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叶子卷起怎么办 茶树叶子卷起如何处理( 二 )


披阅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重印刊行的三种古代版本可以发现,从开始有地震、山崩、旱涝等灾情记载的宋 1067年至今,安溪近千年县史总共发生过不足 10次大雪成灾的事件 。依据我的记忆,安溪最近发生的一次“雪灾事件”是在1977年12月12日 。而集中在18世纪20至30年代的有5次,占一半之多 。也就是说,对人类能造成灾难的大雪,有一半多降到 1720年至1728年这个历史区间了 。从气象学的角度而言,1720年至 1728年也就成为安溪气候史上非常值得注意的年代了 。
不妨进行一番纯文学意义上的想象与描述:18世纪 20至 30年代的每年冬天(时间) 。安溪山川大地(地点),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事件起因) 。急剧下降的气温,使缺少抵御雪灾经验的安溪民众措手不及 。尤令人忧心忡忡的是,山坡上辛勤开垦出来的茶园遭大面积冻毁,损失惨重(事件发生、发展) 。雪灾过后,王仕让、魏荫(人物)出现在房前屋后、峰麓山巅,四处寻挖未被冻死的茶树以便补苗 。此时,遭雪灾冻压而顽强幸存的几棵茶树——一个新的茶树品种——铁观音诞生了(事件高潮、结局)
我的这种研究方法固然漏洞百出,实在经不起推敲,但却是值得关注的 。因为现在虽然不能用“雪灾年代”的具体气候数据,来证实气候变化对茶树新品种的诞生造成多大影响,却可以根据物种进化的规律和现代育种方法,从中发现奥妙所在 。物种是自然的产物,而自然无非是阳光、空气、水等因素 。自然环境变化对物种进化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即是典型一例 。据此,我们完全可以从逻辑上作一个大胆假设:“雪灾年代”诱发茶树基因变化,诞生了铁观音 。
假如这就是历史的真相,那么,集中发生在 18世纪 20至 30年代安溪大地上的“雪灾事件”同样呈现出事物利弊参半的两面性 。所谓祸兮福倚,现在看来,这场给昔日安溪先民造成重大损失的“雪灾事件”,却是一个由大自然主持进行的“物种新试验”,为后世千千万万的安溪人带来巨大的福祉 。
而古代安溪人无法根据科学理智地认识物种的源起,对自然始终怀有的“敬畏之心”,使他们把铁观音的诞生或“归功”于神天——观世音菩萨的“托梦”,或“归功”于人天——皇权的“赐名”,这也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 。从对神天的敬畏,到对人天的征服,到人类怀疑一切、选择科学的理智,我们的社会历史似乎都行走在这样的基本路线上 。
在另外一个章节,有一个资料,我补充一下:
我推断铁观音物种的源起,可能有人认为是“无稽(查考)之谈”,但若从现代铁观音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生化特征去分析,结论可能就非常清楚了 。中国著名茶学专家刘勤晋曾经提供了一组“乌龙茶品种间叶片结构的比较”数据,在这组数据中,我特别注意到铁观音的气孔呈现出“40×32”的最小值,明显小于其他乌龙茶品种间叶片结构 。这能否说明铁观音的气孔是连续遇冷后才明显收缩,呈现这个最小值?在“连续遇冷”这个环节中,茶树基因进行动态变异,而新品种一旦形成,茶树本身又同时具有遗传特征了 。
关于这个推断,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
关于铁观音的传说
一、魏荫受观音托梦说
1725年左右,安溪县西坪镇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每天奉茶于观音菩萨前 。诚心感动天,观音托梦于他,使他发现一株破石而出的茶树 。魏荫便将此茶树移植栽种,之后广为蔓延 。这是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印行的“官方说法” 。安溪县茶农的民间说法是,魏荫所栽茶树成茶冲泡后满室生香,不同于一般的茶,其色黑如铁,较一般茶重得多 。魏荫信仰“观音”,疑是观音所赐予,故将其命名为“铁观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