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唐 ·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 ·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诗词赏析《玉楼春》,欧阳修
玉楼春·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
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是离别词,写得既深婉又层深,既含蓄又充满激情,堪称言尽而意永的佳作 。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在的满城春色的地方 。
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 。
“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 。
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 。
“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在空中,随处可见 。
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 。
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在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 。
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
下片继续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 。
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 。
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 。
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 。
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 。
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 。
词至此戛然而止 。
玉楼春·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
这首词开端的“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两句,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同时在其遣辞造句的选择与结构之间,词中又显示出了一种独具的意境 。
“樽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合,“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在“樽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樽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乃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 。
在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隐然见出欧公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
在“归期说”之前,所用的乃是“拟把”两个字;而在“春容”、“惨咽”之前,所用的则是“欲语”两个字 。
此词表面虽似乎是重复,然而其间却实在含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拟把”仍只是心中之想,而“欲语”则已是张口欲言之际 。
二句连言,反而更可见出对于指向离别的“归期”,有多少不忍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宛转的深情 。
至于下面二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广到了对于整个人世的认知 。
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者,古人有云“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 。
所以况周颐在其《蕙风词话》中就曾说过“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在” 。
这正是人生之自有情痴,原不关于风月,所以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此二句虽是理念上的思索和反省,但事实上却是透过了理念才更见出深情之难解 。
而此种情痴则又正与首二句所写的“樽前”“欲语”的使人悲惨呜咽之离情暗相呼应 。
【描写杏花的古诗】所以下片开端乃曰“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上片的樽前话别的情事 。
“离歌”自当指樽前所演唱的离别的歌曲,所谓“翻新阕”者,殆如白居易《杨柳枝》所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与刘禹锡同题和白氏诗所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欧阳修《采桑子》组词前之《西湖念语》,亦云“因翻旧阕之词,写以新声之调” 。
盖如《阳关》旧曲,已不堪听,离歌新阕,亦“一曲能教肠寸结”也 。
前句“且莫”二字的劝阻之辞写得如此叮咛恳切,正足以反衬后句“肠寸结”的哀痛伤心 。
末二句却突然扬起,写出了“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的遣玩的豪兴 。
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却偏偏在结尾写出了如此豪宕的句子 。
在这二句中,他不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而且他所用的“直须”和 “始共”等口吻也极为豪宕有力 。
然而“洛城花”却毕竟有“尽”,“春风”也毕竟要“别”,因此在豪宕之中又实在隐含了沉重的悲慨 。
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数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诗歌欣赏:途中见杏花
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
(1)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借代 。
以红艳代指杏花,突出杏花的娇艳与热烈,描绘出了一枝红杏出墙、春意涌动的绚丽景象 。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更突出诗人独自漂泊的愁情 。
(2)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见飞来采蜜,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 。
在这种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当会感到有几分孤独寂寞 。
这里融入诗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报春使者,转化为诗人的自我写照 。
...
