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一位叫特里普利特(N. Triplett)的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青少年骑自行车,在独自一个人骑、有人跑步伴同着骑、与别人开展骑自行车竞赛,这三种情境中,竞赛时的速度会大幅度提高 。这个实验的“发现”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个笑话,但这却是历史上第一个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之后的社会心理学家又进一步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会提高绩效 。
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一种是结伴效应,另一种是观众效应 。所谓结伴效应,指的是在结伴活动时,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 。观众效应,指的是个体在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的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的效率有显著影响 。
这里的他人在场,并非一定是有人在旁边,想象的在场和隐含的在场同样会产生社会促进 。
譬如,我们现在的心理写作小组,大家把文章发到群里,同修们回复次数和认真程度,对作者来说都是极大的认可与鼓励,回复越及时、越认真,大家就越能够坚持,就更愿意写下一篇 。
付出可以没有回报,但不能没有回应 。所谓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本质上都是一种回应 。
众行,你身上有我的影子与向往!
“众行”之所以“远”,是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努力去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团体成员间是一个相互镜映的关系 。
英国心理学家菲奥娜·默登在《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中指出:一个人一生平均会遇见8万人,每个人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而别人也会对你产生影响 。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影响与被影响的过程是由“镜像系统”本能而为,而非我们主动自发的学习 。
我们这个镜像系统是与生俱来的 。在我们生命开始的最初3分钟里,大脑会产生1.8亿个新的神经连接回路,其中绝大部分能够镜映他人的行为,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在自己头脑中回想并自行模仿创造→得到重复或反馈→巩固和稳定的过程,为我们学习和记忆提供了重要基础,然后经过不断重复,才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固定的神经元通路 。
可以说,我们的一生都在镜映与被镜映 。明白了镜映的原理,我们可以运用镜映的思维来给自己助力 。
众行,你贯穿了需要的满足!
“众行”之所以“远”的关键之处还在于满足了我们的需要 。就拿我们的心理写作小组来说,按照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细细掰开来看 。
第一层是生理需要,食、性、睡还有依恋 。我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非常活跃,为什么?因为我们感到了群里的温暖,温暖是母亲给我们的感觉,温暖是母亲的怀抱,母亲的温暖让我们产生依恋,群里小伙伴们的真诚、鼓励、包容、爱与陪伴,让整个群有了母亲般的温暖,让我们依恋 。
第二层是安全的需要,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每一个人在群里能够自由自在的发言,就是因为对群的安全感充足 。
第三层爱和归属的需要,这是我们的社交需求,不得不说,几乎每个人都得到了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 。
第四层尊重的需要,我们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生活中,为了得到一些尊重,我们经常是戴上层层面具才能示人,在群里,能够自然而然放下伪装,敞开心扉表达自己,最大程度上打开自己,我想这源于我们彼此真正的尊重,尊重的是人,而不是地位财富权势等等人的附属物 。
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每天完成日记,完成预订的90天日记计划,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实现 。
推荐阅读
- 出门忘带散粉脸上油怎么办 忘记带散粉和粉饼怎么定妆,冷水定妆法
- 藕粉手镯有必要入手吗 藕粉手镯为什么戴久了有黑色,藕粉手镯会越戴越灰嘛
- 七夕送老婆什么花,这些花都有什么寓意
- 七夕应该送什么颜色的玫瑰花,不同颜色的花语是什么
- 七夕节送多少朵花给女朋友,有哪些寓意
- 紫色莲花的花语是什么,象征意义有哪些
- 红豆花的花语代表着什么
- 海棠花代表的花语是什么
- 35岁留什么发型 35岁留什么发型好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