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大别称 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中国”的别称有:中原、天朝、华夏、瓷器之国、丝绸之国、茶叶之国、神州、九州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有四大别称即:神州、九州、华夏、中原 。今天小编就对这四个别称做下简单的介绍 。



1、神州


【中国的四大别称 中国的别称有哪些】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邹衍的人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 。”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 。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



古代中国对于天非常的敬畏,所以中国的皇帝也被称为“天子”,既然有了天地造化万物,当然就需要神化,因此中国被称为神州 。


2、九州


根据《尚书·禹贡》记载,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是指九州地域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 。






关于“九州”的说法一直以来是争议颇多的,迄今为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山海经》之中所记载的,是黄帝划分了“九州”;另外一种说法则是大禹,但是现在普遍地认为第二种说法更具说服力,因为当时大禹为此还特地打了九口“大鼎” 。后来大禹也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为了方便治理天下,他把天下划分成九州,并且令每个州的州长都献上青铜,铸成了九只大鼎,天下九州的名山大川都刻在大鼎之上,而这九鼎都集中在夏朝的都城,成为了帝王的象征,所以才会有“问鼎天下”的说法


3、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 。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


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 。


4、中原


中原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意思是原野,原野之中 。原意中并未指定确切地理方位 。“中原”一词最初只是“原野”之意 。第一次指定“中原”地理方位的是《尚书·禹贡》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名“中原” 。


狭义上,中原指河南一带 。先秦时期已有雒邑(今洛阳)、陶(今山东定陶县)为天下中心的说法;随著华夏族向周围迁移,其活动范围扩大,古代豫州被视为天下中心 。广义上,中原指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大片地区,或指黄河流域 。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秦朝 、西汉、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


单是中国的别称就蕴含了这么深的文化底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