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情景关系有哪几种

中国古典诗歌最讲究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般由情景关系构成 。这里的“情”指作者的思想情绪,欲望追求等;“景”指的作者之外的自然景物、事件、活动等 。处理好二者关系成为诗歌创造意境的关键:情与景能浑然天成,则意境生成;情与景格格不入,则毫无意境 。古典诗歌情与景的关系有以下常见的处理方式 。
一、触景生情
人在常态下,其感情比较平静,但一旦受到外界特定情境的触发,本来潜藏于胸的某种思想感情就可能会被唤起而释放,从而凝成诗篇 。触景生情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能够唤起情感活动的客观世界(景),二是创作主体要具备一定的能因客观世界激发出主观感情的心理灵敏感,三是创作主体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因此生成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突出秋天寥廓凄凉的特征,景中渗情 。颔联视野开阔,写出夔州山城的地理特点,“触景”是具体的,又是宏观概括的 。颈联写自身所处的境况——“万里作客”、“百年多病” 。尾联写由萧瑟的秋天和苍莽的山水及自身的境况共同唤起的感情——“艰难苦恨”、“潦倒” 。就景而言,万木摇落的深秋,荒凉僻远的山城,本来有一种压抑苍凉的况味 。这种况味和杜甫自身的“老”“病”“艰难”的处境融合扩展,使悲怆情调愈见浓郁 。全诗的意境,就是触景生情生成的意境 。
诗中的景并非客观世界的单纯复现,而是经过作者苦心经营的,这个景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情指向性 。杜甫笔下的秋景本来就有萧瑟凄凉的况味,况且古代就有“悲秋”的传统,触凄凉景生悲苦情,符合人之常情 。这种景与情的相应,使意境更为感人 。
二、融情入景(移情入景)
所谓融情入景是指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成意境 。触景生情和融情入景的区别是:触景生情,情由景引起,同样的景往往唤起类似的情;融情入景,情感先行,诗人将情注入所描写的景中,不同的情会给景物著上不同的感情色彩 。
如欧阳修《戏答元轸》:“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间归雁生相思,病下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欧阳修青年时,曾被贬到宜昌峡州夷州做官 。夷州小城,地处偏远,山重水隔,眼下虽已是二月,但春天好像还未到小城一样 。不过欧阳修那时还年轻,志向远大,因此虽然有山居的寂寞愁闷、“乡思”的缠绕,但更多的是伺机而发的热情 。眼前无花无春的景况,他并不感到悲伤绝望 。诗中枝上的橘,欲抽芽的笋,都隐含一种新兴的萌发的希望,他坚信将来的道路会宽起来的,“野芳虽晚不须嗟”,暂时受抑仍保持昂扬的胸襟,每句中都有体现 。正是欧阳修的这种政治家宽解和远见,他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城早春的景物中,使景物着上温暖鲜明的色彩,读之使人精神振奋 。
三、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中国诗学特重情景相生,情景相生可以说是前两种情景关系的有机结合,情和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夫之《姜斋诗话》) 。抽去感情,孤立写景,诗歌就会失去灵性与感染力,从而失去生命 。单纯写情,离开了景的烘托,诗歌又会显得突兀,不自然,缺少形象性和含蓄性 。惟有心物融合,才能写出意境浑成的佳作 。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曾在成都担任过严武的幕僚,仅六个月就受排挤而辞职 。严武死去后,他在成都孤苦无依,只得携家离开草堂,乘舟东下,再度漂泊,这首诗写于漂泊途中 。首联写“旅夜”所见的近景,月夜孤舟,微风阵阵,细草拂动,寂静与孤独笼罩一切 。颔联写远景,境界阔大雄浑 。“垂”“涌”烘托平野的辽阔、大江的汹涌 。这两句以磅礴开阔的气象反衬了首联孤舟夜泊的凄清情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颈联由写景转为抒情,以曲笔反语抒写无由施展胸襟抱负的愤懑不平 。尾联触景生情,以景自况,用辽阔的“天地”反衬“一沙鸥”的孤独无依,沙鸥是孤舟,更是诗人 。全诗描写旅途月夜景色,抒发漂泊生活孤凄的苦闷,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成为情景相生的名作 。
四、显景隐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偏重含蓄蕴藉,唐司空图主张要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在情与景的关系中,显景隐情表现为全篇都是景物描写,作者的情感倾向,几乎不出现在诗歌的文本中,作者的情感隐藏在景物画面中 。这种意境创造的方法,与移情入景不同的是,落实到文字上的情感词极少,作品的感情指向性相当隐蔽 。至于此中的感情,要读者反复吟咏体味,才能领略其言外之意,获得回味无穷的审美感受 。
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描写滁州城西郊野西涧的风情景物 。乍读此诗,感觉这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但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就可以看到它不单是写景,而且有所寄托,只不过情感隐蔽罢了 。韦应物是中唐前期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 。他在滁州刺史任上就曾为自己无法抵制朝廷向百姓征敛繁苛赋税而内疚惭愧 。他思归田园,羡求山水,当他来到西涧时,一景一物都令他怜爱共鸣 。他为何“独怜”涧边的幽草?因为涧边幽草生机勃勃而又自甘寂寞,显示了诗人无意哗众取宠而甘于安贫守节的恬淡胸襟 。他为何钟情树间啼唱的黄鹂呢?黄鹂除了反衬幽草的处幽守默外,还有自由自在、不受尘世羁绊之意 。而那在春潮急雨中任自纵横于野渡的孤舟,更流露了诗人生当风雨飘摇的乱世,无所用其才的忧伤情怀 。诗人将自己无奈的处境和思慕隐居的心声悄无声息地糅入富于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中加以表现,意蕴深厚而又了无痕迹,使此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
言景不言情,作者的目的仍在抒情,在景物中隐藏着诗人深深的感情,达到了“状难摹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构成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无穷意境,给人特殊的审美感受,使读者产生丰富的审美想象 。
五、显情隐景(直抒胸臆)
