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都有哪些精彩的对偶句?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在古诗词中极为常见,近体诗中律诗的颔联颈联通常都是对偶句 。
        由于汉民族语言具有便于作成对偶的特性,所以上溯周秦典籍,下逮近代歌谣,乃至口头戏谑,常是采取这种排偶形式 。这一形式是素来就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 。把对偶形式由偶然产生发展成为有意识的大量创作,这是魏晋以来逐渐讲究声律的结果 。

  1.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宋汪洙 《神童诗》
  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劝学诗》
  3.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唐·李商隐《锦瑟》
  4.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5.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古诗中的句子的修辞手法是对仗还是对偶 古诗中的句子的修辞手法是对仗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
诗词,对联中的对仗工整是指什么?一是字数要相等 。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
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
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 。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 。
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
二是词性相当 。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
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
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 。
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 。
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 。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 。
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 。
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 。
【古诗词中都有哪些精彩的对偶句?】如天文对时令、 天文对地理 、地理对宫室等等 。
三是结构相称 。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
如李白题题湖南岳阳楼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 。
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
四是节奏相应 。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
:如: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 。
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
五是平仄相谐 。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
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一)上下联平仄相反 。
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
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 。
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如: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为平,●为仄 。
"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 。
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
有的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 。
六是内容相关 。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 。
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 。
“联”就是要内容相关 。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
但对联的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内容相关”也是如此 。
对联中有两类极特殊的对联 。
一是"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 。
如: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 。
上下联中,"树""果"皆草木类;"已""然"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 。
全联以口语对诗句,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 。
诗词中的对仗问题 二、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诗词中的对仗除了一般地要求相对的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似之外,还要求它们字面相对,并且词性一致 。
一字面相对 。
所谓字面相对,就是构成对仗的字词意义相对或相反 。
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在这一联中,“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字面意义都是两两成对的;动词“兼”和“接”相对,名词“天”和“地”相对,字面意义也是相对的 。
又如:新松恨不高千丈,恶竹应须斩万竿 。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在这一联中 。
“新松”对“恶竹”,“恨不”对“应须”,“高千丈”对“斩万竿”,字面意义正好相反,表达出很鲜明的爱憎 。
二词性一致 。
所谓词性一致,是指对仗的字词的词性要求一致 。
一般来说,名词和名词相对,动词和动词相对,形容词和形容词相对 。
如:欲寻芳草去,还与故人违 。
——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和“还”都是连词,“芳草”和“故人”都是名词,“去”和“违”都是动词 。
三另外,近体诗中的对仗,除了上述两个要求之外,还有不能在对应的位置用同一字 。
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有点类似于后人所说的扇面对 。
但是,在对应位置上出现同一个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仗 。
这类看起来和对仗很接近的修辞格,在古体诗里较多出现,如“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梅尧臣《河豚鱼》)之类 。
初学者要注意,不要将此类也认成是对仗 。
三、何谓工对?何谓宽对?工对即词性完全相同的对仗 。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不仅是名词对,而且还包含颜色对 。
“两个”对“一行”,量词和量词相对,名词和名词相对,“鸣”和“上”是动词对 。
