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山水解析,什么是中国山水画( 二 )


刻画中的“日月山” , 表现的既是一个自然的观念 , 又是一个历史的时期 。人们能够将它们合为一体 , 就已经表明了对自然的独特的认识方式 。中国艺术中关于自然的观念可以说是先天的 , 这种先天的因素是精神高于物质、思维高于存在 。
哲学方式决定了中国人关于自然的定义 , 宗教则为哲学方式增添了生命和精神 。天地与我并生 , 天地与我合一 , 庄子打开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屏障 , 人开始与天地精神往来 。“仁者乐山 , 智者乐水” 。
山水“质有而趣灵” , 因此 , 圣人、贤者、高士必有山川之游 , 轩猿、尧、孔无不如此 。而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等名山又演绎了千古佳话 。“优游”是生活也是文化 , 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爱好 , 也表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联结自然与文化的方式 。眷念庐衡 , 契阔荆巫 , 山水的价值得到了历史的确认 。
含道应物 , 澄怀味象 。在以精神为第一性的山水里 , 人们并不关注所显之象 , 而是重视所含之道 。形而上的道弥补了生活中的诸多缺陷和不足 , 故“以形媚通”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哲学 。
魏晋玄学推演了山水观念的转换 , 迁想妙得使山水获得了新的美学意义 。庄老告退 , 山水方滋 。神超形越之外 , 玄对山水 , 自然的山水成为山水的自然 。
人们关注山水 , 寄希望于山水的表现 , 扩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嵩华之秀 , 玄牝之灵 , 皆可得之于一图” 。为了实现这时代的理想 , 时尚澄怀清谈的魏晋圣贤又发明了“卧游”的方式 。这种具有理想色彩和积极意义的方式 , 促进了山水画的独立和发展 。宗炳发前人所未言 , 给山水画的成因以一个合乎实际的诠释:“夫昆仑山之大 , 瞳子之小;迫目以寸 , 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 , 则可围于寸眸 。诚由丢之稍阔 , 则其见弥小 。今张素以远映 , 则昆仑之形 , 可围于方寸之内 。”宗炳的思想建立在山水画发展的过程中 , 他把以往过于精神化的山水理念 , 引向到视觉的理念之中 , 从而为山水成“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 。宗炳还提出了“应目会心”、“应目感神”、“神超理得” , 这是他对山水画作出的具有本质意义的界定 。千年以后 , 画家百代 , 然山水画的准则却千古不移 。
山水脱离了宗教的神 , 山水画引入了人的神 , 自然在神会之中体现了文化的意义 , 这是历史的飞跃 。“神飞扬” , “思浩荡” , 山水激发了人的精神 , 山水画实现了人的生活理想、扩展了人的生活空间——“披图幽对 , 坐究四荒” 。
唐代始于吴道子 , 成于李思训、李昭道的“山水之变” , 其本质是由山水精神的追求转向山水意境的表现 。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发挥画家的气质 , 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 , 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 。由精神而意境 , 不是垂直的历史线索的过渡 , 而是一个线索的分枝 , 是美学上的平行关系 。山水画中意境问题的提出 , 是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侧重点的转变 , 是在美学上的完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