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人生的古语_励志古语大全

激励人生的古语_励志古语大全1、 ⊙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释义:根据名声和实际判断是非,用比较和检验的方法详察言辞是否正确 。一《韩非子·奸劫弑臣》
2、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4、 ⊙既谓之才,则不宜以阶级限,不应以年齿齐 。一(南朝·梁)沈约《宋书·周朗传》
5、 ⊙政不正,则君位危 。一《礼记·礼运》
6、 ⊙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 。一(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7、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释义:最使人悲痛的是朋友的离别,最使人高兴的是又认识了新知己 。——(战国·楚)屈原《九歌》
8、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释义:治理国家不能以私利为利益,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一《礼记·大学》
9、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论语·学而第一》
励志古语名言经典语录【一】
10、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 。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也 。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荀况:《荀子·子道》
11、 ⊙或日:“将处乎世,如何则可以免乎谤?”日:“去六邪,用四尊,则可免 。”日:“何以言之?”日:“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责友,居未安而罪国,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不定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 。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也 。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浊也 。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娱也 。自尊其志,刀锯不得而威也 。此之谓四尊也 。”◆皮日休:《皮子文薮·书·鹿门隐书六十篇》
12、 ⊙有过知悔者,不失为君子;知过遂非者,其小人欤?一(宋)林逋《省心录》
13、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一(唐)贾岛《题诗后》
14、 ⊙古今之人,谓其所亲者血属,是情有所专焉 。聚则相欢,离则相思,病则相忧,死则相哭 。夫天下之人,与我所亲:手足腹背,耳目口鼻,头颈眉发,一也 。何以分别乎彼我哉?所以彼我者,必名字尔 。所以疏于天下之人者,不相熟尔,所以亲于所亲者,相熟尔 。◆《无能子》
15、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诫子书》
16、 ⊙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 。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观动静之变,适受与之度,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而几乎不免矣 。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 。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庄周:《庄子·渔父》
17、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8、 ⊙夫富者,若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 。寿者恬恬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 。◆庄周:《庄子·至乐》
19、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20、 ⊙必然者有时而不然,而不必然者有时而或然也 。释义:一定要发生的有时并没有发生,不一定能发生的有时却真的发生了 。说明事物的产生有其偶然性 。——(明)庄元臣《叔苴子·外篇》
21、 ⊙离合理之常,聚散安足惊 。——(晋)李充《送许从诗》
22、 ⊙贞操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共远 。——(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
23、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一《老子》
24、 ⊙苟无精神生活的人,为社会计,为个人计,都是知识少装一点为好 。因为无精神生活的人,知识愈多,痛苦愈甚,作歹事的本领也增多 。◆梁启超:《梁启超选集》
25、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释义:处于污浊世间里而显示荣耀,这并不是我心里所乐意的事;一个人与其没有道义而徒具虚名,倒不如处于穷困而能保持高风亮节 。——(战国·楚)宋玉《九辩》
26、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释义:处境越穷困,越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丧失远大的志向 。——(唐)王勃《滕王阁序》
27、 ⊙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 。释义:历史书写得好的,功力在叙事;叙事的功力,主要表现在简要 。一(唐)刘知几《史通·叙事》
