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撅头在大地上写下了无数的诗行( 九 )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 人道是 , 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运用正衬(衬托) , 含蓄隽永 。诗中以“多少豪杰”衬托周瑜 , 突出周瑜年轻有为 , 风流倜傥 , 从而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叹 。
渲染
在高潮或主体出现前 , 对环境、场面、事件、人物等作浓墨重彩的描写 。
营造气氛 , 设置铺垫 , 奠定情感基调 , 预示情节结局 , 增强合理性、连贯性 , 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首联描写俯仰所见所闻 , 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 , 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 , 指明了节序和环境 , 渲染出浓郁的秋意 。
抑扬
结合
“抑” , 就是压制 , 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贬低、批评、否定 , 甚至丑化;“扬”就是褒扬 , 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抬高、赞扬、肯定、美化 。抑扬结合是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 , 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
巧作抑扬 , 造成“落差” , 使人、物特征更鲜明突出 , 形象丰满 , 能鲜明地表情达意 , 增强诗歌波澜曲折之美 , 增强诗歌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
“闺中少妇不知愁 ,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 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 。先写少妇“不知愁” , 后说她“悔” , 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 , 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 , 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
重章
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
①加深印象 , 渲染气氛 , 充分抒发情怀 , 深化诗歌主题;②回旋反复 , 便于记忆咏唱 , 增添韵律感和节奏美 。
“少年不识愁滋味 ,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重章叠句 , 音韵和谐 。上片写年轻时无所事事 , 无病呻吟的“闲愁” , 下片写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 。上下两片在反复咏唱中 , 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 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
六、诗歌表达技巧表解(结构方式)
类型
概念
说明
表达作用
例句
赏析




铺垫
即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
可以制造悬念 , 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 , 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 。
“远上寒山石径斜 ,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通过铺垫 , 引发读者兴趣 。此诗描绘的是秋之色 , 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 , 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前三句仅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 , 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