诗歌的本质属性是抒情 。创造意境的多种手法中,显景隐情体现了抒情的间接性;而显情隐景则更多体现了抒情的直接性 。显情隐景要求做到:(1)作者要有真率的感情,且须是长期郁积于胸随时可能因外界激发而迸发的情,而不可无病呻吟,做作雕饰;(2)情要有所依托,仍要有物象、场景、环境等作为抒情的支点,情不能无缘无故、无依无托地爆发 。
如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此诗是悼念亡妻韦惠丛所作 。沧海深广,看过之后,别处之水,就再难引起注意 。巫山云霞蒸蔚,为神女所化,相形之下,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信步走过花丛,懒于回顾,除了爱妻之外,绝不再会眷恋他“花” 。为什么懒回顾呢?一半是因为尊佛奉道、修身治学,一半是因为失去所爱 。其实前一半也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寄托 。这首诗既是直抒胸臆,又巧妙用典,对亡妻的忠贞不渝和深深的怀念抒发得既淋漓尽致,又深沉蕴藉 。
显情隐景的手法很巧妙地利用直抒胸臆,直指人内心的强烈感情,使读者受到感染,引起共鸣,激发联想,形成意境 。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典诗词情与景处理方法上,往往综合多种方法,特别是较长的作品里面 。单纯的某种方法,很少能使一首诗或词有强烈感人的效果 。
论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古典诗词中景和情的关系“情者文之经 。
”《文心雕龙.情采》里如是说 。
所以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感情的艺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对于诗来说,特别是对于抒情诗来说,感情的表现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直接了 。
中国古典诗词的抒情一般分为两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
在写景抒情的诗歌中多运用间接抒情的方法 。
诗中情与景的安排设计,或借景引情、或借景写情、或托情寓物、或寄情于景、或融景入情、或融情入景,于是景生情,情生景,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情中有景,景外含情,达到情景相触相融之诗境 。
情、景结构关系辨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以景托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
写景抒情诗有的不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篇表现的主体,而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更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塑造诗人自身的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 。
如辛弃疾在路过赣州的造口时,面对赣江流水,追思国家旧耻,抚念国事艰难,写下了《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这首词,就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 。
进而结合写景,抒写思想感情活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悲愤空有爱国志士,难挽国事衰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忧虑国事实在难为 。
从而塑造出词人自身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腐朽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
又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 。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用意曲折,而一气流转,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
诗人把新愁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参差错落,一语百情 。
由后四句回看前四句,可知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 。
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 。
刘熙载《艺概》中说“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 。
若舍景不言,不过曰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 。
”此语看似寻常,实质从一新的角度,强调了诗歌创作须以具象景物表现抽象时空情思的道理,具有更高的理论概括性,与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或“事物对当”之说实相与契合 。
二、先情后景,以景结情“以景语结情语”(宋,张炎)是古典诗词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 。
【诗词中情景关系有哪几种】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 。
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
如(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
”诗之一三联直抒抗敌复国之志,二四联描写雄豪悲壮之景,情景交融,形成诗歌颇具特色的连环映带、交综流走的气韵,最便于表达诗人内心的郁郁不平之气和铭心刻骨的家国之恨 。
而篇末“一片月临城”的以景结情,更使诗意开阔,思入微茫,仿佛可见诗人的复国之志和家国之恨糅合在一起,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 。
又如李益《汴河曲》的结句“风起杨花愁杀人”,就借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遥寄了作者的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现实的政治感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的结句“暗风吹雨入寒窗”,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全都蕴含于景语之中,含蓄蕴藉、深藏不露,确实是“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 。
再如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
