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伏羲庙历史简介

12月30日在中国旅游报第8版上刊发宣传专版《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天水伏羲庙》

天水伏羲庙历史简介

文章插图
天水伏羲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又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人祖庙,是一座专门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宗庙建筑群,现存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经后期不断修缮和扩建,总占地面积364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庙宇,也是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被人们尊称为“中华第一庙”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天水伏羲庙历史简介

文章插图
天水伏羲庙历史简介

文章插图
伏羲庙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宫廷式建筑格局,在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戏楼、“开天明道”牌坊,宫门、前院、仪门、中院、碑廊、朝房、钟鼓楼、先天殿、太极殿和后花园,形成了传统的“四进四院”“前朝后寝”的建筑格局 。整个院落重重相套,高深幽远,而朝房、碑廊沿中轴对称分布,规划统一,主体建筑先天殿内现存明代伏羲泥塑彩绘巨像,身高三米,手托先天八卦盘,威仪古朴,俨然一位古代圣者的形象 。殿内天花彩绘河图居中的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方位图,在国内古建筑中绝无仅有 。太极殿又称寝宫,明嘉靖二年(1523年)创建,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上高悬由书坛泰斗沙孟海老先生九十高龄时所题写的“太极殿”巨匾,其书雄浑刚健,气势磅礴 。太极殿尽间明代木质窗棂透雕团龙、团凤,雕刻精湛,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木雕艺术的精品 。后花园建于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园内有泮池,池上建过桥,桥北有“见易亭”,毁于民国 。2005年,天水市博物馆按照历史格局,在后花园中恢复了见易亭、泮池,为后花园增添了许多光彩 。现在庙内有64株古柏,以64卦方位栽植,另有千年槐树一株,老树参天,柏影掩映,鸟雀翔集,情趣盎然 。
天水伏羲庙历史简介

文章插图
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一画开天”,肇启了中华文明,被尊称为“人祖”“龙祖” 。伏羲创八卦,奠定易学基础;造书契,创造文字雏形;结网罟,发展渔猎生产;制嫁娶,确定婚姻礼制 。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 。天水伏羲庙现在每年举办三次大的祭祀伏羲活动,即正月十六日前后以民间祭祀活动为主的春祭传统庙会,6月22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公祭伏羲大典,以及农历七月十九日秋祭伏羲活动 。太昊伏羲祭典因其源远流长、影响范围广、祭祀规模大而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祭伏羲大典迄今已成功举办33届,成为全省一张重要的文化品牌,同时以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 。
天水伏羲庙历史简介

文章插图
近年来,在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伏羲庙围绕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提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战略构想,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旅游开发,不断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和品质 。持续擦亮伏羲文化首位品牌,讲好伏羲画卦故事,推动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5年编制的“伏羲庙”记录档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优秀档案”;2014年荣获“绚丽甘肃十佳旅游景区”;2015年入围“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榜”,并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评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2017年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对仗理论发源地”,同年被中国侨联授予首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19年被授予“甘肃省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示范基地”;2021年被授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