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中心( 四 )


《寒食》中心

文章插图
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漫长具体实践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早在古代公元前的汉代和春秋战国、乃至夏商周、尧舜禹对历法和节气都有一定范围的记述 。《山海经》 《易经》《黄帝内经》……这些上古奇书……研究的新进展,历史遗址出土文物的新发现,将给我们研究二十四节气带来新天地,我们会不断挖掘出天文节气的新成果 。
《寒食》中心

文章插图
《寒食》中心

文章插图
(朱长云书法:“平衡膳食”)
七、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四季饮食四季养生!”四季养生,首先从饮食做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 。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 。水果宫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还能帮助消化 。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 。一个益字,说明了其补养作用,而不能成为主要成分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 。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
我国先祖们,开辟了“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系统养生理论; 中国人从与自然界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以及自身的修行时实践中,认识和理解并总结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 。早在3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周礼&S226;天官篇》记载,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 。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外科医生),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和兽医 。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 。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中国历代名医通过实践,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科学论述:如战国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 。”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 。”唐代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 。“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 。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 。同时,始终以“和”为贵;奉行:“因人而异”和“模糊科学”的理念 。
《寒食》中心

文章插图
(为了健康的身体,在不同时期,也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 。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根据个人身体的基本状况,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鸡牛羊肉、适当增加饮豆浆和牛奶,多吃萝卜、绿叶菜、豆腐和木耳等等 。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年龄的大小来变化,;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按一定的比例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 。如山药、红薯、芋头、土豆等属于薯类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 。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 。秋天有很多的新鲜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 。中医认为,梨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气生精,能够补益肝肾 。在秋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 。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选择 。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适量多吃点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和海蜇等 。当然,也要适当增加热量食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