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浪淘沙全文

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李煜 《浪淘沙》原文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 , ②春意阑珊 。
③罗衾不耐五更寒 。
④梦里不知身是客 , ⑤一晌贪欢 。
⑥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 词牌介绍注: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 , 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 , 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
双调 , 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 , 平韵 , 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 , 是别格 。
②潺潺:形容雨声 。
③阑珊:衰残 。
一作“将阑” 。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 。
不耐:受不了 。
一作“不暖” 。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 , 形同囚徒 。
⑥一晌(音赏):一会儿 , 片刻 。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
赏析: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 , 帘外雨 , 五更寒 , 是梦后事;忘却身份 , 一晌贪欢 , 是梦中事 。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 , 惊醒残梦 , 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
梦中梦后 , 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 , 觉来双泪垂” 。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 。
但《菩萨蛮》写得直率 , 此词则婉转曲折 。
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 , 更多象征性 , 也更有典型性 。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
作“莫凭栏” , 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 , 将引起无限伤感 , 作“暮凭栏” , 是晚眺江山遥远 , 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两说都可通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 , 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 , 不久于人世 。
“天上人间”句 , 颇感迷离恍惚 , 众说纷纭 。
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 , 天上人间会相见 。
”“天上人间” , 本是一个专属名词 , 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 。
李煜用在这里 , 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 。
应当指出 , 李煜词的抒情特色 , 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 , 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 , 自然明净 , 含蓄深沉 。
这对抒情诗来说 , 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 。
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 , 还是心怀故国 , 都写得哀感动人 。
同时 , 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 , 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 。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 , 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 , 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 , 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 。
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 , 此词亦复如此 。
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 , 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 。
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 , 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 。
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 , 调短字少 , 然包孕极富 , 寄慨极深 , 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
...
李煜词《浪淘沙》?紧急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 , 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
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简析】此词将梦前梦中梦后 , 穿插行进 , 对比强烈 , 揭示了内心 , 诠释深深的悲苦无奈和始终不渝的怀念故国的绝望心情 。
淅淅沥沥的细雨 , 敲打着窗台 , 故国神游 , 繁花似锦 。
干戈起 , 将一场春梦惊醒 , 罗衣锦被 , 难挡寒冷 。
艳丽的江南 , 欢娱陶醉 , 突兀回到现实 。
翘首凝望栏杆 , 空虚忧愁相袭 , 往日梦碎 。
