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边塞诗经典作品赏析 边塞诗鉴赏( 四 )


当然,高适和岑参创作上的风格和成就也并不完全相同:岑诗题材不如高广泛,高除边塞诗外,还有反映个人早年坎坷遭遇的诗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 。而岑参一生三次出塞,对边塞生活十分熟悉,他的四百首诗中边塞诗占了大部分,边塞以外的内容则不突出 。就高岑的边塞诗而论,高适以思想深刻取胜,而岑的诗内容丰富多样,则胜于高适 。他们的边塞诗都写得豪迈雄壮,而高诗偏于雄厚,即常于豪迈雄壮之中显出厚重深沉,岑诗则偏于雄奇,即常于豪迈雄壮之中显出奇丽俊拔,高诗常寓理于事,岑诗常寓情于景,在艺术创造性上,岑诗似也高于高诗 。
高适诗的特点,以政治家的眼光去分析边防问题,以政论的笔调,表现自己对战争的意见,深刻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病,同时流露出对士兵的同情,对将帅的讽刺 。他的名作《燕歌行》集中地表现了这些思想 。
岑参诗的特点,是以诗人的敏感去描写战斗生活和边塞风光 。他的诗有的以悲壮有力的笔触,描绘战争场面;有的揭露军中苦乐不均的现象,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表示不满;有的以真切朴素的语言,表达思乡怀友之情,而他最突出的诗是以浓重的色调描绘西北边疆的奇异景色,以及将士英勇报国不畏艰苦的精神 。他的诗感情炽热、气势磅礴,以奇特的想象造成鲜明的诗句,奇伟瑰丽而又富于生活实感 。形式富于变化,音调悲壮明亮 。如用—个字来概括,岑诗特点就是“奇” 。他的诗奇诡而不失于险怪,因为他是把自己对边塞风光战斗生活的体验,概括提炼成为诗 。
《燕歌行》及《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以下简称《走马川行》)是两人的代表作 。这两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唐代边塞生活图景,揭示出复杂的社会矛盾,艺术上都有所创新,为唐代诗坛增添了绚丽色彩 。但这两首诗无论从内容到风格都有一定的差异 。现以此为例,分析研究一下高岑诗歌之异同 。
高适的《燕歌行》在继承和融汇前人同题诗歌中征夫思妇内容的同时,着意把主题移到边塞军情及其内在矛盾上,这就大大增强了诗歌的社会意义 。全诗用简练的笔墨,写了某次战役 。战火燃起,兵士们慷慨赴边,辗转苦战,但由于将帅的腐败而战败被围 。接着写久戍起相思,最后诗人直接评论,总结全诗 。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京北长安人,祖籍太原 。盛唐浪漫主义重要作家,也是边塞诗派重要作家,主要擅长七绝,现存诗177首,其中七绝有75首,五言绝句有14首,占总数一半 。在诗歌内容方面写边塞诗,闺怨诗,宫怨诗和赠别诗四个方面 。有人认为他诗超过高、参,在七绝方面这一点也不过分,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唐代七绝数王昌龄写得最好,《出塞》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王昌龄出身寒微,青少年时期生活相当清苦,“久于贫贱,故多知危苦之事 。”有人认为王昌龄未到过边塞,后人考证王到过西北边塞,到过青海,玉门关甚至更远,(27、28岁时)这应该是生活基础,也是创作基础,能用传神从军描画出边塞奇景,代表作是《从军行》七首 。
李颀
李颀曾进士及第,授新乡尉,不久弃官,长期隐居于嵩山,从诗的主要方面考虑应归于边塞诗派,风格豪放略带苍凉,代表作《古从军行》是反战诗篇,指出战争毫无意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作品赏析

古代边塞诗经典作品赏析 边塞诗鉴赏

文章插图
高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