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素抱朴是什么思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什么意思

见素抱朴是什么思想
“见素抱朴”是老子思想,“见素抱朴”意为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出自《老子》 。
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观点,又从“绝学无忧”四个字来讲述如果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 。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什么意思“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思是指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 。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
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
“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 。“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 。“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 。“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
老子道德经十九章中的见素抱朴

见素抱朴是什么思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道德经》中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的意思是:
1、见素抱朴的意思:就是要抱住“朴素”的意思 。
2、少思寡欲的意思:就是要减少欲望的意思 。
3、绝学无忧的意思:一般的解释是舍弃用学习知识的方法了解事物 。
其实,这三句话,都是在指出一个道理:减少 心 对富贵、繁华、智巧和满足各种欲望的追求,从而让自己心清静,而使自己深层的潜意识得到开发,让自己在生活和事业中拥有更好的“智慧” 。
关于《道德经》的介绍:
1、《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
2、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
3、《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
4、《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
5、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
见素抱朴的见是什么意思见素抱朴的意思是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
见素抱朴解释:
释义: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
出处: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
译文: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