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简介

孔子简介【孔子.不耻下问】
【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人,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但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
此后十四年中,孔子东奔西走,到处宣扬自己的政治哲学 。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 。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典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
【名言名句】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最后的忠告】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三干,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 。关于他的言行理论,都由其弟子收录入《论语》,这是一部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
孔子说“余非生而知之者”,有不懂的事情便求问于人 。一次,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 。当时有人讥笑他说:谁说孔子是有学问的“圣人”,懂得礼仪?你看,他来到太庙,见什么人都要问,遇到什么事都要问 。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说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遇人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这就是古书上记载的“子人太庙每事问”的故事 。
孔子的学生子贡是卫国人,他有疑问正好要问:“孔国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国是卫国的大夫,死后,卫国国君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 。
【孔子简介】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见子贡这么问,孔子就笑答:“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 。”孔子解释说,孔国非常勤奋好学,脑子聪明又灵活,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 。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