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知识 >

华阴老腔的特点有什么,五个人撑起的戏

华阴老腔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老腔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因此世代流传,久演不衰 。其实老腔的渊源看起来十分简单,并不需要有多人的配合就完成 。那么 , 华阴老腔的特点又是如何?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据说早在西汉时期,华阴市双泉是一个军事粮仓所在地,漕运直通当时的都城长安 。带头船工为了统一大家的动作 , 一边喊着船工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这就是老腔的由来 。
老腔实在是一种很小的戏种,是以皮影的形式进行演出的戏曲剧种 。它只需五人就可撑起一台戏:签手(指挥皮影)、副签手、前首(主唱)、后台、板胡 。但这个剧种里,“生旦净末丑”却一样也不缺 。只不过 , 这五种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纲 。因此,主唱的嗓音天赋就尤为重要 。
自家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口耳相传了千年的唱词唱腔,这种土得掉渣的、独一无二的、震撼人心的老腔,就以这样的原生态,被原封不动地请到了大都市大剧院那豪华的舞台上 , 也被请进了央视的演播大厅 。
老腔,以这种最原始的风貌出现,却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 。华阴老腔生于张氏家族 。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市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该音乐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 。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张拾民,是华阴老腔正宗传人张全生的儿子,他们保存着老腔自乾隆年间传下来的百余个戏本 。
【华阴老腔的特点有什么,五个人撑起的戏】这些戏本几乎全是北宋、金、元时期民间流传的西周、列国、三分天下、唐宋故事 。翻开本子,可以看到用毛笔竖排记载下的一段段唱词 。剧本大多由清朝流传至今,随着年代的久远,纸质已开始发黄变脆,好在艺人们早已对唱词铭刻于心,平时剧本几乎不用 , 只有重要的时刻才会拿出来展示一下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