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兄弟排行相互称谓 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 四 )


(六)称行第
行第即兄弟排行的次序 。古人喜以排行相称,尤以唐人为甚 。白居易有诗题为《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其中元九即元稹,李二十即李绅 。唐代诗文中常见的如李白为李十二,高适为高三十五,白居易为白二十二 。行第以同曾祖的兄弟排算 。
(七)称谓自家人
古人称自家人时,常用“家”、“舍”等词,如家父、家母、家兄、含弟、舍妹、舍侄 。称“家”或“舍”有区别,“家”用以称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舍”用以称自己的卑幼亲属 。唐以后,为表亲切,称呼同宗也加“家” 。
(八)称谓已故者
一般在称谓前面加“先”,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故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故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故的有才德者为先贤 。
(九)朋友称谓
古人非常重视朋友,所以关于朋友的称呼很多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用敬称,适合用“你、我”之类的随便称呼来相处的朋友叫“尔汝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道义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也叫“神交” 。
(十)称呼晚辈
呼叫晚辈时,用“尔”、“而”、“汝”、“渠”等词,也可用“竖子、“小子”等兼有训斥与爱昵双重含义的词 。“竖子”、“小子”若用于平辈,则为轻慢、斥骂之意 。
(十一)分年龄的称谓
古代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很多不同称谓,如:“襁褓”是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是指幼儿,“黄口”、“垂髫(tiáo)”是指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指少年儿童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后用以比喻未成年人,称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又“舞勺之年”、“舞象之年”分别指13岁和15岁 。“及笄”指女子15岁,“束发”指男子满了15岁(到了15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指男子20岁,“而立”指男子30岁(立,即立身、立业),“不惑”指男子40岁(不惑,即不迷惑、糊涂),“知命”指男子50岁(知命,即知天命) 。60岁称花甲之,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从心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90岁称鲐背之年 。80—90岁也合称耄(mào)耋(dié)之年 。100岁称期颐之年,又可称为人瑞 。
(十二)百姓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
(十三)谦称
一般表示谦逊态度的自称有: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即私下、私自之意,表示自己冒失或唐突)、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
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不善)、朕 。
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臣、下官、末官、小吏等 。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