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察使是几品官,按察使相当于几品

按察使相当于几品
按察使相当于正三品 。
按察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官名 。唐初仿汉刺史制设立,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个省范围的刑法之事,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 。
“按察”相当于古代的“陈臬”,因此按察使又叫“臬台” 。明朝省级地方官员分为三司,分别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一省军务” 。清朝布政使主管民政赋税;按察使职掌不变;都指挥使废置不设 。
按察使是几品官按察使是三品 。
明朝在省一级设立了“提刑按察使司”,其长官为按察使,正三品,该机构的职能是司法和监察,也就是监督官员的业绩以及贪腐情况,可以检举属地的各级官员,甚至是布政使明代省一级最高行政长官,跟按察使是同僚,没有统属关系但是,对于官员的监察,按察使只抚检举权,没有处置权和重新任命的权利 。

按察使是几品官,按察使相当于几品

文章插图
明朝只在省一级设立了按察使司,虽然下面有分巡的官员,但是一般情况下,真正审理案件的还是县一级的县令之类,一般的民事案件县令就可以做主,稍微大一点的案件需要上报到按察使司审批,但是更大的案件,按察使司也无法处理,需要上报到刑部批准 。
按察使
官名 。唐朝始设,为监察官 。后世因之,金朝以后转为司法官,兼监察官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置十道按察使,道各一人,分察天下 。玄宗开元713—741间,曾改称按察采访处置使 。十七年置十道、京都、两畿按察使,二十年改称采访处置使 。
掌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凡奏请,皆属于州 。宋朝不设节度使,初由转运使兼领提刑,后别置提点刑狱,遂为后世按察使之前身 。金朝承安四年(1199),改提刑司为按察司,设按察使一员,正三品,掌一路之司法刑狱、考核官吏,兼劝农桑 。
古代按察使是几品按察使是宋代的时候的官名,正三品,相当于现在的省高院院长兼省检察院院长兼省纪委副书记 。由于是宋朝的官,所以人家不讲究所谓“顶戴” 。顶戴是清朝官员的专用 。
大宋按察使,官袍应该是赭红色(宋朝三品以上官员的官府都是赭红,除了武将),圆领,内衬白衫,官帽双翅,翅长一尺七寸,象牙板,云履 。别的就不清楚了 。
清朝按察使是几品官问题一:请问清朝的按察使司知事是个什么官员? 按察使为正三品官,权位次于布政使 。其办事机构名称为“提刑按察使司”,通称“按察司衙门” 。《清史稿?职官三》说:“按察使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 。所至录囚徒,勘辞状,大者会藩司议,以听于部、院 。兼领阖省驿传 。三年大比充监试官,大计(按:指考察京外官员)充考察官,秋审充主稿官” 。按察使与布政使合称为“两司” 。全国共设按察使18人,即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18省每省1人 。各省按察使内部机构,一般有经历司经历1人(正七品),知事1人(正八品),照磨所照磨1人(正九品),司狱司司狱1人(从九品) 。知事掌勘察刑名 。司狱掌检察系囚 。经历、照磨所司与藩台同 。
问题二:清朝的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通商大臣是什么意思 “按察”相当于古代的“陈臬”,因此按察使又叫“臬台” 。明朝地方官员分为三司,分别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一省军务” 。三司分别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省法院院长、省军区司令 。清朝布政使主管民政赋税;按察使职掌不变;都指挥使废置不设 。清代减去都指挥使司,变成“二司” 。二司的长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藩台、臬台,同为省长 。藩台管行政财政,臬台管司法监察邮驿 。巡抚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 。又称抚台 。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清代巡抚是一省最高军政长官具有处理全省民政 、司法、监察及指挥军事大权 总督通商大臣--应通商大臣都由总督兼任故也称总督通商大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为了办理通商和外交事务,在天津新设三口通商事务大臣,管理北方所有洋务,海防各事宜,三口指天津、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 。为专职由崇厚任职 。1870年改为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 。通商大臣,清末官职。由于中英签订了不平等《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了五口通商,中外交涉遽增 。清 *** 于1844年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五口为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驻广州,处理这些地方的中外交涉事宜 。为专职初由薛焕任职 。1859年(咸丰九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 。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 。1866年(同治五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口,改称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