暂停征棹,聊共饮离尊 。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
”下片“伤情”二字绾结全词唤起终篇两句:“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
”此九字是以景结情的名句,是船行江中之所见,暗示时间的推移,与开篇两句相呼应,又见出离别之速 。
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
”上述诗词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
三、融情于景(移情入景),情景合一融情于景就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它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又可叫作“移情入景” 。
这样的诗篇,通篇字面上看是写景,实则写情,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
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间的几种关系
诗言志,歌传情,诗歌多,寄托志向,抒发感情 。
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志,写景是手段,而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景与情的关系 。
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隔”与“不隔”)的角度来说,景与情的关系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来说,景又有乐景与哀景,情也有乐情与哀情,这又有了以下四种关系: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这里同时也涉及到衬托(反衬与正衬)的表现手法 。
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作一比较分析 。
一、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的角度 1、触景生情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春思》是其中之一 。
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 。
本诗《春思》中的“春”就包含有这两方面的意思 。
本诗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景物起兴,别具一格 。
思妇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丈夫,颇为伤怀 。
她申斥春风,正是明志自警,恰到好处 。
全诗深刻地表达了各种复杂的感情,描写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又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 。
是触景生情式 。
孟浩然的《春晓》意象单纯,诗人只是听到了春天清晨的鸟鸣声,突然想到昨夜的风雨是否吹落了春天的花朵,把珍惜春天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
隐含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肯定与赞美 。
在景的触动下引发情思构成意境,形成了一种张力结构,韵味无穷 。
2、借景抒情(以景托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
写景抒情诗有的不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篇表现的主体,而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更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塑造诗人自身的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 。
如辛弃疾在路过赣州的造口时,面对赣江流水,追思国家旧耻,抚念国事艰难,写下了《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这首词,就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 。
进而结合写景,抒写思想感情活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悲愤空有爱国志士,难挽国事衰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忧虑国事实在难为 。
从而塑造出词人自身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腐朽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
3、因情造景苏东坡说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诗中有画”是因情造景;“画中有诗”是景中寓情 。
前者要善于选择和描绘适合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景物,后者是借生动的画面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
形和神统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 。
柳宗元的名诗《江雪》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把寒江飞雪、孤舟独钓的画面官得十分生动,使人感到大雪覆地、朔风逼人,而钓翁于严酷孤独的环境中,甘于披蓑独钓;这正蕴寓着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绪 。
作者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而被贬远谪,这个画面正表明他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不屈的志节 。
这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初读时也许觉得这只是一幅平淡的山水画,但是愈仔细体味,愈觉得意味隽永,意境深远 。
4、寓情于景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
诗词里面的景与情,一般来说,景指景物,情指人的感情 。
寓情于景的关键还是情,如果没有真挚、深刻、饱满、激烈的情,那么它所描写的景,不过是一幅没有艺术加工的风景画 。
因此,同学们在掌握这一技巧时,应该认真揣摩诗中所蕴含的情与景的关系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 这是一首送别诗 。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