28、 ⊙扶持世教,利国利民,正是士入分所应为 。宋范文正、明孙文正,并皆身为诸生,志在天下 。国家养士,岂仅望其能作文字乎?通晓经术,明于大义,博考史传,周悉利病,此为根抵 。尤宜讨论当时事势,方为切实经济 。盖不读书者为俗吏,见近不见远;不知时务者为陋儒,可言不可行,即有大言正论,皆蹈古史所论高而不切之病 。◆张之洞:《张文襄全集·輶轩语》
29、 ⊙既知退而知进兮,亦能刚而能柔 。释义:为人处世要懂得进退,既要有原则又要灵活 。——(唐)杨炯《祭汾阴公文》
30、 ⊙善政者恤民之患,除民之害也 。释义: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体恤民众的忧患,消除民众的祸害 。一(三国·魏)桓范《世要论·兵要》
31、 ⊙读书宜读有用书 。有用者何?可用以考古,可用以经世,可用以治身心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輶轩语》
32、 ⊙处身行道,辅世成名 。释义:修身行道义,救世立名德 。一(汉)班固《答宾戏》
33、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34、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傻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 。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李白:《李太白全集》
35、 ⊙惟治乱在庶官 。释义:政治清明或混乱,其关键全在所任命的官员是否得当 。——《尚书·说命中》
36、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坚与赤,性之有也 。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 。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犹此也 。◆《吕氏春秋·诚廉》
37、 ⊙察司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叹?◆鱼网三设,鸿罹其中;螳螂之贫,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贞士无心缴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险人著意避福,天即就著意中夺其魄 。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洪应明:《菜根谭》
38、 ⊙谄谀苟免其身者,国之贼也;直言不避重诛者,国之福也 。释义:谄媚阿谀、巴结奉承的人是国家的恶贼,不怕重诛而敢于直言的人是国家的福气 。——(北朝·周)王明广《上书宣帝请重兴佛法》
39、 ⊙淡则无味,直则无情 。宛转有态,则容冶而不雅,沉着可思,则神伤而易弱 。欲浅不得,欲深不得 。物于律则为律所制,是诗奴也,其失也卑,而五音不克谐;不受律则不成律,是诗魔也,其失也元,而五音相夺伦 。不克谐则无色,相夺伦则无声 。◆盖声色之来,发于情性,由乎自然,是可以牵合矫强而致乎?故自然发于情性,则自然止乎礼仪,非惰性之外复看礼仪可止也 。◆惟矫强乃失之,故以自然之为美耳,又非于情性之外复有所谓自然而然也 。故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宜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而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 。有是格,便有是,皆情性自然之谓也 。莫不有情,莫不有性,而可以一律求之哉!然则所谓自然者,非有意为自然而遂以为自然也 。若有意为自然,则与矫强何异 。故自然之道,未易言也 。◆李贽:《焚书·读律肤说》
40、 ⊙人心常炯炯在此,则四体不待羁束,而自人规矩 。只为人心有散缓时,故立许多规矩束维持之 。但常常提警,教自人规矩内,则此心不放逸,而炯然在矣 。心既常惺惺,又以规矩绳检之,此内外交相养之道也 。◆朱熹:《朱子语类·持守》
41、 ⊙子曰:“女奚不日,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论语·述而第七》
42、 ⊙君子不可以不知恒 。——(宋)王安石《九卦论》
43、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 。◆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44、 ⊙伟矣诗书业,殷然夙好敦 。◆一生心不二,万卷世徒繁 。◆每有新知得,都缘旧解翻 。◆黄爵滋:《玉堂课草·读书敦夙好》
45、 ⊙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也 。——《韩非子·内储说上》
46、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47、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释义:人世间经历了多少次令人感伤的事情,西塞山却了无变化,仍然临靠着长江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48、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庄周:《庄子·人间世》
49、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一(清)龚鼎孳《百嘉村见梅花》
50、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 。释义:一个人没有他人的帮助就办不成事,一匹马没有其他马一起拉车,车辆就不能急趋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51、 ⊙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是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近世士大夫,惟狃于进,退则昏然无所猷为,甚而茹愧怀惭,蹙缩不敢一出户 。夫轩冤,古人以为傥来之物也,其有也何所加,其无也何所损 。不思良贵在我,唯假于物以为重轻焉,则其人品之卑下,不待论而可知矣 。◆徐元端:《吏学指南·进退皆有为》
