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艾格Etam,回不去的青春,从全球门店到破产的百年兴衰

艾格(Etam)曾经是大学校园的一抹红,一缕青春 。几乎每个大学校园的女生都曾穿过它,它是那时时尚的代表,衣服主要以粉色、红色、淡蓝色、米色、浅绿色等颜色为主要色系,并且普通的衣服上总有一处亮眼的设计 。

回不去的艾格Etam,回不去的青春,从全球门店到破产的百年兴衰

文章插图
记得2002年还在读大一的我,学校门口的市中心马路上有一家不大不小的艾格时装店,那应该是艾格发展正火的时期吧 。几乎每个礼拜都会去下给自己添一件裙子或者T恤,一件衣服35元左右,每次穿着艾格,都无比的自信,也是我最期盼能与暗恋男神在校园绿色萦绕的大道上相遇能相遇,他是学生会的佼佼者,那是喜欢到灵魂中的第一次爱情吧,那一抹甜甜的回忆让心荡漾 。
时隔15年,曾经再次看到艾格,只剩下了慢慢的回忆,很遗憾的是,看不到了当初的丰富款式、高性价比的质量,剩下的是品质单一、质量堪忧 。
为何服装企业没有基业长青者?
曾经的传奇
艾格诞生于1916年 。
由德国人Max Lindemann创立于德国 。随后品牌迅速扩张至欧洲其他主要国家,并在1928年以法国为基地,开设连锁店,随后几年品牌迅速扩张至欧洲亚洲其他主要国家 。
除了法国本土以外,艾格在英国,比利时,西班牙,德国,意大利,中国,日本,沙特阿拉伯,黎巴嫩以及加勒比沿海国家都有连锁店 。
20年代,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中,Etam方兴未艾 。1928年,Etam在巴黎的Saint-Honoré街376号开设了专卖店,并将公司的总部移至这个世界上的著名的时装之都 。
50年代,随着二战的结束,Etam的生意蒸蒸日上,店铺也越开越多 。
80年代,Etam发展势如破竹 。Etam集团主要依赖连锁店模式将店铺发展至西欧,中国以及印度等国家 。而在中欧,俄国以及中东地区,集团则以代理的方式迅速进入当地市场,在全球有5000家店铺 。
1995年,法国艾格领先进入中国成衣市场,中国的第一家Etam店铺在上海开幕 。Etam向中国消费者展示了国际品牌的时尚概念 。
1997年,Etam法国集团公司正式进入巴黎交易所,成为上市公司 。
截至1997年,Etam在中国已成功开设了723家零售店,年销售额超过9亿人民币 。
1998年,定位于针对15-25岁的年轻女性的艾格周末诞生 。Weekend强调服装的随意舒适,时尚大方以及在休闲时候的可穿性及个性化体现 。Etam Weekend提供不同风格的产品系列,主要有三大主题的表现:清新校园的,甜美时尚的和轻松休闲的 。

回不去的艾格Etam,回不去的青春,从全球门店到破产的百年兴衰

文章插图
2001-2007年间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额增速始终保持在15.4%-39.5% 之间 。
这个时间段刚好也是艾格在中国市场发展最快的时期,艾格以加盟的形式在中国市场迅速扩张 。2011年艾格开始单独披露中国市场的经营业绩,那一年,中国门店数达到3286家,占到它全球门店数的比例高达73.67% 。
快时尚竞争之下的改革未果
2009年,随着欧洲市场遇到的快时尚开始在中国市场崛起的危机:Zara和H&M分别在2006年、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更早进入的优衣库则是在2005年重新定位后开始迅猛扩张 。
艾格改革浅尝辄止,2007年的股权和管理层动荡使得一些准备工作都被推翻了 。再加上艾格当时还处于增长的趋势中,并没有引起之后的重视 。
从成衣转向内衣始于2009年,艾格找到了前俄罗斯超模Natalia Vodianova代言品牌,并推出了由她设计的内衣系列Natalia Pour Etam 。Natalia Vodianova是LVMH CEO Antoine Arnault的妻子,还是4个孩子的母亲,她还曾为Guerlain、Tom Ford、Calvin Klein等品牌拍摄广告 。

推荐阅读