在梦幻的召唤下 , 时光悄然流逝 , 回望故国心茫然 , 愁思哀怨诉衷情 。
即便身为赵宋的阶下囚 , 但思念故国的的感伤永不老去 。
李煜《浪淘沙》赏析此词为入宋后抒写幽闭时心情 。
“往事只堪哀” , 是说想起往事就悲哀 , 而不是说想起悲哀的往事 。
后主被俘入宋后 , 总是难忘故国的“往事” 。
《虞美人》词说“往事知多少”;《菩萨蛮》词说“往事已成空” , 可见他的“往事”是指过去欢乐“往事” 。
如今触目皆悲 , 所以想起欢乐的往事 , 更倍增伤感 。
开篇流露的是幸福的失落感 , 接下来表现的是沉重的孤独感 。
庭院长满了苔藓 , 可见环境的极度荒凉冷清 。
室内也是死气沉沉 。
珠帘不卷 , 既是无人卷 , 也是无心卷帘 。
户外荒凉 , 触目肠断 , 不如呆在室内消磨时光 。
可长期龟缩幽闭一室 , 内心的孤独还是不能排解 。
他在期盼人来 , 期盼着与人交流、倾诉 , 可等待“终日” , 不见人来 , 也无人敢来 。
据宋人王铚《默记》记载 , 后主在汴京开封的住处 , 每天都有“一老卒守门” , 并“有旨不得与外人接” 。
李煜在汴京 , 实质是被软禁的囚徒 。
他明明知道没有人愿意来看望 , 也没有人敢来看望 , 却偏偏说“终日”有“谁来 ” 。
他是在失望中期盼 , 在期盼中绝望 。
这就是李后主的心态 。
在极度孤独中度日的李煜 , 打发时光、排遣苦闷的最好方式是回忆往事 。
金剑沉埋于废墟 , 壮气消沉于荒草 , 复国的机会与可能是一点儿也没有了 , 只好任命吧!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吧!上片写的是白天 , 下片写晚上 , 晚凉天静 , 月华普照 , 全词的境界闪出一丝亮色 , 主人公的心情也为之开朗 。
可这月亮已非故乡之月 , 就像建安时期王粲《登楼赋》所说的“虽信美而吾土” 。
于是他由月亮想到当年月光照耀下的秦淮河畔的故国宫殿 。
但玉楼瑶殿已非我有 , 明月照得再亮 , 也只能徒增伤感 。
后主总是这么执着地留恋过去 , 故国成了他解不开的情结 。
故国情结是他后期词作的一大主题 , 也是他打发孤独寂寞时光的一副强心剂 。
但故国情结并不能解脱心中的屈辱与痛苦 。
他靠回忆过去打发时光 。
可是一旦从过去的往事中回到现实 , 又痛苦不堪 。
这样周而复始 , 后主深深地陷入了无法解开的心理怪圈 。
这首词就是在个人情绪的低徊倾诉中 , 表现了对南唐故土怀念的一种哀痛心情 。
词的上片实写风景撩人 , 而珠帘不卷的孤寂处境;下片则虚写天净月明、空照秦淮的凄凉情景 。
虚实相间、情景交融 , 很能打动人的心灵 。
这首词因触景生情起笔 , 似乎也很符合一般人的人生体验 。
但是 , 这儿“情”的特定内涵 , 却是“往事只堪哀” 。
这就融汇进去了诗人基于自己身世而激发的家国之恨、被俘之哀 。
据宋代王铚《默记》记载:李煜住处 , “一老卒守门” , “卒言有旨不得与人接” , 他实际上已被监禁 , 不得与外人接触 。
词的上片 , 写在袅袅秋风中 , 庭院苔藓侵满台阶和一任珠帘终日不卷这两个视觉意象和弦 , 推出了第三个意象的弦外之意:“终日谁来?”我们可以想见其庭院荒凉、凄清无人之情;孤独郁闷、亡国丧家之哀 , 如何深重而难以排遣 , 这与当年“晚妆初了明肌雪 , 春殿嫔娥鱼贯列”之欢乐盛事相比较 , 无疑有天渊之别 。
可见其“甚哀”之“往事”中 , 必然积淀着、包孕着多少风流倜傥、赏心乐事 , 令人思索 , 逗人遐想 。
下片一开始以“金锁”和“壮气”这样的豪放之词起领 , 似乎与上片风格不谐和 , 但是词的艺术生命力 , 就寄寓于这些曲折、幽微和奇崛处 。
其实 , 这是诗人为了艺术地展现自己面对着国破家亡情境也曾想有一番作为 , 胸膛里跳动过一颗悲愤不驯之雄心 。
“金锁”即“金锁链” , 这句借指南唐抗宋的失败 。
眼前严峻的现实是 , 剑折锐销 , 沉埋如粪土 。
昔日的一腔热血、满腹豪情 , 都洒遍荒野肥劲草了 。
接着“晚凉天净月华开”一句 , 可谓静穆之极 。
夜色如水 , 长空如洗 , 一轮华月冉冉运行 , 显得多么神秘宁静而肃穆 , 有一种超凡脱俗、怅望无极之情致 。
其中深含的隐性意蕴 , 大有“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之人生感喟 。
但是 , 李后主毕竟是一个往事难忘、悲哀难排的被俘之人 。
他在想象中念念难忘的情景 , 仍然是取自己的切身体验 。
华月空照秦淮河畔 , 那雕阑玉砌的宫殿楼阁 , 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月光 , 拖着长长的月影投入河中 。
这儿以月光的永恒 , 衬托人间繁华的短暂 , 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生的苦难感 。
正是这种“空照秦淮”的人生感慨 , 它“形象地向生命有限的人类显现”了它无限的诗意光辉 , 从而才有可能走向人心的最深处 , 化为每一个人心中感知到、嘴中说不出的“集体无意识” , 使这首词具有生生不息和蓬勃的艺术感染力量 。
李煜(浪淘沙)的全文 【李煜浪淘沙全文】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 , 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 , 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 , 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 , 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
离别它是容易的 , 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 , 今昔对比 , 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
扩展资料: 赏析 这首词 , 情真意切、哀婉动人 , 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 , 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
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 , 确实是“眼界始大 , 感慨遂深” 。
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 , 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
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 。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 , 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 , 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
...
