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一审结束后二审多久开庭( 二 )


《刑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
二审审限一般3个月 。
【法院一审结束后二审多久开庭】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 。
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 。
二、一审和二审的主要区别
1、性质不同
归根到底,由于审判依据和审判任务的不同,两者在性质上有区别:人民法院第一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对行政案件的一审管辖权,其性质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人民法院第二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下一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其性质是对第一审裁判合法性的审查,是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特定争议最终予以解决 。
2、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
第二审程序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而发生,而第一审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诉权而发生 。
3、审查对象和范围不同
一审法院审查的对象是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仅对所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相关的行政法律关系进行审查;而二审法院审查的范围除此以外,其直接审查对象还包括一审裁判是否正确,即二审程序中的审查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和一审裁判的双重性审查 。
4、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诉讼主体不同 。
一审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资格限制,提起诉讼并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二审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不固定,没有资格限制,原审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当上诉人、也可以充当被上诉人 。
5、审理方式不同
一审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开庭审理,包括公开和不公开开庭审理;二审中,人民法院除应采取开庭审理方式外,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 。
6、裁判方式不同
一审判决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质量,可以作出维持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判决、撤销判决、确认判决、限期履行法定职责和变更判决等;二审判决则限于维持原判、依法改判两种,并可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7、审理期限不同
一审结束之后如果当事人对于这个一审的结果不满意,那么是可以再次提起上诉的,也就是二审 。而这个二审的开庭时间也不是说立即就开庭了,这个时候还是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才会进行开庭 。
以上就是关于法院一审结束后二审多久开庭的全部内容,以及法院一审结束后二审多久开庭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