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英雄二字 英雄是什么意思

英雄一词有着三层意思,其一为才能勇武过人视为英雄 。《汉书刑法志》中说:“总擥英雄,以诛秦项 。”,那么高祖刘邦则被视为英雄 。其二则是拥有英雄品质的人视为英雄,比如《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 。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本初就是指的袁绍,按说当时袁绍坐拥四郡实力雄厚,但偏偏曹操不将其视为英雄,这正是看一个人的英雄品质 。其三为具有无私忘我的风险精神的百思特网人视为英雄,就比如董必武写的《邯郸烈士塔》诗中:“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 。”
可是英雄一词开始变得滥用,生活里无处不见英雄二字 。实际上英雄一词用法的转变活脱脱就是一场人类个人价值认知转变的历史,过去英雄难做,现在却人人皆可英雄 。英雄概念可以追溯到刘劭的《人物志》上,“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 。”,可以看到英雄原本就是两个概念,而且还是用来形容动植物的,但却被引用到了人的身上 。
英雄二字的字体演变
那么英雄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在汉代,做英雄总是和功业所挂钩 。这一概念也是易中天先生提出来的,细思一下果真如此 。在汉朝被视为英雄的人物有张骞、卫青、司马迁等等,这些英雄都有同一个特征,那就是都带有后缀 。比如张骞总会连同出西域一起说,卫青则是平匈奴,而司马迁就是著《史记》,所以在两汉时期英雄都是带有功业者 。
汉代张骞
但这种习惯到了三国时期居然戛然而止了,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英雄的概念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曹百思特网操人尽皆知,不但是我们说他奸,就连乔玄、许劭二人也都说他奸 。“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语就是许劭说的,可这并没有妨碍曹操成为一个英雄 。而且我们会发现曹操虽然也有功业,但却是模糊的 。不像我们说起张骞一样,主要贡献就是出使西域,但我们换成曹操了该用什么好呢?这时候发现曹操要接的后缀太多了 。
昔日三国英雄刘备
其实这正是人们对于英雄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从最原始的功名衬托人,转为了人的价值高于功业 。人的价值开始逐渐凸显,这也是人们对自我认识的一大进步 。三国之中每一个被视为英雄的其实都是失败者,曹操没能够实现统一梦想,刘备梦碎蜀汉,孙权独守一方却难阻东吴消亡 。但这些都没影响到他在人们心里的地位,从这时候开始人的价值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开始不以成败百思特网论英雄;只要你有英雄之志,就能贴上英雄的标签 。
祖逖闻鸡起舞
这种认知到了魏晋时期更是盛行,其中能够作证的便是祖逖和刘琨 。《晋书祖逖传》中记录到:当祖逖率众北伐,北渡长江之时豪气干云,并且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刘琨则是和祖逖一起闻鸡起舞,两人的事迹都被视为后代人们激励的代表 。但两人最后都是功败垂成,祖逖忧愤而死,刘琨被人冤杀 。可这些去被后人给记住了,并且甚为怀念,这也让他们成为了意义上的英雄 。
而且对英雄的认知最大的改变就是一个人是否为道德楷模,在古代圣贤之人都品德高尚,而他们也有着先天的优势成为英雄 。但到了晋朝以后,人们忽视了这些 。看到的更多是一个人的价值,曹操小时候无恶不作,好飞鹰走狗 。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曹操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也没有阻碍其成为英雄 。这其实也意味着道德评判退隐,而个人价值彰显,或者可以说成是人们开始注重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