52、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释义:办事谨严而无差错,对人恭敬而有礼貌,那么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与自己情同兄弟了 。一《论语·颜渊》
53、 ⊙谋之于事,断之于理,作之于人,成之于天,事师于今,理师于古,事同于人,道独于己 。◆关尹:《关尹子·九药篇》
54、 ⊙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 。莫扯满篷风,常留转身地 。弓太满则折,月太满则亏 。一(清)石成金《传家宝》
55、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一《礼记·檀弓》
56、 ⊙天下之乱,由于吏治不修,吏治不修,由于人才不出,人才不出,由于人心不正,此则学术之不讲也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哀》
57、 ⊙生长富贵,但闻谀颂之言,不闻督责鄙笑之语,故文理浅陋而不自知 。又处境太顺,无困横激发之时,难期其长进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58、 ⊙知不知上,尚矣;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老子:《老子·七十一章》
59、 ⊙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抱第一等识 。——(明)吕坤《续小儿语》
60、 ⊙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 。一《礼记·礼运》
61、 ⊙、方书之所记载,其表不一,而其为说甚具 。余所尝备极天下之苦,一身之内,节节皆病,盖宛转愁痛者久矣 。又余多幽忧感慨,且病废无用于世,徒采药山间,命之以其业,则莫如此为宜 。”◆或日:“悲夫!甚矣子之志也 。虽然,抑犹有说焉 。《书》
62、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 。一(隋)杨坚《诏苏威》
励志古语名言经典语录【二】
63、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引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 。若使庖人调味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 。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吕不韦:《吕氏春秋·去私》
6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礼记·大学》
65、 ⊙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 。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殖之谓,务其人也 。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 。◆务本莫贵于孝 。入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 。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 。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 。◆《吕氏春秋·孝行》
66、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老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7、 ⊙乐者,制也 。所以道天和,全人性 。故作之以崇德,审之以知政,王者敬其事而阐其道,顺其时而行其令 。◆元稹:《元稹集·大合乐赋》
68、 ⊙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 。一(宋)吕本中《夏均父集序》
69、 ⊙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 。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 。故君子苟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 。◆荀况:《荀子·法行》
70、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71、 ⊙日:“瑟兮們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魏源:《魏源集》
72、 ⊙政如农功 。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释义:为政就像做农活,日夜都想着它,望着它的开始和结果;从早到晚都照着所想的去做,所做的不超过所想的,就像农田里有田埂一样,这样过失就少了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73、 ⊙临下以简,御众以宽 。释义:作为统治者,统治下民,应不繁苛;治理百姓,应予宽大 。——《尚书·大禹谟》
74、 ⊙是知当轴者易生嫌,而退身者易为誉 。易生之嫌,不足贬也 。易为艺誉,不足多也 。在辨其所处而已 。◆刘禹锡:《刘禹锡集·杂著》
75、 ⊙改之一字,是学问人第一精进工夫 。只是要日日自己去省察 。如到晚上,把一日所言所行底想想,今日哪一句话说得不是了,哪一件事做得不是了,明日便不说如此话,不做如此事了 。◆便是渐渐都是向上熟境 。若今日想,明日又犯,此等人活一百年,也没个长进 。吃紧底是小底往大里改,短底往长里改,窄底往宽里改,躁底往静里改,轻底往重里改,虚底往实里改,摇荡底往坚固里改,龌龉底往光明里改,没耳性底往有耳性里改 。如此去读书行事,只有益,决无损,久久自觉受用 。◆傅山:《傅山诗文选注·改之一字》
