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考古学家还在整理有关秦始皇陵墓的资料 秦始皇的遗体应该还是保存完好的

秦始皇帝陵,由于记载语焉不详,更显扑朔迷离 。有许许多多的事实深藏在神秘的秦陵地宫里,等待人们去探寻 。
地宫珍宝知多少?“弩弓”还能自动发射吗?秦始皇遗体还完好吗……诸多谜团何日才能破解?近日,我国秦汉史专家郭志坤在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隆重举行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对秦陵地宫内这些牵动亿万人神经的千古疑案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
秦陵封土有多高
“秦陵由地面高耸的封土堆和地下的地宫两部分组成 。根据史书记载的‘陵高五十丈’或‘五十余丈’推算,秦陵封土堆高115米,周长2076米 。”著有《中国宣传史》(先秦卷)、《秦始皇大传》等作品的秦汉史专家郭志坤说,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经过实测,现存封土堆已大大缩小,周长只有1390米,底部面积12.075万平方米 。
在中外考古界,关于秦始皇陵封土的现存高度说法不一 。郭志坤说,对于封土的锐减,人们一般将其“归咎于”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切削 。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最近则提出一个新观点:“五十余丈”只是封土工程的设计高度,该工程最后成了没有完成的“半拉子工程”,实际高度只有51.4米 。他认为,封土工程是在秦始皇死后开始的,后来约有一半人被抽调到阿房宫建设工地 。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后来打到了距陵园只有几华里的戏水(今西安临潼新丰镇附近) 。惊慌失措的秦二世来不及抽调军队迎战,赶紧让章邯将封土工程的参建者武装起来匆匆迎战,封土工程导致停工 。
地宫设有几道门
有的说,地宫两道门,一道为石门,一道为铜门;有的说,秦始皇崇尚六数,应为六道门……那么,秦陵地宫当年建造了几道墓门呢?
郭志坤在研究相关史料后认为:秦陵地宫门道数量问题,其实《史记》中早有答案 。《史记》清楚地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 。”棺椁及随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门以内 。工匠正在中门以内忙活,突然间“闭中羡门,下外羡门 。”工匠“无复出者”,也成了陪葬品 。这里涉及既有中羡门,又有外羡门,其中内羡门不言自明 。地宫三道门似乎无可辩驳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中羡门用了个“闭”字,外羡门则用了个“下”字,说明中羡门是可以开合的活动门,外羡门则是由上向下放置的 。中羡门可能是横向镶嵌在两壁的夹槽中,是一道无法开启的大石门 。内羡门可能与中羡门相似 。三道羡门很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
地宫珍宝知多少
“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一语出自司马迁笔下 。早于司马迁的大学者刘向也曾发出过这样的深切感叹:“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 。”那么,这座神奇的地宫珍藏了哪些迷人的珍宝呢?
郭志坤说,《史记》明文记载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 。其它还有什么稀世之宝谁也不清楚 。不过上世纪8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地宫西侧发掘出土了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 。地宫外侧居然珍藏了如此之精美的随葬品,那么,地宫内随葬品之丰富、藏品之精致是可想而知的 。
“秦始皇喜欢音乐,在地宫里一定藏有百戏之乐 。”郭志坤说,在秦陵东南方向的内外城之间,发现了一个东西40米,南北15米,面积为600平方米的陪葬坑,陪葬物绝大多数是百戏俑 。另外,近年来出土的编钟等乐器举世震惊,可以推测秦陵地宫中就有此类乐器 。郭志坤认为,除了大量金银财宝之外,地宫中还藏有大量的竹简等典籍 。
“弩弓”还能自动发射吗
【凌晨三点考古学家还在整理有关秦始皇陵墓的资料 秦始皇的遗体应该还是保存完好的】经过科学检测,秦俑的青铜兵器的表面上有一层含铬化合物的氧化层,起着良好的防锈作用 。据说,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才出现这项防锈技术的专利 。秦俑坑中青铜兵器的发现及技术的先进,进一步佐证了秦陵地宫里设置的“弩弓”历经千年依然会发射伤人 。
在传统中国厚葬之风兴盛的背景下,盗墓行为也甚嚣尘上 。秦始皇对此早有防范,地宫之中不仅充斥着能致人死亡的水银,而且还安装了“伏弩暗器”,万一盗墓者闯入,必将死于非命 。那么这些暗器会不会日久失效呢?郭志坤通过对同时代或以前冶炼技术的考查和评估,肯定了“秦陵地宫弩弓可能不会失效”的观点 。他说,《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 。”指的是这里安装着一套自动发射的暗弩 。如果记载属实的话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防盗器 。
秦始皇遗体可能保护完好
有人认为秦陵地宫虽然没有被盗,但秦始皇只剩下一把尸骨了 。其理由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且又正遇夏天,遗体不易保护,当时“尸体”未运多远,便发出了熏人的腥味,引出了鲍鱼“以乱其臭”的故事 。对此,郭志坤在其作品《秦陵地宫猜想》中大胆猜测:秦始皇遗体可能保护完好 。
郭志坤认为,秦始皇遗体保护完好并非不可能,主要根据可概括三点:一、秦始皇时代的贵族墓冢都使用水银等“不败朽”之药了;二、秦王朝高官李斯、赵高、胡亥以及医术高超的御医夏无且在场;三、如今在秦陵地宫里测有大量的水银 。
猜想是否准确 还须考古验证
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举行的“秦陵研究成果暨《秦陵地宫猜想》新书发布会”上,《秦陵地宫猜想》一书的作者郭志坤说,“在构思本书过程中,我不时通过书面、电子邮件及当面请教了数十位考古学家,先后拜访或拜读专家学者,他们的指点及其著述,使我受益很大 。”郭志坤说,与其说自己在猜想,不如说自己将众多秦汉史研究成果综合起来,是集体的想象,若是言之有理,当是众人的睿智 。当然,这些判断和推测是否准确,以及准确的程度,要靠条件成熟的将来打开地宫所呈现的实在面貌来作最后的验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