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的孔明是诸葛亮吗( 二 )


评价:
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袁子》: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 。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 。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
徐庶:“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
诸葛亮跟诸葛孔明是同一个人吗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 。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 。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 。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 。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 。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 。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 。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 。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 。,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 。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 。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 。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