7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论语·雍也第六》
77、 ⊙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余少之时,既饱而嬉,蚤夜以无为 。呜呼余乎,其无知乎?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乎?◆韩愈:《韩昌黎文集·游箴》
78、 ⊙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 。释义:凡是施行政事,必须遵循政策法令而行动,修订法令制度一定要根据时势的变化而变化,如明白此理,那么就不会有错误的事了 。——《吕氏春秋·察今》
79、 ⊙夫丘陵崇而穴成於上,狐狸藏矣,溪谷深而渊成於下,鱼鳖安矣,松柏茂而阴成於林,涂之人则阴矣 。◆程本:《子华子·孔子赠》
80、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1、 ⊙古人云:“干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膊也 。”◆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 。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奔波,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也 。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82、 ⊙然苟趋重实业,分工交易,彼有余衣耳以为吾衣,吾有余食可以为彼食,各得丰衣足食,以乐天年,岂不善乎?此身体之快乐也 。然但得身体快乐,未可谓满足,因身体要死也 。故尚需求精神之快乐 。有身体快乐而精神苦者,似快实苦,终为愚人而已矣 。然则精神之快乐如何?日:亦在求高尚学问而已 。许多学问道理考究不尽,加力研究,发现一种新理,常有非常之快乐 。◆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83、 ⊙病叶惊秋色,残蝉怕夕阳 。——(宋)林逋《旅馆写怀》
84、 ⊙易乐者,必多哀;轻施者,必好夺 。——(隋)王通《中说·王道》
85、 ⊙与人当宽,自处当严 。释义:与他人相处应当尽量宽容,自身处世应当尽量严谨 。——(清)唐甄《潜书·取善》
86、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 。释义:英明的君主专心听取别人批评自己的过失,而不想听别人对自己的赞誉 。——《战国策·燕策一》
87、 ⊙吾乃今知文之可以行于远也 。以彼庸蔽奇怪之语,而黼黻之,金石之,用震曜后世之耳目,而读者莫之或非,反谓之近经,则知文者可不慎邪?◆柳宗元:《柳宗元集》
88、 ⊙人生之目的,为尽义务而来 。每人必有一定职务,必做一番事业,此谓之职业 。而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差,要求其适耳 。如目之司视,耳之司听,亦惟各得其适,初无高、低、贵、贱之定言 。人体之生理然,社会之职业,何独不然 。◆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89、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释义:只要有李广那样的良将守卫边疆,就能使敌人无法进犯 。一(唐)王昌龄《出塞》
90、 ⊙业精于勤,荒于嬉 。一(唐)韩愈《进学解》
91、 ⊙勿轻小事,小隙沈舟 。勿轻小物,小虫毒身 。勿轻小人,小人贼国 。能周小事,然后能成大事 。能积小物,然后能成大物 。◆能善小人,然后能契大人 。◆关尹:《关尹子·九药篇》
92、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 。释义:对人谦恭,这在品德方面是首位的;小心谨慎,这是行动的基础 。一(晋)羊祜《诫子书》
93、 ⊙常知足则常足,故富;能脱俗则不俗,故贵 。一(明)李贽《焚书·富莫富于常知足》
94、 ⊙士者,四民之首也 。官不重士则民轻士,而士亦不自重 。驯至有邪民,无正士,为可忧耳 。故官能养士,则士可教民,官能重士,则民听士教 。◆黄爵滋:《黄少司寇奏疏》
95、 ⊙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释义:不懂得礼节,就不能立身处世;不懂得分析别人的言论,就不能了解别人 。一《论语·尧日》
96、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 。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 。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 。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庄周:《庄子·齐物论》
97、 ⊙红尘干丈,风波一样,利名人一似风魔障 。恰余杭,又敦煌,云南蜀海黄茅瘴,暮宿晓行一世妆 。钱,金数两;名,纸半张 。◆张文潜:《元代散曲选》
98、 ⊙大凡人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 。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 。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有所不能也 。故余日:天与人交相胜尔 。◆柳宗元:《柳宗元集》
99、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释义:品德不能培养,学业不能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挺身去做,有缺点不能改正,这是我的忧虑 。一《论语·述而》
100、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1、 ⊙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 。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 。◆白居易:《白居易集》
