗,你会领悟诗、乐、画融为一体的月夜春江的迷人意境…… 【中秋吟月词】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
玉液满,琼杯滑 。
长袖起,清歌咽 。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
文徵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
槁秸申酬,轮 嗣布 。
纳兰性德: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尤未睡,早鸦啼 。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
【中秋吟月诗】 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
古诗·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影青诗》·无题 明月千年万里沙,秦关汉将没谁家?曾携劫火温寒酒,还指烽烟入浊茶 。
故国数回悲血碧,宫楼几处笑君遐 。
京华夜梦笙歌起,塞上何人守落花?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昌龄:南斋玩月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
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齐已:中秋月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
关于月亮与相思的诗词(要加分析)急急急 ~~~
月夜 杜甫今夜富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简析:今夜月色明亮,可家中只有奴家独自观赏 。
可怜我那远方年幼的儿女,不懂母亲思念在长安的父亲的心情 。
望月的时间长了,深夜的雾气沾湿了头发,裸露的手臂在清冷的月光下也感到分外的冰凉 。
什么时候能和丈夫相依相靠在薄薄的帷帐里,让月光把我俩的泪痕照干呢?
有关月亮的一些文化
话说月亮文化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还有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 。
现在,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这为中国日后研究月球有很多可参考的价值 。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 。
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传说,内容是这样的: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 。
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现象 。
月亮可以说是艺术的代表,在屈原写的《楚辞? 天问》中是这样说的: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翻译成现代问就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杜甫曾说过:“昕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
”由此更可以看出月亮这一美丽事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来赞美呀!人们对月球的向往是无止尽的,人们曾用过无数幅精彩的对联来赞颂它,欣赏它 。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
这是一幅赏月佳作,耐人寻味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这句脍炙人口的诗曾让多少人陶醉其中呀!在我们现代,月亮在我们心中也是一个谜,好多人想要揭开它的面孔,可由于科技的有限,至今只有两位航天员登上月球,first:阿姆斯特朗,及奥尔德林 。
现在,月球仍是我们想要明白的谜 。
中秋节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这种贡献不仅仅在于吃月饼、赏月、团圆,还在于构成了一种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月亮文化学 。
一般来说,关于月亮的学问,涉及到月球学和月亮学两大部分 。
月球学的重点是研究月球的成分、结构、运动(包括月震)、月貌,以及月球的形成过程 。
月亮学的重点则是研究月亮与地球的关系,特别是月亮对地球生物和人类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
具体来说,月亮学可以分为月亮地貌学、月亮生物学、月亮文化学 。
所谓月亮地貌学,主要研究月亮的存在,对地球地形地貌(包括气象气候)的影响和作用,其中最突出的作用是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此外还有地壳潮汐现象、大气潮汐现象等等 。
所谓月亮生物学,主要研究月亮对地球生物的作用和影响,其中突出的现象是许多地球生物的生存周期(包括生理周期),明显地受到月球引力及其效应(包括潮汐现象)的作用,例如海洋生物特别是近海生物对潮汐非常敏感,人类妇女的月经周期(尚需要进一步的证明),某些鸟类根据月亮进行导航 。
所谓月亮文化学,主要研究人类文化与月亮的关系 。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人类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 。
1 、月亮的存在,应当被看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特殊眷恋 。
这是因为,地球这样大的行星有月球这样大的卫星,在太阳系里是绝无仅有的情况,在银河系里可能也是非常罕见的 。
更巧合的是,从地球上看,月亮的视角与太阳的视角几乎完全相等,即月亮与太阳一样大,而且月亮、太阳和地球基本上都在一个运动平面上,因此才会有日食、月食以及月亮圆缺的周期变化 。
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月亮的这种存在,乃是促进人类大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智慧启蒙,一半来自月亮 。
中秋佳节,这应当成为中秋赏月问月的重要内容之一 。
2 、月亮围绕地球的周期运动,以及月亮表面明暗的周期变化,直接促进了人类历法的形成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星宿文化(参阅《神秘的星宿文化与游戏》一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根据月亮运动和周期变化制定的历法称之为阴历(月亮在中国阴阳文化中代表阴),根据太阳周期运动制定的历法称之为阳历(太阳在中国阴阳文化中代表阳),综合阴历、阳历的历法称之为阴阳合历,我国的农历即阴阳合历(例如闰月属于阴历,24节气属于阳历) 。
中国人制定或使用阴历,至少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经有“既生霸”等文字记载,详细描述了月亮圆缺的周期变化 。
与此同时,殷商时期的地理文献《山海经·大荒四经》也明确记有:“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
”帝俊为殷商民族始祖,所谓常羲浴月,实际上是说常羲发明或制定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历法,而“浴之”则是这种历法的演示(属于天文巫术性质),详情可参阅全彩绘《经典图读山海经》一书(上海辞书出版社) 。
3 、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常娥奔月的故事 。
关于该故事(包括相关远古神话传说故事)的科学信息解读,可参阅笔者《嫦娥:禳灾巫术的牺牲者》、《我们远古祖先经历过的天地大冲撞在民间留下的不灭印记》等文 。
此外,还有月宫、月桂、月精、月桂子、月中骞树、月中玉兔和蟾蜍,吴刚的故事,等等 。
4 、有关月亮的民间节日及其民俗活动,例如中秋节、吃月饼、家庭团圆,以及相传人间婚姻由月下老人(月老)“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习俗 。
此外还包括用“月”字取名等文化内容 。
在古代,有些民族的耕种、收获活动,常常要在有月亮的夜间进行;对比之下,许多军事活动,则往往选择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开展 。
5 、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