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稀代指什么年纪?古代人对不同年龄的代称详解

我们现在说的成年人,一般是指十八岁 。古代的成年人是多少岁?今天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
古代大致以长江为界,南北地区有“十二岁以上”和“十六岁”两种成年风俗习惯的传统 。
【古来稀代指什么年纪?古代人对不同年龄的代称详解】先来看十二 。杜佑在《通典》中记载:“尊传天子之年,近十二,远至十五,必冠之” 。由此可见,十二岁基本上是举行加冕仪式的最低年龄 。
宋代礼士沿袭民俗,规定男子十二岁至二十岁可以加冕 。
明代延续前代,努力复古 。皇太子“十二近十五远”;庶人加冕的时间稍晚一些,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 。
从清末到民国,冠礼的时代也提前了 。
十六岁在古代是成年的年龄,这意味着你可以参加劳动,纳税,承担徭役等等 。晋代明确规定“十六岁至六十岁的男女为成年人”,隋唐略有变化,明清统一为十六岁成年人 。《明史·食货二》说:“人之初生,名不可生,年十六而生 。当仆,免六十 。”到了民国,16岁还是16岁,也就是说法律责任从16岁开始 。
在这里,我们想补充一些关于古代的称谓 。男女年龄不一样 。先说女人 。女子12岁是金钗之年,13岁叫豆蔻之年,15岁是碧玉之年,20岁是桃花之年,24岁是花开之年 。再来说说男人 。男人20岁是弱冠之年,其次是30岁,40岁不糊涂,50岁是知命之年,60岁是60岁,70岁是七十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七十古稀”,80 ~ 90岁就是八旬老人 。另外,“全角”和“下垂”一般指童年,“扎头发”用来指少年 。我们也可以用“好寿”或“白头”来称呼老人,用“黄发”来称呼长寿的老人 。
古人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生动含蓄,深刻典雅 。
总角之年:是童年的名字 。《诗经》云:“总角为Xi 。”角落,小发髻,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方式 。
豆蔻之年:是十三四岁少女的代名词 。唐代文学家杜牧写过一首《送别》诗,说“十三余次,豆蔻二月初” 。用豆蔻来比喻处女 。
年关:是十五岁少女的代名词 。瓒,古代用的簪子 。在古代,女人十五岁就会梳头,表示已经到了适婚年龄 。
破瓜年:是十六岁女人的代名词 。旧时学者以“卦”字为两个字来标记年份,十六岁 。
衰弱之年:是二十岁男生的代名词 。软弱,年轻 。在古代,男人二十岁就要加冕,表示已经成年 。二十岁的女人被称为“李涛年华” 。
而30岁:是30岁的代名词 。语《论语·为政》“立于三十” 。意味着能够独挡一面,坚持自己的志向 。
不确定之年:它是四十岁人的代名词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指的是智慧的成熟,不因理解而迷茫 。
认识生活的一年:它是五十岁人的代名词 。《论语·治》:“五十而知天命 。”明白世间万物的规律,包括生命本身 。
60岁:是60岁的人的代名词 。这来自于中国农历的计算方法,天干地支六十比一 。六十岁也可称为“二顺”、“张祥”(回乡之年) 。
七十岁:这是七十岁的代名词 。出自杜甫《曲江》诗:“酒债遍处,人生七十年难得 。”
老年年:它是80岁和90岁的代名词 。《礼记·曲礼》:“八九十日 。”秦风车邻诗:“逝者已葬 。”毛传:“老叶 。八十 。”
人生之年:是百岁老人的代名词 。《礼记·曲礼·尚》:“百年将过,易 。”方士曰:“人生百年,所以名垂百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