5、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
它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
诗歌鉴赏中场景、意境、情景的区别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
场景,指诗中的场面 。
泛指情景情景:感情与景色 。
情形,情况 。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
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
文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这就是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 。
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 。
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 。
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 。
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
景象 jǐngxiàng 词意探源: (1)指景色;情景 。
郑谷《中年》诗:“漠漠秦云澹澹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
” (2)指状况;气象 。
(3)指迹象 。
《汉书·武帝纪》:“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 。
” 基本解释 1. [view]∶情景;气象 从取景窗看到的景象 2. [omen]∶迹象;征兆通俗来说,景象是直观的看到的. 有一定的场景. 意境是对景象的提升.要你通过景象,联想到景象代表的意境.
诗歌意境中的情景交融简答
诗歌意境中的情景交融:情是主旨;而景是形象,是主旨的承载体 。
“情中见景,景中见情,情景合一”为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 。
怎样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用字词“点情”,用意象“化情”,用比喻“绘情”,用直笔“抒情”,用藏隐“无情”五种方法 。
诗词鉴赏中"情"与"景"的关系?
1借景抒情,寓情与景 。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这首诗没有正面阐述重大的思想主题,而是以送别一事从侧面渲染分离时心中难割之情 。
前两句道出和平安宁的环境,用优美和谐的气氛作用于读者的感官 。
第三句进酒一举直逼远行人的感情深处,同时也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
第四句设想关外无故人的凄凉,打破和谐的现实环境,使人情牵关外,心留故地,身心两离的痛苦顿生于读者胸中 。
作品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把生活中这一典型的事件写尽了 。
语言素朴明净,就像道家常一样把别人的心曲句句道来,把一种淡淡的情绪色彩熨贴在读者的心上,并在闲适的品尝中能慢慢领会其韵味 。
2 最后一句以景写情《送韦评事》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
从两诗的比较可以看出,前者痛感关外无故旧,后者则设想要“沙场走马向居延 。
”不仅主题明确,感情激昂,而且作品节律跳动快,空间距离拉得大,语言畅达铿锵,和作品倡导的精神相一致 。
3 其实都一样的 。
还是借景写情闺人春思》愁见遥空百丈丝,春风挽断更伤离 。
闲花落遍青苔地,尽日无人谁得知 。
在大好的春光之下,一个无人知晓的如春闺人却在寂寞中耗尽了自己的青春 。
落花满地,宛如闺人逝去的年华 。
环境的荒凉衬托出心境的空虚 。
“愁”,“断”,“伤”,“闲”等字敲打着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不禁要为眼前这个被禁锢的思春之妇抛下一片同情之心 。
由于作者善于发挥自己诗歌语言的优势和特点,把平常的事件写成了不平常的作品,使作品在形式美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地位 。
4 《陇上行》负羽到边州,鸣笳度陇头 。
云黄知塞近,草白见边秋 。
这首诗描写的是深秋边塞的景物,虽没有一句抒情的字句,但这幅色彩明亮的边塞图却深深地牵动了读者的心 。
由于作者和读者所处的环境不同,这种空间上的位差就自然引起读者心中的一种情感反应 。
以不同的生活方式亲临过边地的读者会因这首诗而产生不同的感情 。
有的会感到亲切,有的会感到荒凉,也有的会感到激奋 。
没有到过边塞的人也许会神往,甚至会产生幻想 。
情绪感受不同,色彩明暗和层次也就不同 。
5《 淮阴夜宿二首》之一: 水国南无畔,扁舟北未期 。
乡情淮上失,归梦郢中疑 。
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 。
客行心绪乱,不及洛阳时 。
读罢全诗,我们会跟着诗人的思绪游荡于作品中的深秋异地 。
一会儿是无畔空远的水国,一会儿是扁舟未期 。
有一点难得的乡情却失落于淮水之上,思乡的归梦又疑于郢城中 。
日短夜长,由于触景生情,秋叶的飘落自然联想到寒冬的来临 。
不说是“客行心绪乱”,就是读者的心绪也愁牵于内,无以自拔 。
这说明,一篇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能因其丰富的情绪色彩而抓住读者的心,陶冶人的感情,使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
这时候,读者能忘掉自我,不自觉地和作者一起共同参与创作的意识,从作品中获取作者获取过的,感发作者感发过的 。
除了诗人的心绪和欣赏者的参与意识而外,作品本身的形象体系也是构成美感色彩的重要因素 。
这种形象系列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整体的,多元的 。
诗的形象体系要在审美客体、诗人、读者三者的有机结合中来完成,缺一不可 。
这种形象体系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而是一种意象 。
它除了语言的间接功能而外,通常还有诗人主观的意念 。
我们从“意象系列”那里所获得的色彩情绪自然就要比从一般形象那里获得的感受丰富得多
古诗词中的对仗关系怎么样的?
(一)对仗的种类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36] 。
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7] 。
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1、名词2、形容词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5、方位词6、动词 7、副词8、虚词9、代词[38]同类的词相为对仗 。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 。