类似李煜《浪淘沙》的诗词这是李煜另一首浪淘沙——《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李煜往事只堪哀 , 对景难排 。
秋风庭院藓侵阶 。
一任珠帘闲不卷 , 终日谁来 。
金锁已沉埋 , 壮气蒿莱 。
晚凉天净月华开 。
想得玉楼瑶殿影 , 空照秦淮 。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北宋 欧阳修把酒祝东风 , 且共从容 。
垂杨紫陌洛城东 。
总是当时携手处 , 游遍芳丛 。
聚散苦匆匆 , 此恨无穷 。
今年花胜去年红 。
可惜明年花更好 , 知与谁同?浪淘沙 山寺夜半闻钟辛弃疾身世酒杯中 , 万事皆空 。
古来三五个英雄 。
雨打风吹何处是 , 汉殿秦宫 。
梦入少年丛 , 歌舞匆匆 。
老僧夜半误鸣钟 。
惊起西窗眠不得 , 卷地西风 。
浪淘沙 ·小绿间长红晏几道小绿间长红 。
露蕊烟丛 。
花开花落昔年同 。
惟恨花前携手处 , 往事成空 。
山远水重重 。
一笑难逢 。
已拼(pàn)长在别离中 。
霜鬓知他从此去 , 几度春风 。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询句是什么,【原文】: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作者:李煜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注释】: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 , 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 , 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
双调 , 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 , 平韵 , 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 , 是别格 。
②潺潺:形容雨声 。
③阑珊:衰残 。
一作“将阑” 。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 。
不耐:受不了 。
一作“不暖” 。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 , 形同囚徒 。
⑥一晌(音赏):一会儿 , 片刻 。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 , 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 , 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喜 。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 , 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 。
离别它是容易的 , 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
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 , 今昔对比 , 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
李煜 浪淘沙的单个词解析你好《浪淘沙》调出于乐府(《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 , 原为二十八字 , 即七言绝句一首 。
唐白居易、刘禹锡演有此词 , 且词句即咏江浪淘沙 , 为唐时教坊曲名 。
迨至李煜 , 因旧调另制新声 , 乃变作双调 , 每段仅存七言二句 , 而所咏亦泛而不必切题矣 。
如皇甫松词云:“蛮歌豆寇北人愁 , 浦雨杉风野艇秋 , 浪起鵁鶄眠不得 , 寒沙细细入江流 。
”词牌格律以二十八字为正格 , 而以本调为变体 , 又名﹝曲入冥﹞、﹝过龙门﹞、﹝卖花声﹞ , 而﹝谢池春﹞亦名﹝卖花声﹞ , 不容稍混也 。
浪淘沙 霜无痕 夜雨洒空庭 ,  剔醒残灯 ,  横窗疏影略分明 。
曾是衣香斜共倚 ,  月洁风清 。
中仄仄平平(韵) , 中仄平平(韵) 。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中仄中平平仄仄 , 中仄平(韵) 。
孤枕怯钟声 , 寂掩银屏 , 芙蓉被冷梦难成 。
争奈多情销不尽 , 欲去还生 。
中仄仄平平(韵) , 中仄平平(韵) 。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中仄中平平仄仄 , 中仄平(韵) 。
用韵填词此调五十四字 , 前后阕字句完全相同 。
第一句五字 , 与﹝忆江南﹞次句同 。
第二句四字 , 为仄仄平平 , 第一字平仄不拘 。
第三句即平起平收之七言句 。
第四句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 。
第五句则与第二句同 。
此调平仄既宽 , 而后半又同前半 , 为初学填词者最易摹拟之词调也 。
希望可以帮助你
李煜的诗词全集?浣溪纱 转烛飘蓬一梦归 , 欲寻陈迹怅人非 , 天教心愿与身违 。
待月池台空逝水 , 荫花楼阁谩斜晖 , 登临不惜更沾衣 。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 。
凤箫吹断水云闲 , 芙蓉城上哭蛾眉 。
病中书事 病身坚固道情深 。
其二 层城无复见娇姿 。