像这样上下句每个词的小类都是一致的,是标准的工对 。
工对以追求对仗的工整为目的 。
在对仗上就有这样一种追求 。
如:字面相对也就是词类相同的互为对仗: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 。
依照传统,名词还可以分为以下一些小类:(1)天文(日月风云等);(2)时令(年节朝夕等);(3)地理(山水江河等);(4)宫室(楼台门户等);(5)器物(刀剑杯盘等);(6)衣饰(衣冠巾带等);(7)饮食(茶酒餐饭等);(8)文具(笔墨纸砚等);(9)文学(诗赋书画等);(10)草木(草木桃杏等);(11)乌兽虫鱼(麟凤龟龙等);(12)形体(身心手足等);(13)人事(道德才情等);(14)人伦(父子兄弟等) 。
同类的词相对是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是近体诗常用的工对类型 。
同义词相对在近体诗中比骈体少得多 。
一联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或基本上同义),是诗家大忌,叫做“合掌”,诗中极少这种情况 。
因为诗的篇幅短,要使诗的内容丰富,就应该让每一个词都充分发挥作用 。
宽对的一个意思,就是词类上面放得很宽 。
其要求是,只要用以对仗的词语词性相同,也就可以了 。
换句话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
如骆宾王《在在狱咏蝉》颔联: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
“那堪”与“来对”,对的意味就不是那么明显 。
但仔细体会,还是“对” 。
又如杜甫《题张氏隐居》颔联: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
这一联,乍一读看,对仗的意味也不是很明显 。
主要是因为“石门”对“涧道”,“斜日”对“余寒”,甚至“林丘”对“冰雪”,都给人对得不是那么工整的感觉 。
其实,这正是对仗的无穷妙用 。
对仗艺术不只有工对一个方向,还有宽对的一种艺术处理 。
宽对有时能造成更多的变化之美,让人感觉对仗可以层出不穷 。
而且宽对能破除匠气,在叙事达意方面也有妙用 。
当然,初学律诗的人,还是以求工对为主 。
宽对其实是更为纯熟、变化多端的一种对仗艺术 。
在对仗艺术处理上,唐人多以自然的工对为主,宋人则多利用宽对来破匠气 。
总而言之,对仗的工对与宽对是相对而言的,与艺术高低也不是一回事 。
对仗要掌握在工整中求流动、在稳健中见变化这一原则 。
诗词的对仗?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 。
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 。
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 。
”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 。
”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 。
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 。
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
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 。
由于不同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 。
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 。
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 。
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 。
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 。
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采用;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 。
由于律诗词曲的创作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
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 。
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 。
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
对偶句...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八月深秋,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
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水塘里 。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
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止不住,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如同墨色,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 。
棉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
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
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雨还是像下垂的垂线一样密集并下个不停 。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比喻无怨无悔、坚持不懈的诗词对偶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
刘禹锡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郑燮我找了一些,但是按你说的对偶句的话,那就只有第一句了 。
在古诗中,“对仗”是什么意思? (1)对仗又称对偶 。
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 。
(2)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
(3)最早出现: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 。
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 。
(4)举例:《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关于古诗的用韵问题浅说诗词格律 一、平仄音 一般来讲,普通话里的第一、第二声(既阴平、阳平)里大部分字,是古典诗词声韵部里的“平声”;而三、四声都是仄声(既“上声”和“去声”),但这仅仅是一般而言,绝不是肯定 。
如以普通话发音作为韵的平仄确定,一准出现错误 。
因为在不少入声字里,它的发音就是普通话里的阴平、阳平声,而入声字,又偏偏就是诗韵中的仄音 。
我对入声韵字最头痛,稍不留神就会出错 。
自己创作的古典诗词里,被人挑出毛病的地方,多为入声字的错误使用 。
入声字怎样才能记住?有人总结了窍门,但我不太认可 。
我认为入声字的掌握,应该是在长期写作时慢慢感悟出来的,在不熟悉的时候,只能靠查韵书去确定,这样做虽然比较烦琐,但是,能够有效的避免了平仄出现错误 。
入声字韵书上写的很分明,这里就拿几个字作为例子,不过是希望大家知道,这些字可不是平音,而是仄音:剥、吃、出、*、激、息、等等,这些字的发音都是普通话的“阴平”,但在诗韵里,它们都是仄韵 。
附加讲个小故事,很能说明平仄声的问题: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 。
”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 。
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