102、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03、 ⊙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是善恶之分也已 。◆荀况:《荀子·性恶》
104、 ⊙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 。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 。◆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日:乐之为观也,深矣 。◆《吕氏春秋·音初》
105、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来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论语·述而第七》
106、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一(元)刘祁《归潜志》
107、 ⊙云:“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故君子未必富贵,小人未必贫贱 。或潜龙未用,或亢龙在天,从古以然 。◆王符:《潜夫论·论荣》
108、 ⊙马奔乃见良御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109、 ⊙却到帝乡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 。释义:即使到极富的地步,也不要忘本 。一(唐)白居易《浪淘沙》
110、 ⊙知人无法而知德有法,岂惟知德有法,而教德有方也 。天德虽偏,必以人德补之;天德非异能,补之以人,则皆异能也,合而听之,天下之材不可胜尽也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尚书》
111、 ⊙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 。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 。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 。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 。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 。”◆管仲:《管子·小称第三十二》
112、 ⊙根深而枝叶茂,行久而名誉远 。——(汉)徐斡《中论》
113、 ⊙民主之国,其用人行政,可以集思广益,曲顺舆情;为君者不能以一人肆于民上,而纵其无等之欲,即其将相诸大臣,亦皆今日为官,明日即可为民,不敢有恃势凌人之意 。此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政之所以公而溥也 。◆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
114、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汉)乐府古辞《古歌》
115、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孟子·尽心上》
116、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驰;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 。◆君子则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 。◆洪应明:《菜根谭》
117、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释义:荷花落尽,荷叶也枯萎了;菊花虽败,菊枝仍然傲霜卓立 。——(宋)苏轼《赠刘景文》
118、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释义:千万次地冲洗、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除尽沙石才能得到黄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之八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一《论语·子路》
119、 ⊙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 。释义:用风浪般的磨炼来超逸其情趣,用天地间的奋斗来实现其志向 。——(宋)赵令畴《侯鲭录》
励志古语名言经典语录【三】
120、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躍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 。有不得已者而右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忧于中而泄外者也 。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韩愈:《韩昌黎文集·送孟东野序》
121、 ⊙才子重文章,凭他二赋八诗,都争传苏东坡两游赤壁;英雄造时势,待我三年五载,必艳称湖南客小住黄州 。◆黄兴:《黄兴集·游赤壁联》
122、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
123、 ⊙夫人莫不有视、听、思 。目之能视,耳之能听,心之能思,皆天也 。然视而使之明,听而使之聪,思而使之正,皆人也 。◆王安石:《王安石老子注辑本》
124、 ⊙夫为善得好名,为恶得恶名,本是常理 。今乃有出于常理之外的,这等去处,须要见得透 。修己的不可侥幸得名,便欢喜自足了,还要勉强为善,以求称其名 。观人的不可徒取虚名,便轻易进用人,不可信人谗谤,便轻易黜退人 。还要仔细详询访,实有可用然后用,实有可退然后退他,好此,则无实之毁誉不能乱矣 。◆李东阳:《李东阳集·弘治六年八月十三日讲》
125、 ⊙立志不可不早,非谓暮年可宽也 。释义:立志要从小开始,不能慢吞吞地拖到晚年 。——(清)申涵光《荆园进语》