(b)颜色自成一类 。
(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 。
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
(d)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
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 。
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 。
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 。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1、天文2、时令3、地理4、宫室5、服饰6、器用7、植物8、动物9、人伦10、人事11、形体12、外貌13、动作14[39](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对仗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 。
试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40]?(“开府”对“参军”,是官名对官名;“渭”对“江”[长江],是水名对水名 。
)观猎 [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41](“新丰”对“细柳”,是地名对地名 。
)客至 [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42] 。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
鹦鹉 [唐]白居易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 。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43] 。
(三)首联对仗首联的对仗是可用可不用的 。
首联用了对仗,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 。
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 。
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 。
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 。
但是,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首联用对仗还是可能的 。
上文所引律诗中,已有一些首联对仗的例子[44] 。
再举两个例子: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45]?(首联对仗,首句入韵 。
)恨别 [唐]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46] 。
(首联对仗,首句不入韵 。
)(四)尾联对仗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 。
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 。
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 。
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这诗最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水对(关于流水对,详见下文) 。
还是和一般对仗不大相同的[48] 。
(五)少于两联的对仗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 。
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 。
这种单联对仗,比较常见的是用于颈联[49] 。
例如:塞下曲(第一首) [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1]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
(六)长律的对仗长律的对仗和律诗同,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余各联一律用对仗 。
例如:守睢阳诗 [唐]张巡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麾 。
裹创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
天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51]!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52] 。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仇名!编辑本段对仗的讲究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 。
(1)工对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 。
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 。
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 。
反义词也算工对 。
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 。
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 。
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 。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 。
例如《送瘟神》(其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
讨论这三首诗词中物候现象与季节的关系(急!!!!!要具体
乱红飞过秋千去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宋祁《木兰花》)&quot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 。
( 欧阳修《蝶恋花》)“三月暮,帘幕无重数 。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泪眼问花花不语,春意闹",无计留春住,杨柳堆烟,说明春色已浓,应该是仲春庭院深深深几许;晓寒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