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自学中医知识 如何自学中医


一,学中医之法
中医学子万万千千,个个都想学好中医,但不少学生花了数年功夫,却未能得窥中医殿堂 。是中医难学吗?还是没有找到学医的途径与方法?我认为,中医不难,难在用心 。但光是用心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如何去用心 。这里我就详细地分析一下学中医的两个关键途径,亦是学好中医的秘诀 。学医之道,贵能有所自得 。欲求自得,必先有所悟 。悟而生智,从此中医医理一通百通 。试看当前国内中医界,有终身学医而不悟者,则一生行医,浑浑噩噩,一直没有明白医理 。如此看病,疗效必差,更不要谈对于中医的信心了 。此辈学医,误人误已,虚度一生,良可悲哉 。要之,要通医理,必先有所悟 。而自悟之道,源自读书 。中医是一门传统学问,非读书不能得其真谛 。因此,想学好中医,先要下功夫去读书 。学问是没有速成的 。学医亦如此,非熟读强记,精思体悟不能得其真意 。又非转益多师,切问近思,无以收功 。或问学医有何秘诀?我认为,学医只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功夫,一个是智悟,除此之外,别无良法妙方 。
一、 下点切实的功夫天下事没有不需要下功夫而能成功的 。做学问如此,学医亦如此 。记得中医课本里有一段荀子谈劝学的话:“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就是说,如果别人能一天做到,我就花十天的功夫,别人需要十天,我就花百天的努力 。如果真能坚持下功夫,则即使是笨人也能达到学问的极致 。因此,学医,首要的就是下功夫 。要学医,就要做大医,而作大医有如一件工程,需要严谨的态度,而且要很下苦功,坚持不懈 。以下有三个步骤可循,愿意学医的人不妨琢磨一下这三步,循序渐进,自然能成大医 。一则,积累医学知识与经验 。每个人初学医时都要学会积累,只有日积月累,才能积少成多,积薄成厚 。中医知识包罗万象,既有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也有人情世故的学问,更有星算诸子的学说,还包括内外妇儿针灸各科经验,这些都需要慢慢地掌握 。所以说,不积无以广大,不学无以成医,每天都要学一点儿,坚持不懈,积累自多 。孔子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温故而知新”,都是积累学问的基本法门 。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初学医的人来说 。望着如山的知识,成堆的医书,恐怕会有种畏难的感觉 。天下的病并不好治,也并非每个学医的人都能治好大病重病,想当大医,想掌握生死人肉白骨的本事,就得有定力,有信心,不急不躁,不矜不伐,持之以恒,必有所获 。凡是大医,都是在一天一天的积累过程中坚持下来的 。每位历史上的名医,没有谁不经过此积累的阶段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在这个阶段 。
二则,循序渐进 。中医知识浩如烟海,非循序渐进不可 。要积累哪些知识呢?我认为首先是先秦四书五经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医的基础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就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医德与气质也在这个文化之上建立起来,这是学医的首个捷径,舍此没有别的捷径 。所谓的“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就是真实的写照 。在文化背景上再进一步钻研医理医法,古今两千年来有成百上千的医书,约之先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金匮要略》以及《神农本草经》等经典以求本,再读明清诸家名其源流即可 。另外,还包括西医以及易理术数、文化历史等,都需要慢慢地涉猎 。这样由点而面,由易入难,由今及古,由约而博,渐而入医道之门 。总之,沉于斯术,浸之愈久,积累愈多,将来的成就也将越大 。中医的学习过程一般先基础,后临床,先简后繁,先易后难 。先学中医基础理论时,要完全搞通,然后方可学中医诊断学以及中药学 。对于每一本书来说,要先掌握每一章的精义,然后可以渐而到下一章 。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顺序,量力而学,坚持不懈 。前面的没有学好,就不要急着学后面的 。一本书没有掌握好,就不要急着学下一本 。这样层次清楚,一步一步,渐而汇通,亦不会学得乱七八糟,漫无边际,犯西瓜芝麻之戒 。三则,熟而生巧 。学医需要精熟,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或者浮光略影式的读书,那是不可能学到中医精华的 。如果守不住精熟这两个字,即使泛览千卷,才一掩卷,便茫然无所得 。因此,惟有精熟方能通其意旨,得其义理,悟其巧妙 。所以古人学医,无不注重精读熟记 。苏东坡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读医书不是看小说,需要反复琢磨 。特别是读《黄帝内经》,读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读十遍时的体会与读一遍一定有同,及读至百遍,又必然会有新的体会 。我大学的一位老师说过,《黄帝内经》要一年读一遍,临床干到老,就要读到老 。因为随着临床进步,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体会 。我相信此言,临床之余,读书不怠,的确深有所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