126、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一(唐)杜甫《赠韦左丞丈济》
127、 ⊙自然而虫之,不自然而人之 。强立宫宝饮食以诱其欲,强分贵贱尊卑以激其争,强为仁义礼乐以倾其真,强行刑法征伐以残其生,俾逐其末而忘其本,纷其性而伐其命,迷迷相死,古今不复,谓之圣人者之过也 。◆《无能子·圣过第-》
128、 ⊙国乱非独乱也,又必召寇 。独乱未必亡也,召寇则无以存矣 。释义:国家混乱不仅仅是内部动乱而已,它必然招来外患 。内部出点乱子未必就亡国,而招来外患就会使国家无法存在了 。——《吕氏春秋·应同》
129、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释义:只要坚持不懈,坚硬的金属和玉石也可以雕刻出花饰来 。比喻再难的事,只要不懈努力就能成功 。一《荀子·劝学》
130、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一(战国)商鞅《商君书·更法》
131、 ⊙试把贤愚穷究,看钱奴自古呼铜臭,徇己苦贪求,待不教泉货周流 。忍包羞,油铛插手,血海舒拳,肯落他人后?晓夜寻思机彀,缘情钩距,巧取旁搜 。蝇头场上苦驱驰,马足尘中厮追逐,积攒下无厌就 。舍死忘生,出乖弄丑 。◆张文潜:《元代散曲选》
132、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释义:文章如果对于治理国家没有效用,那与在蜘蛛网上缀上露珠又有什么区别呢?一(宋)黄庭坚《戏呈孔毅父》
133、 ⊙人一己百,虽柔必强 。释义:别人做一次,自己就做一百次,这样下去,即使原来很柔弱,也会变得十分强壮 。一(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134、 ⊙御将难,御才将犹难 。释义:领导和驾驭将领是很困难的事,要领导和驾驭有才干的将领,尤其困难 。——(清)钱益谦《响言·下》
135、 ⊙骏马不劳鞭 。一(唐)李白《赠友人》
136、 ⊙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 。——(五代)刘的《旧唐书》
137、 ⊙所禀有巧拙,不可改者性 。所赋有厚薄,不可移者命 。◆白居易:《白居易集·咏拙》
138、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孟子·离娄下》
139、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140、 ⊙异史氏日:“物莫不聚于所好,故叶公好龙,则真龙人室;而况学士之于良友,贤君之于良臣乎!而独阿堵之物,好者更多,而聚者特少,亦以见鬼神之怒贪而不怒痴也 。”◆蒲松龄:《聊斋志异·鸽异》
141、 ⊙云:“夫苟中心图民,知虽不及,必将至焉”,善夫!◆己富而能济人之贫,己贵而能恤人之贱,己智而能觉人之愚,己勇而能振人之弱,与利物为体,即是可推 。◆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济物》
142、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释义:已经做了的事,不必反复诉说;已经成为事实了,没有必要去劝阻;已经过去的事,不再加以责备 。一《论语·八佾》 励志古语大全
www.juzimi.cc
143、 ⊙心如老骥常千里,身似春蚕已再眠 。一(宋)陆游《赴成都》
144、 ⊙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 。阴阳以统其精气,刚柔以品其群形,仁义以经典事业,是为道也 。故凡政之大经,法教而已矣 。教者,阳之化也;法者,阴之符也;仁也者,慈此者也;义也者,宜此者也;礼也者,履此者也;信也者,守此者也,智也者,知此者也 。是故好恶以章之,喜怒以莅之 。哀乐以恤之 。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离,六节不悖,则三才允序,五事交备,百工惟奋,庶绩咸熙 。◆荀悦:《申鉴·政体第-》
145、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释义:不去追随夭桃艳李争占春色,独自傲然挺立,在严寒面前坚定不移 。——(宋)王禹偁《官舍竹》
146、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释义:自古人都要死,可是为正义献身的实在不多 。一(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
147、 ⊙夫德,和也;道,理也 。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 。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 。◆庄周:《庄子·缮性》
148、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一《老子》
149、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释义:不要因贫困而改变节操,也不要因地位低下而改变志向 。一(汉)桓宽《盐铁论·地广》
150、 ⊙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非其人,虽亲不授 。释义:如果发现了一个非常需要的人才,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要举荐;如果不是适用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近之人也不要任用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151、 ⊙心之官则思,一息不思,则官失其职,故人无思而无乎不思 。绝无所为,思虑未起之时,惟物感相乘而心为之动,则思为物化,一点精明之气,不能自主,遂为憧憧往来之思矣,如官犯贼,乃溺职也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子刘子学言》
152、 ⊙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 。一(清)崔岱齐《岁暮送戴衣闻还苕溪》
