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授衣节与寒衣节的来历吗?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二 )


那么授衣节在唐朝具体在哪一天 , 哪一时段呢?
我看了很多诗 , 基本和重阳节重合 , 在九月九号前后 。大概也会根据各个地方浮动给假 。
唐朝授衣节已经包含了两点 , 一是祭祀 , 二是整理自己的秋冬用具 。

你知道授衣节与寒衣节的来历吗?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文章插图


那么在宋朝 , 九月的授衣节就慢慢推到了十月 。这是因为十月更冷 , 而且更感到衣服的重要 。
宋朝官方 , 在十月上旬 , 会有专门的对将校赐予锦袍 , 就是高级棉衣的仪式 , 以鼓励他们戍卫之辛 , 所以宋朝有十月授衣的说法 。
而随着授衣仪式就是皇家的祭祖 , 延伸到民间 , 唐朝的九月授衣 , 就演变成十月寒衣节 。
此时民间准备好了自己的秋冬衣裳 , 天地冷暖人间心 , 开始了给先人祭祀 , 烧寒衣 。
所以农历的十月一日 , 叫做寒衣节 , 给先人烧衣裳 , 称之为送寒衣 。成为清明中元之后 , 又一个祭祖扫墓的重要风俗节日 。
这是中国人由冷暖及天下又网及宇宙魂灵的一种精神观和仪式 。
你知道授衣节与寒衣节的来历吗?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文章插图


那么回到人间本身 , 寒衣也的确是有着真实的人间冷暖的分量 , 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 。
“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意恐迟迟归 。”唐朝孟郊《游子吟》
这是母亲替孩子做衣裳 , 针脚要密 , 要厚实 , 要保暖 , 因为孩子出门 , 换洗无多 , 越牢靠 , 越能让做母亲的少一点担心 。而且怕他在外面耽搁久 , 恨不能一件衣裳抵十件 。
“夜战桑干北 , 秦兵半不归 。
朝来有乡信 , 犹自寄寒衣 。”唐朝许浑《塞下》
这是说唐朝的一场边关之战 , 半数的士兵都没有回家 。但是第二天早上 , 还有家乡的信到 , 说冬天的衣裳我给你寄来了 。这是一位母亲还是一位妻子?在唐朝 ,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 , 就是需要家人寄衣裳 , 也许是唐朝的战争消耗 , 军备不足 , 也许是做父母妻子的爱心 , 只要有可能 , 就给这些在外的亲人寄上最暖和的冬衣 。
只是她们不知道 , 可怜无定河边骨 , 犹是春闺梦里人 。
你知道授衣节与寒衣节的来历吗?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文章插图


宋朝的商品经济发达 , 大概士兵穿的还基本不缺 。所以主妇的心思就更细腻 。
“日日妆楼望雁回 , 雁回郎不寄书来 。
谁知别厚身宽窄 , 欲送寒衣未敢裁 。”宋朝王镃《征妇词》
这已经上升到了 , 希望给对方做的寒衣合身而保暖 。怕做小了 , 浪费了材料 , 怕做大了 , 不合身 , 夫君不喜欢 。不过棉花在宋朝还是紧俏商品 , 一件最保暖的棉衣恐怕是价值不菲 , 要我 , 我也不敢动剪刀 。心疼的何止钱 , 还有那手工日夜的心意 , 怕穿不到他身上 。
但是就怕剧情翻转 , 这里还是小心思 , 那里已经魂归天国 , 书信不来 , 是真悲催 。
明清两代棉花推广 , 但是冬天家人做的棉花衣裳 , 仍旧是最温暖的爱心 。贫寒之游子 , 自己背着家乡的棉被棉衣 , 这种风景实际延续到上世纪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