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白居易的古诗词

《七爱诗·白太傅(居易)》
年代: 唐 作者: 皮日休
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 。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 。
欻从浮艳诗,作得典诰篇 。立身百行足,为文六艺全 。
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谏垣 。所刺必有思,所临必可传 。
忘形任诗酒,寄傲遍林泉 。所望标文柄,所希持化权 。
何期遇訾毁,中道多左迁 。天下皆汲汲,乐天独怡然 。
天下皆闷闷,乐天独舍旃 。高吟辞两掖,清啸罢三川 。
处世似孤鹤,遗荣同脱蝉 。仕若不得志,可为龟镜焉 。
白居易诗句解释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大意: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 。
何要奔冲山下去,给原本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赏析: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 。
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 。
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
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 。
”(《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
解释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注释】: 人间①四月芳菲②尽?山寺③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④转入此中⑤来 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
②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
③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
④不知:岂料、想不到 。
⑤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作于江州 。
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原因惜春、恋春之情,怨恨春去无情,谁知是错怪了春,原来它并未归去,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山寺里来了 。
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 。
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启人神思,惹人喜爱,是唐人绝句中又一珍品 。
简评与赏析: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 。
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他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 。
不,岂只是有脚而已?你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 。
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
白居易的诗草解释白居易 :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韵译】: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
【评析】: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 。
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 。
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
白居易诗词歌赋《 常相思》解释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 。
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 。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 。
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但同样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爱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 。
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 。
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 。
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于是就在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 。
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 。
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到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 。
然而那与不过是个空想,无奈啊,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只能倚楼而望,回忆昔日的欢乐,来遣散心中的郁闷罢了 。
可大家想一想“月明人倚楼”,想象皓月当空、独自倚楼远望这样一幅画面,是怎样的意境啊 。
白居易的古诗有哪些村夜(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
【注释】 1.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 。
2.苍苍:灰白色 。
3.切切:虫叫声 。
4.绝:绝迹 。
5.独:单独、一个人 。
6.野田:田野 。
7.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黑色有棱,磨成面粉可食用 。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
诗人独自来到门前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 。
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
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 。
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 。
“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 。
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 。
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 。
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 。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
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 。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
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 。
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 。
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 。
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
【赞美白居易的古诗词】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
白居易 古诗 《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
诗文解释】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 。
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 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
【诗文赏析】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 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 危险就在眼前 。
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 ,原来是如此平常的话,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
’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 。
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 。
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
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 。
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
诗人表示象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 。
这是用诗的形式对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
分单调、双调两体 。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
②谙(音安):熟悉 。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
【品评】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
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
白居易寒食诗解释唐 - 白居易 - 寒食野望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题目】:寒食野望吟 【内容】: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白居易唐诗《惜花》字词的注释作品名称】【创作年代】中唐【作者姓名】【文学体裁】七言绝句作品原文惜花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 。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 。
[1] 作品鉴赏可怜二字道出了诗人对花的爱怜之情 。
可怜夭艳正当时一句则说出了鲜花开的正是美丽灿烂的时候,惹人怜爱 。
刚被狂风一夜吹,点名了鲜花被狂风吹了一夜,想必已经被吹落了不少 。
今日流莺来旧处一句说出了流莺曾经来过这里,如今又一次来了 。
百般言语泥空枝说的是流莺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同时叼走了泥土和没有花的枝干 。
可见这昨夜的风将花给吹落了 。
诗人联想到花的凋落而感到痛惜 。
诗人对落花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悼惜,不言花尽,其意自明,令人黯然伤神,暗喻自己的身世怀抱,世事难料,命运多舛 。
整首诗看似是诗人在对花的怜惜,其实是在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
诗人年龄正当时的时候都不能够得到重用,那么到了老年还会有更好的发展?诗人自己看着花被一阵狂风给吹落一地,美好时光就这么消失了,想想自己如果真的是被这凛冽的风给吹倒了,被埋没了,那么自己的一生将碌碌无为 。
惜花其实最终是在珍惜自己,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满心伤感,这被风吹落的花让诗人看后徒增怜惜 。
[2]
《白云泉》开放分类: 唐诗、济南、七十二泉1、白云泉在龙洞马蹄峪尽头,白云山主峰东北向山梁西侧陡崖下 。
陡崖高约15米,下部凹进,呈石窟状,泉自窟穴中流出,汇为面积约1平方米的石砌小池,然后再淌入与小池相连,南北长20米,东西宽约6米,一面临崖,三面石砌的大池中 。
池内青藻飘动,水清碧透,久旱不竭 。
泉北侧为白云洞,又称白衣仙人洞 。
洞深10余米,宽四五米,相传有一白衣仙人曾在此居住,故名 。
此处山高峪深,林木丰茂,蔚然深秀 。
白云山峻拔葱郁,白云常常缭绕于山间,气象苍茫 。
2、白云泉唐-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 。
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 。
“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①,“巍然特出,群峰拱揖”②,岩石峻峭 。
山上青松郁郁葱葱 。
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③,号称“吴中第一水”④,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⑤ 。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 。
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 。
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 。
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 。
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冗杂,“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 。
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秋寄微之十二韵》),觉得很不自由 。
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对照自己“心为形役”的情状,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一种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便油然而起:“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问清清的白云泉水,何必向山下奔腾飞泻而去,给纷扰多事的人世推波助澜!自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 。
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颇多事,衰惫殊少欢 。
迎送宾客懒,鞭笞黎庶难”(《自咏》),渴望能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 。
结尾两句流露出“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的情绪,集中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 。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 。
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 。
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
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 。
”(《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
白居易的诗春夜翻译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
【春夜 赏析】: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霄 。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这首(村夜)诗,乃诗人闲居乡村,因慈母谢世,情绪伤感,难以入眠,面对乡村秋夜之景所作 。
全诗朴实无华,恬静淡雅,宛如清风拂面,诗意盎然 。
诗人以白描手法勾勒出—幅乡村秋夜图:经霜的野草灰白一片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 。
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 。
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 。
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
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 。
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 。
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