153、 ⊙荣之亢,辱之始也;辨之亢,诽之始也;使之之便,任法之便,责问之始也 。气者,耻之外也;耻者,气之内也 。温而文,王者之言也;惕而让,王者之行也;言文而行让,王者之所以养人气也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臣里》
154、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鲁迅全集》
155、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释义:干大事的不必总顾及那些细枝末节,讲大节不要放松对自己小毛病的批评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156、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一(唐)王翰《凉州词》
157、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汉)韩婴《韩诗外传》
158、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释义:不尊重他人的人格会使人丧失良好的品德,迷恋于所喜好的事物之中会使人失去远大的志向 。一《尚书·旅獒》
159、 ⊙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 。释义:文章由心里构思而产生,而心思靠文章来表达 。——(汉)王充《论衡·超奇》
160、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释义:有钱可以用来装饰房屋,有德可以用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体舒坦白如 。一《礼记·大学》
161、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释义:执政者在时,他的政治主张能实行;执政者死去,他的政治主张也就停止实行了 。一《礼记·中庸》
162、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释义:培养美德,一定要使它不断增长;除去邪恶,必须从根本上把它清除干净 。——《尚书·泰誓下》
163、 ⊙蹶足之马,尚想造途;失晨之鸡,犹思改旦 。释义:跌了脚的马,还想踏上征途;清晨不能呜叫的鸡,还想换个时间再叫 。一(唐)张鹜《还本邑以激励庶望生徒进益》
164、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孟子·离娄下》
165、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宋)晏殊《蝶恋花》
166、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167、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祖者,类之本也;君9币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9币,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入 。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荀况:《荀子·礼论》
168、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释义:立志应以语言忠实为其根本,修养品德应以行动力先 。——(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69、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 。释义:谋划好了再行动,事业就会兴盛;没有做好计划就做事,必然失败 。——(汉)刘向《说苑·谈丛》
170、 ⊙人必有终身之忧,而后能有不改之乐 。君子所忧乐如之何?◆日:所忧生于所苦 。不苦行险,不知居易之乐也;不苦嗜欲,不知淡泊之乐也;不苦驰骛,不知收敛之乐也;不苦争竞,不知恬退之乐也;不苦憧扰,不知宁静之乐也;苦生忧,忧生嗜,嗜生乐 。岂惟君子之分性然哉?即世俗亦有终身之忧乐焉,忧利欲之不遂其身也,忧利禄之不及其子孙也,忧谀闻之不哗于一世也 。◆庸讵知吾所谓苦,非彼所谓甘,吾所谓忧,非彼所谓乐乎?《诗》
171、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释义:征询治国的好办法,审定采纳人们的好意见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172、 ⊙安能俯首低眉,向人觅颜色哉!一(明)袁宏道《锦帆集》
173、 ⊙花经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 。释义:早上开的花草到晚上就凋落了;松柏根深叶茂,严冬里都不会衰败 。一(清)袁枚《谢霞裳寄药方兼讯病中光景》
174、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性不乱 。本性自净自定 。只缘触境,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 。◆慧能:《坛经·一九》
175、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释义:在千丈高的山冈上抖去衣衫上的灰尘,在万里清流中洗去脚上的污秽 。——(晋)左思《咏史》
176、 ⊙有天下而子百姓者,以天下之欲为欲,以百姓之心为心,固当遂其所怀,去共所畏,给其所求,使家家自宁,人人自遂 。家苟宁矣,国办固焉,人苟遂矣,君亦泰焉 。◆陆贽:《陆宣公集》
177、 ⊙夫不知者,非其人之罪也;知而不为者,惑也;悦乎故不能即乎新者,弱也;知而不以告人者,不仁也;告而不以实者,不信也 。◆韩愈:《韩昌黎文集·送浮屠文畅师序》
178、 ⊙君子不敢违善以邀誉,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义、妇顺、家人和、姻族睦,不伤人,不害物,安常处顺以求无负于民彝,如斯而已 。其吉也,福也、誉也、君子为善自若也,反是,君子之为善亦自若也 。吾为所当为,如饥之食,渴之饮耳;吾不为所不为,如饥不食馑,渴不饮鸩耳,吉凶祸福毁誉,听其自来也,于我何与焉 。虽然善者难言也,不择善者每失之,或日:“忘其贵贱,同其尊卑,忍耻包羞,纳侮受欺,善乎?”日:“非也 。”◆吕坤:《吕新吾先生文集》
