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床的诞生与演变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的床叫什么

“床”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十分普遍的家具之一,很多人在忙碌一天之后 , 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睡觉 。
其实“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 , 至于“床”是到底由谁发明的,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史料记载 。当这种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家具诞生之后,古人的生活就变得更加舒适了 。
但是在古代社会中“床”的功能,却并不仅仅是睡觉那么简单 。大多数的时候“床”还肩负着椅子或凳子的功能 。也就是说古代时家中来客人之后 , 主人家就可以邀请客人“上床”休息 。
在古代历史中“床”从诞生之日起,就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多次改良 。并出现了很多以“床”为模板,外形类似于“床”但却不是“床”的家具 。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榻” 。
因为这两种家具的使用功能颇为类似,所以后人又将二者合称为“床榻” 。
“床”的起源与实际作用 1.“床”的历史起源
“床”作为每天晚上睡觉时的必备物品 , 显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很多人甚至会认为家里面的,其他家具可有可无 , 但却必须要花高价买一个质量过关的“床” 。
尤其是对于很多有失眠问题的人来说,如果每天朝夕相处的“床”,睡起来特别不舒服 。不仅会加重失眠症的症状 , 而且还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其他疾病 。
【古代床的诞生与演变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的床叫什么】所以不仅要买好“床”,而且还要买一个与自己对脾气的“床”,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夜晚安心入睡 。
历史的记载中国最早的“床”诞生于殷商时期 。而且在商朝“床”已经成为了,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通的家具之一 。无论是上层统治阶级还是底层老百姓,家里都至少会摆放1-2个床 。
虽然现在并没有比较准确的史料记载,但也有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商朝时期只“床”这种家具的一个普及时期 。
而我国历史上真正出现,“床”的时代则是上古时期 。就算是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也知道使用植物枝叶或兽皮等铺在身下 。
这其实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床”的雏形,在这之后随着生产力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逐渐变得更加开阔 。他们会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不断堆砌成“床”的样子 。
直到商朝时期才第一次,开始使用木材造“床” 。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床”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 , 各个国家为了争当“霸主”会经常发生战争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当时人们的思想发展 , “百家争鸣”其实就是这一时期的一次思想大爆发 。
由于此时的人们对《周礼》以及“儒学”十分推崇,所以人们认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应该遵照“礼法”的要求,才更符合“以礼为尊”的时代背景 。
所以此时的“床”其实已经成为了,与不懂礼数之人划清界限的一个载体 。
也就是说如果平时睡觉不躺在床上 , 就会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不合“礼法”的行为 。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床”,虽然已经被定性为寝具,但是还兼具了其他比较实用的功能 。
比如,人们在写字、读书或者吃饭的时候,其实都会在床上放置案几 。
这种情况其实与现代社会中,很多年轻人的一些做法极为相似 。说白了就是在床上放一个“床桌”,然后就可以更加舒适的读书以及用餐了 。
3. 汉朝时期的“床榻”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朝代之一,后世人的很多风俗习惯,以及行为方式其实都可以,看到汉朝时期的影子和风采 。
汉朝时期人们所使用的“床”,又可以被称为“榻床”,实际上就是“床榻”的另一种说法 。
这种外形和床十分类似的“榻床”,无论是整体面积还是高度都要比床小很多 。这种所谓的“床”一般不作为晚上睡觉的寝具 。
而是闲来无事的时候仰卧其上的“古代沙发” 。当然如果家中来客人 , 也可以直接坐在“榻床”之上 。
4. “床”、“榻”的本质区别
如果单纯的从外形上来看“床”与“榻”,其实二者的区别并不是特别明显 。但从实际作用上来讲,“床”从汉代之后基本上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的睡觉工具,而“榻”则兼具床与沙发两项功能 。
实际上如果从这一点来看,此时的“榻”其实与,最开始的“床”的功能基本类似 。
但是随着朝代不断更迭,以及家具种类不断增多 。“床”与“榻”最终不得不分道扬镳 。这也说明古代家具已经开始细分化 。
据《释名·释床帐》记载:“人所坐卧曰床 。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 。长狭而卑曰榻 , 言其榻然近地也 。小者曰‘独坐’,主人无二 , 独所坐也”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床”与“榻”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
尤其是“榻”更是兼了坐和卧两项功能 , 并且从本质上来讲它就是“坐具” 。一般而言“榻”要比“床”的规格小很多 。汉代时以“八尺以上为床,八尺以下为榻” 。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虽然二者可以统称为“床榻”,但却有着一些本质上的不同点 。
结 语 “床”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具,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 , 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床”从诞生开始一直到现代社会 , 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化和发展 。
无论是样式、种类还是从审美角度来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