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下卷十蒸规对矩,声律启蒙下卷完整版( 三 )


文章插图




【译文】:
崭新对陈旧,下降对上升 。白色的狗对黑色的鹰 。
葛布头巾对藜条手杖,山涧中的水对池塘里的冰 。
张开捕兔的网,放好捕鱼的渔网 。胸无大志的燕雀对胸怀天下的鹍鹏 。
炉子中燃着煎药的火,窗下亮着读书的灯 。
织锦时,丝线随着梭子飞舞,织成凤凰图案;三国曹不兴画屏时,因误落墨点,画成苍蝇形状 。
刘表招待宾客,桌上三种大小的酒杯(伯雅、仲雅、季雅)都倒满美酒;汉武帝迎接西王母,在宫中点起九光之灯 。


下平15韵有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
《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 平对仄,仄对平 。仄仄对平平 。
    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
  • 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对平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中古汉语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四种声调,二元化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 。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 了 的是平声 。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
【声律启蒙下卷十蒸规对矩,声律启蒙下卷完整版】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 á ǎ 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 。第一声叫阴平或平调;第二声叫阳平或升调;第三声叫上声或上音;第四声叫去声或去音 。这样一对照,我们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