179、 ⊙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 。释义:采玉的人要劈开石块才能取出美玉来,选择贤人要扬长避短、弃短取长 。——(汉)王充《论衡·累害》
180、 ⊙天下之事,最为难应者,百万之众卒然临之,而群情有不测之优:坐观其来而望风清命,则惧至于失吾之大计;起而欲拒之,而又惧力之不足而反为大息 。唯英雄之君,为能出身以当之,而其气不慑 。观其势,审其人,随其事变而沛然应之,切中机会而未尝有失 。此固非侥幸于或成而畏谨者之所能为也 。故吾欲拒之,则以至寡当至众,而吾能保其必胜;而不能拒之,则啖以甘言,济以深谋,而彼必不敢动 。二者之所为不同,而均于有成效 。◆陈亮:《陈亮集·酌古论》
181、 ⊙知至则当至之,知终则当遂终之,须以知为本 。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 。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饥而不食乌喙,人不蹈水火,只是知 。人为不善,只为不知 。知至而至之,知几之事,故可与几 。知终而终之,故可与存义 。知至是致知,博学、明辨、审问、慎思、皆致知,知至之事,笃行便是终之 。如始条理,终条理,因其始条理,故能终条理,犹知至即能终之 。◆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
182、 ⊙天下有信数三:一日智有所不能立,二日力有所不能举,三日强有所不能胜 。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有贲、育之强而无法术,不得长生,故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韩非:《韩非子·观行》
183、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一(明)吴承恩《西游记》
184、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老子·四十四章》
185、 ⊙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 。◆管仲:《管子·乘马第五》
186、 ⊙诚有善无有哉?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羟羟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日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 。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 。故日:“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庄周:《庄子·至乐》
187、 ⊙说到圣人,一般人总想到一个全知全能底人 。讲到学问,圣人一定是,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讲到本领,圣人一定是所谓“文能安邦,开能定国” 。其实圣人并不是如些全知全能底人,实际上亦没有如此全知全能底人 。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 。”“人伦之至”即是圣人,至于其有无在别方面底知识本领,则与其是圣人与否无关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亦说:“途之人皆可以为禹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才人与圣人》
188、 ⊙君子于天下,达善达不善,无物我之私 。循理者共悦之,不循理者共改之 。改之者,虽过在人如在己,不忘自讼;共悦者,虽善在己,盖取诸人而为,必以与人焉 。善以天下,不善以天下,是谓达善达不善 。◆张栽:《张载集·正蒙·中正篇第八》
189、 ⊙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 。释义:君子之间的交情,是以合乎正义的原则为基础的,不需要朝夕在一起相处 。一(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五首》
190、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孟子·公孙丑上》
191、 ⊙一身轻似叶,所重全名节 。——(清)李玉《清忠谱·傲雪》
192、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子思:《中庸·第二十章》
193、 ⊙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 。——《墨子·非命下》
194、 ⊙子谓窦威日:“既冠读冠礼,将婚读婚礼,居丧读丧礼,既葬读祭礼 。朝廷读宾礼,军旅读军礼 。故君子终身不违礼 。”◆窦威日:“仲尼言,不学礼无以立,此之谓乎?”◆王通:《文中子中说·魏相篇》
195、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兼爱上》
196、 ⊙戴盆望天,事不两施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
197、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198、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阙矣 。百年必世养之而不足,一朝一夕败之而有余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与人书九》
199、 ⊙逆则生,顺则夭 。释义:在逆境中反而能生存,在顺境中反而会夭折 。——(清)魏源《默觚·治篇》
【激励人生的古语_励志古语大全】200、 ⊙聪明反被聪明害 。——(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醉太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