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端午节古诗词 端午节儿童古诗( 二 )


能像杜甫这样端阳佳节被恩宠的人,毕竟不多 。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端午即事》是在受到扣押和诬陷后,为了表明心志愤然而写: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百思特网里外 。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了我一枝艾草 。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遥远了 。
文天祥二十岁那年参加科举考试,被宋理宗赵昀钦点为头名状元 。一生殚力竭谋,忠君爱国,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 。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奈 。


爱国诗人陆游,满怀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在端阳佳节这天,暂时放下满腹的忧愤,随着风俗吃两个角的粽子、帽子上插艾草,融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
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大文豪苏轼的《浣溪沙端午》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端午节: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
微微的汗水湿透了碧绿的薄绸,明天端午节要用芳兰草沐浴 。参与者人山人海,香粉胭脂飘满河面 。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手臂上,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祈愿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有用兰草汤沐浴去污的风俗,所以端午节又叫“浴兰节” 。
1095年,苏轼被贬惠州已经两年了,其他侍妾都早已各奔前程,只有朝云矢志不渝,生死相依 。朝云不仅对苏轼忠敬有加,还懂得他的“一肚子不合时宜” 。在这个团聚的日子里,苏轼做此词送给爱妾朝云 。端午节的习俗和朝云的美丽,在大文豪的笔下万古流芳 。


元代诗人贝琼在风雨交加的端阳去祭拜屈原,整个汨罗江上空空荡荡,没有一处可以凭吊屈原的地方,不由得心生悲痛:
已酉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泪罗无处吊英灵 。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
元朝末世,科举考试被废,贝琼和当时大多数的汉族文人一样,深受歧视和压迫,有志无时 。千年之前,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也是怀才不遇,不被重用 。还有陶渊明,他和屈原一样铁骨铮铮,不与时同流,是真正的文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而自己身处风雨飘摇的乱世,前途不知道在何方 。风雨端阳,让人满腹感伤!


举不胜举的“端午诗”,不仅出自默默无闻的布衣、傲骨嶙嶙的雅士,还有气吞山河的帝王将相 。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端午节接近夏天的中间,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 。
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 。
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
靠着栏杆看到木槿长得茂盛,走到水边闻到芦草很香 。
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 。
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一,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
端午佳节,畅饮美酒,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示皇恩浩荡 。皇上的格调果然不一样,心系百姓、讴歌太平盛世的同时不忘警示群臣百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