其实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
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 。
比如“乙、亿、邑”,它们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部,可在普通话读来却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能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ik,it,ip) 。
光是平仄音就说这么多,其实,如果手里有一本韵书就是最方便的事情了,许多字的平仄音在吃不准的时候,就可以翻查 。
过去我比较喜欢使用“平水韵”,而现在只喜欢在书店里购买的《诗韵新编》,在本书被称为“新韵”,而新韵就是改良后的古典诗词的韵书 。
如果到一些比较大的书店里去,应该可以找到这类书卖 。
(三联书店里就有这些书籍) 。
附:《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
书本定价10.60元 二、关于韵的几个概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实,一个字如果出现在诗行中,它的平仄音可以称为律,如果出现错误,就被称为“出律”,一个字在韵脚处才叫“诗韵”,如果出现错误,就被称为“出韵” 。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
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
甚至连民歌都会押韵 。
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于是,“押韵”又称为“合辙” 。
一般人在写古典诗词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习惯不按格律平仄去写诗词,他们在格律上的使用,习惯按普通话发音确定,所以,出律与否不提了,本就没有按格律写作,但是,韵却很可能出现错误,我固执的认为,一首古典诗词,它能错律但绝不能错韵,否则就完全谈不上古典而属于现代诗歌,甚至属顺口溜了 。
另一部分朋友喜欢按格律写诗词,参照的韵部多为“平水韵”或者是“声律启蒙”里的规定,这个做法是正确的,尽管已有不少人呼吁以普通话发音去确定一首诗词韵声部,但是,这些呼吁一直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或认可,所以,如果想使自己的诗词在韵上不出现错误,还是要使用古人为我们写出的这些规定 。
牵扯到韵的使用问题其实不多,除了用字可按韵书规定外,再就是把几个必须掌握的概念弄明白就可以了 。
总结归纳一下与韵有关的定义,也算是名词解释吧: 1、通韵:古体诗写作时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
2、窄韵:某韵部的字数很少 。
(宽韵与窄韵意思相反,略去不提) 3、出韵:应该按词谱规定用韵时,诗词里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叫做出韵 。
4、和韵:在唱和别人诗词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作诗叫和韵 。
5、次韵:也称“步韵”,既用原诗词相同的韵字,且前后秩序都必须相同 。
6、用韵:既使用别人原诗中相同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秩序 。
7、依韵:既用与原诗词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
8、抱韵:既首句与末句押韵,第二句与道第二句押韵,以此类推向中环抱的押韵方式 。
9、偶韵:既逢偶句才押韵 10、随韵:既一呼一应进行转换的押韵方式,一般是上句定韵,下句随押 。
11、排韵:既从地一句到全章甚至全篇,每句都押同一种韵 。
三、对仗: “对仗”如果细说,不如买本书自己细看,主要是内容实在太多了 。
记得当初我看见“对仗”这个词的学习资料居然有那么多的时候,吃惊极了 。
总以为掌握基本知识就够了,没想到还有那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了解 。
在对仗的每部分里,又分出各小部分,枝枝叉叉难以在这里归纳全面,所以,只能拣一些易记、多用的知识作为笔记内容,再深的知识,就必须看书了 。
诗词中的对偶,就叫做“对仗” 。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便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由 。
一般讲的对偶,指的是上下两句的相...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对偶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对偶的种类 第一,正对:从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 。
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 。
例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
第二,反对:上下文的意义相反或者相对 。
例如: 满招损,谦受益 。
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 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
第三,串对:上下文意思上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这叫做串对 。
例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对偶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 。
第一,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 。
例如: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第二,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的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不那么严格 。
例如: 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 对偶的作用 第一,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炼集中 。
第二,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匀称,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 。
对偶的运用 对偶是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修辞格式,使用非常普遍,从古到今,在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中,都有大量的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 。
第一,应用于诗歌中: 昔我往依,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一个星,两个星,无数明丽的火星,一锤影,两锤影,无数快重的铁影 。
来呀,大家齐努力,咱们要使这铁火碰动! …… 第二,应用于散文或其它文章中,大多是词或词组(短语)的对偶,也有句子的对偶,但较少见 。
例如: 我们伫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 。
第三,用于谚语、楹联及章回小说的章回标题等 。
例如: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
(谚语)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
(楹联)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三国演义》四十三回标题) 你找找 里面有七年级的*^_^*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