蝶恋花 赵令时古诗词赏析
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作者: 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
长沟流月去无声 。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
闲登小阁看新睛 。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赏析这是一首抚今追昔、伤时感世这作 。
上片“忆昔”领起,所展现的是当年豪酣欢乐的生活画面,这正是申发题中的“忆洛中旧游”之意 。
而画面的中心视点则是约会饮于“午桥”之上的“豪英” 。
“坐中尽是豪英”,表明同游者无不英气逼人,豪气干云,为一时豪杰 。
不难想象,欢饮之际,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何等兴会淋漓 。
“长沟流月”三句刻画这群“豪英”欢会的环境,而着力凸现其静谧与幽美,以烘托与会者的雅趣和逸兴 。
“沟”前着一“长” 字,使空间得以拓展;“天明”前着一“到”字,又使时间得以延伸,见出作者等人欢饮达旦 。
同时,不说月光映水,而说“长沟流月”,造语即更为生动、奇巧,又平添出几分幽约与朦胧;而“去无声”,则隐然若有华年盛事悄然而逝的象征意味 。
“杏花”句巧妙在不着浓墨重彩,而致力于对“杏花疏影”的淡勾轻勒,以切合午桥的地域特征和月夜的时域特征 。
涉笔至此,桥中豪英,桥下长沟,桥畔杏花,桥上明月,已构成一幅动静制宜、形神兼备的雅人高士夜饮图,而彻夜竞吹的笛声则是它的余韵悠远的画外音 。
下片折回现实,对靖康之变所造成的旧交零落盛会难再的局面深致慨叹 。
融入其中不只是作者个人身世的感伤,更有国土沦丧、时局危殆的忧愤 。
“二十余年”,点明下片所追记的已是二十年多年前的往事 。
“如一梦”,则喻示了作者身经浩动、如历恶梦的真实心境 。
“此身虽在堪惊”,传达出恶梦初醒时的魂悸魄动、胆颤心惊之感,暗示他曾屡涉险境 。
“闲登小阁”句看似荡开笔墨,实则是以雨后新睛时的月色 。
绾合今昔,抒写月色虽好而欢会已矣的伤悼之情 。
“古今”二句写古往今来多少兴与亡之事尽付诸渔唱樵歌,托出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慨,使全词的意蕴更趋深广与厚重 。
如梦令作者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赏析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
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
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
咏杏花对联赏析
请参考下文:杏花在春天里盛开,有报春花的美誉 。
古诗云:“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
”杏花在联中不多见,用于春联的有:“万里银装增瑞气;一枝红杏报春荣 。
”“春波迎日动 红杏出墙来 。
”杏花联常为一些名人所偏爱 。
清代学者彭文勤撰一书房联:“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咏杏花对联赏析咏杏花对联赏析 。
”当代著名学者张伯驹也有一副居室杏花联:“万家爆竹夜,坐十二重屏,华堂犹忆同观平复帖;卅里杏花天,逢两三点雨,寒食不堪重上倚云亭 。
”作者甜美的回忆是往昔欣赏晋朝陆机的《平复帖》;所盼望的是某一个杏花春雨中,与老友重上倚云亭饮酒畅怀 。
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六字杏花联尤被人偏爱:“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 。
”画家描绘塞上、江南典型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咏杏花对联赏析文章咏杏花对联赏析出自一副嵌古代名人的杏花联常被人传诵:“学士青莲,尚书红杏;中郎绿绮,太史黄庭 。
”联中用四位文人学士与四种颜色相连,令人叫绝!唐代大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使杏花与酒家有了不解之缘,因而一些酒家贴上杏花联:“画栋前临杨柳岸;青帘高挂杏花村 。
”“竹叶杯中溪山万里;杏花村里风月一帘”名胜古迹中的一些杏花联,更是赏心悦目:湖南湘潭雨湖联:“树影波光最爱清风明月夜;诗情画意偏宜春雨杏花天咏杏花对联赏析默认 。
”安徽大观楼联:“东望石城,春唤杜牧何之,故国杏花太零落;南招彭泽,隐问陶明在否,隔江杨柳要平分 。
”杏花与杜牧犹如杨柳之与号称“五柳先生”的陶渊明,是如此的难解难分 。
注:青莲居士指李白;北宋工部尚书宋祈有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
”东汉中郎将文学家蔡邕有焦尾琴(古称绿绮);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写过《太上黄庭内景经》 。
诗歌鉴赏途中见杏花的颈联流露出诗人什么情感
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见飞来采蜜,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 。
在这种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难道不感到有几分孤独寂寞吗?这里显然融入诗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报春使者,转化为诗人的自我写照 。
诗歌欣赏:途中见杏花
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
(1)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借代 。
以红艳代指杏花,突出杏花的娇艳与热烈,描绘出了一枝红杏出墙、春意涌动的绚丽景象 。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更突出诗人独自漂泊的愁情 。
(2)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见飞来采蜜,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 。
在这种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当会感到有几分孤独寂寞 。
这里融入诗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报春使者,转化为诗人的自我写照 。
诗词赏析:欧阳修的诗有哪些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 。
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深入浅出,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新文坛面目 。