惊塞雁:宋太祖尝因曲宴 , 痕眉染黛烟 , 穷子正迷家 , 著书数十篇 , 愁引病增加 , 先后一辙也!” 病态如衰弱 。
──见《癸辛杂识》 莺狂应有恨 , 蝶舞已无多 。
──题《落花》 。
《老学庵笔记》注云:作此未久 , 举此 , 太祖曰:“好一个翰林学士:“传自曹功显节度家 。
月照静居唯捣药 , 使煜诵其得 意诗 。
赖问空门知气味 , 一楼烟雨暮凄凄 。
炉开小火深回暖 。
书琵琶背 侁自肩如削 , 惆怅谢家池阁 。
红烛背 , 绣帏垂 , 梦长君不知 。
【注】一作温庭筠词 。
菩萨蛮·之一花明月暗笼轻雾 , 今宵好向郎边去 。
剗袜步香阶 , 手提金缕鞋 。
画堂南畔见 , 一向偎人颤 。
奴为出来难 , 教郎恣意怜 。
【注】《尊前集》作“子夜啼” , 雨气咽愁肠 , 金炉次第添香兽 。
谁能役役尘中累南唐后主李煜存诗十六首 九月十日偶书 晚雨秋阴酒乍醒 , 感时心绪杳难平 。
黄花冷落不成艳 , 红叶飕飗竞鼓声 。
背世返能厌俗态 , 偶缘犹未忘多情 。
自从双鬓斑斑白 , 不学安仁却自惊 。
秋 莺 残莺何事不知秋 , 醉拍阑干情味切 , 难胜数缕绦 , 小婢将行力未禁 。
【注】此词又传为曹勋作 。
雨深秋寂莫 , 别殿遥闻箫鼓奏 , 静怜姬满苦时巡 , 萧条益自伤 , 菊是去年依旧黄 , 宴坐清香思自任 , 觉来更漏残 。
──此句以下见《瀛奎律髓注》 衰颜一病难牵复 。
凭阑惆怅人谁会 。
香雾薄 。
病起题山舍壁 山舍初成病乍轻 。
荆州坏 。
莫更留连好归去 , 尽今夜矣 。
何荆州坏焚书二语 , 亡国 。
揖让月在手 , 动摇风满怀 。
──题《咏扇》 。
《石林燕语》注云 , 晓殿君临颇自羞 。
天香留凤尾 。
老舌百般倾耳听 。
粲粲黄姑女 , 深黄一点入烟流 , 杳在河之阳 。
庸医懒听词何取 。
更漏子 柳丝长 , 春雨细 , 花外漏声迢递 , 锦衾寒 , 画屏金鹧鸪 , 不知其斑 。
后西魏破江陵:“墨迹旧在京师梁门外李王寺 , 浏亮如笙碎在缑 。
题金楼子后 梁元帝谓 。
咽绝风前思 , 秋高天碧深 。
汗手遗香渍 , 贪合鱼龙构强名 , 门扃幽院只来禽 。
【注】此词一作温庭筠词 。
栖迟背世同悲鲁 , 沟引新流几曲声 。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且维轻舸更迟迟 , 别酒重倾惜解携 。
浩浪侵愁光荡漾 , 乱山凝恨色高低 。
君驰桧楫情何极 , 我凭阑干日向西 。
咫尺烟江几多地 , 不须怀抱重凄凄 。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旧家乡 , 三十年来梦一场 。
吴苑宫闱今冷落 , 广陵台殿已荒凉 。
云笼远岫愁千片 , 雨打归舟泪万行 。
兄弟四人三百口 , 不堪闲坐细思量 。
挽辞二首 其一 珠碎眼前珍 , 花凋世外春 。
未销心里恨 , 又失掌中身 。
玉笥犹残药 , 香奁已染尘 。
前哀将后感 , 无泪可沾巾 。
其二 艳质同芳树 , 浮危道略同 。
正悲春落实 , 又苦雨伤丛 。
秾丽今何在 , 飘零事已空 。
沉沉无问处 , 千载谢东风 。
悼 诗 永念难消释 。
前缘竟何似 。
梅 花 殷勤移植地 , 曲槛小栏边 。
共约重芳日 , 还忧不盛妍 。
阻风开步障 , 乘月溉寒泉 。
谁料花前后 , 蛾眉却不全 。
失却烟花主 , 东君自不知 。
清香更何用 , 犹发去年枝 。
书灵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 。
临风谁更飘香屑 , 佳节缠哀不自持 。
夜鼎唯煎药 。
──见《海录碎事》 乌照始潜辉 , 龙烛便争秉 。
──此句以下见《孔帖》 凝珠满露枝 。
游飏日已西 , 肃穆寒初至 。
九重开扇鹄 , 四牖炳灯鱼 。
忌觞无算酌 。
倾碗更为寿 , 深卮递酬宾 。
以上见《全唐诗》卷八 南唐后主李煜词及存疑词等 凡五十题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 , 露华凄冷蓼花愁 , 春殿嫔娥鱼贯列 , 余暖在檀槽 。
冷笑秦皇经远略 , 红粉面 , 不然烦恼万涂侵 。
感怀二首 其一 又见桐花发旧枝 。
空有当年旧烟月 。
王国维辑本录入《南唐二主词》 。
《全唐诗·附词》作“木兰花” 。
鬓从今日添新白 , 不觉潸然泪眼低 , 昏濛眼上花 , 杖藜巾褐称闲情 。
归时休放烛花红 。
《词的》调下有题“闺思” 。
菩萨蛮·之二蓬莱院闭天台女 , 画堂昼寝人无语 。
抛枕翠云光 , 绣衣闻异香 。
潜来珠锁动 , 惊觉银屏梦 。
脸慢笑盈盈 , 相看无限情 。
菩萨蛮·之三 宫 词 铜簧韵脆锵寒竹 , 新声慢奏移纤玉 。
眼色暗相钩 , 秋波横欲流 。
雨云深绣户 , 来便谐衷素 。
宴罢又成空 , 魂迷春梦中 。
喜迁莺 晓月坠 , 宿云微 , 无语枕边倚 。
梦回芳草思依依 , 天远雁声稀 。
啼莺散 , 余花乱 , 寂寞画堂深院 。
片红休扫尽从伊 , 留待舞人归 。
长相思·之一 云一緺 , 玉一梭 , 澹澹衫儿薄薄罗 , 轻颦双黛螺 。
秋风多 , 雨相和 , 帘外芭蕉三两窠 , 夜长人奈何! 【注】此词又传为孙霄作 , 见曾慥辑《乐府雅词》 。
又传为刘过作 ,  见沈愚本《龙洲集》 。
依王国维辑本《南唐二主词》录入 。
长相思·之二 一重山 , 两重山 , 山远天高烟水寒 , 相思枫叶丹 。
鞠花开 , 鞠花残 , 塞雁高飞人未还 , 一帘风月闲 。
【注】此词又传为邓肃作 , 见王鹏运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栟榈 词》及陈钟秀校《草堂诗馀》 。
宋泽元校本、类编、汲古阁本《草堂诗 馀》均题作李后主作 。
王国维辑本《南唐二主词》列为补遗 。
一斛珠 咏美人口 晚妆初过 , 沉檀轻注些儿个 。
向人微露丁香颗 , 一曲清歌 ,  暂引樱桃破 。
罗袖裛残殷色可 , 杯深...
李煜《浪淘沙》赏析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浪淘沙》是《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 赏析: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 , 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 , 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
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 , 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 , 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
全词原文如下: 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白话文释义: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 , 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 , 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 , 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 , 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
离别它是容易的 , 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 , 今昔对比 , 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李煜 ,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 , 961年-975年在位 , 字重光 , 初名从嘉 , 号钟隐、莲峰居士 。
汉族 ,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 , 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 , 史称李后主 。
开宝八年 , 宋军破南唐都城 , 李煜降宋 , 被俘至汴京 , 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 , 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 , 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
上片用倒叙 , 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
起首说五更梦回 , 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
帘外 , 是潺潺不断的春雨 , 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
“梦里”两句 , 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 , 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 , 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 , 贪恋着片刻的欢娱 。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
说“独自莫凭栏” , 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 , 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
作者所说的“别” , 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 , 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 , 即指亡国以后 , 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 , 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
“流水”两句 , 叹息春归何处 , “天上人间” , 是说相隔遥远 , 不知其处 。
这是指春 , 也兼指人 。
词人长叹水流花落 , 春去人逝 , 故国一去难返 , 无由相见 。
...
李煜诗词全集长恨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今译] 人生之长恨 , 水之东流 , 都是自然之理 。
[赏析] 此词通过伤春来抒发自伤身世之感 , 当系降宋后所作 。
这一句词人从一个亡国之君的立足点总结出一条人生哲理 , 把自然现象与个人感情结合在一起 , 极其凝练而富于感染力 , 因而往往引起不幸者的共鸣 。
他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 , 论者以为美中不足在“恰似”两字 , 因为这样点明了反觉得意味很浅 。
此句泯尽比喻之迹 , 笔致更觉深婉 。
[原作] 林花谢了春江 , 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胭脂泪 , 留人醉 , 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