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如《本论》、《原弊》、《上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怀抱 。
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 。
他的《释秘演诗集序》、《祭石曼卿文》、《苏氏文集序》等文,悼念亡友,追怀往事,情深意挚,极为动人;他的《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诸作,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 。
总之,不论是讽世刺政,还是悼亡忆旧,乃至登临游览之作,无不充分体现出他那种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 。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 。
他的笔记文,有《归田录》、《笔说》、《试笔》等 。
文章不拘一格,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 。
其中,《归田录》记述了朝廷遗事、职官制度、社会风习和士大夫的趣事轶闻,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都很有价值 。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 。
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 。
《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韩愈想象奇特的诗风;其它一部分诗作沉郁顿挫,笔墨淋漓,将叙事、议论、抒情结为一体,风格接近杜甫,如《重读〈徂徕集〉》、《送杜岐公致仕》;另一部分作品雄奇变幻,气势豪放,却近于李白,如《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 。
但多数作品,主要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即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 。
虽然他以自然流畅的诗歌语言,避免了韩愈的险怪艰涩之弊,但仍有一些诗说理过多,缺乏生动的形象 。
有的古体诗因此显得诗味不浓,但部分近体诗却比兴兼用,情景相生,意味隽永 。
在内容上,他的诗有一部分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
例如,在《答杨子静祈雨长句》中,描写了“军国赋敛急星火”,“然而民室常虚空”的社会现实;在 《食糟民》中,揭露了官吏“日饮官酒诚可乐”,而百姓“釜无糜粥度冬春”的不合理现象 。
不过,他写这些诗的目的是很明白的:“因吟君赠广其说,为我持之告采诗”,为的是规劝统治阶级修明政治,维护封建秩序 。
他还在诗中议论时事,抨击腐败政治,如《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 。
其他如《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再和明妃曲》,表现了诗人对妇女命运的同情,对昏庸误国的统治者的谴责 。
更多的是写景抒情作品,或清新秀丽,或平淡有味,多抒发诗人的生活感受 。
如《黄溪夜泊》中的“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等 。
总的来看,他的诗歌风格还是多样的 。
欧阳修不仅善于作诗,且时有新见,其最后一部作品《诗话》(由于诗话从专名演变为一种文体,后人为区别称《六一诗话》),是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 。
后人郭绍虞说:“诗话之称,固始于欧阳修,即诗话之体,亦可谓创自欧阳氏矣”(《宋诗话考》) 。
欧阳修的诗话,改变了以前的论诗或重在吕评、或重要格例、或重在作法、或重在本事的做法,而是兼收并蓄,细加抽绎,以随便亲切的闲谈逸事的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
他在评论诗的时候,虽然不废雕琢,但主张归于自然 。
在《梅圣俞诗集序》中,他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发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为宋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欧阳修还在宋初的词坛上占了一席重要的位置 。
他创作了很多词,内容大都与“花间”相近,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离情别绪、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并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 。
《采桑子》十三首,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
另一些词的“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玉楼春》),“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
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朝中措》)等,也都是写景的佳句 。
由于作者对事物体察入微,看似随意写出,却是无限传神,没有炉火纯青的工夫,是不能达到这种艺术境界的 。
而他偏重抒情的词,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阕的最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春水春山,从思妇眼中写征人,情意深远,含蓄蕴藉,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感情亦非常深挚 。
他还有一些词,虽然颓唐叹老、牢骚不平,却直抒胸臆,表现出襟怀豪逸和乐观的一面 。
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当然,其中也不免有浅薄庸俗的作品 。
此外,欧阳修还打破了赋体的严格的格律形式,写了一些文赋,他的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
推荐阅读
- 引产三个月备孕成功
- 无脊椎动物有哪几种 无脊椎动物6种
- 妖股暴涨前的特征和形态是什么样
- 玻璃陨石是怎么形成的 玻璃陨石的特点及成分
- 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发现 全球十大考古未解之谜
- 过生日送什么花好
- 笑话段子精选笑不停? 笑话段子排行榜笑话大全
- 见鬼百度百科 鬼事见闻录
- 宜兴有什么旅游景点 宜兴旅游景点大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